張致中
國藝會ARTWAVE海洋交流的陣陣長浪: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前進2021日惹雙年展,「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啟動
在「廣設台灣館」的策略項目上,2021年國藝會偕高美館與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共同策辦「第三屆亞洲策展論壇」,並邀及高美館共...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高雄鹽埕藝術聚落的想像與觀察:在流行音樂中心與駁二之下,新浜碼頭「再社區」的藝術創生行動
在高雄邁向光榮城市的光鮮亮麗之下,在地的藝文現況又是什麼樣貌?本文自即將開幕的高流所位處的鹽埕區出發,從而觀察民間與官方...
從「獎」到「展」,從在地到國際的轉型:桃美館館長劉俊蘭談「桃源國際藝術獎」
桃園市立美術館於2018年1月1日成立並接手該獎之辦理後,去年首度大幅轉型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對國內外藝術家徵件,並於...
別無選擇,本当に?─2020台北獎觀察
正如文章開頭伊索寓言的難題,此屆台北獎對於觀眾來說,目睹了以台灣藝術家感知,與形塑的經濟難題。
當島嶼重新意識到海洋:地景探索、港都文史、風景靜物與愛情數據
過去的長期影響,造成了當代大眾對海洋文化的陌生。不過或許因為這樣的疏離,反倒讓許多意識到過去那壓迫時代的藝術創作者試著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