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八百萬神之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神道: 日本美術的神性探索」

八百萬神之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神道: 日本美術的神性探索」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現正舉辦的展覽「神道:日本美術的神性探索(Shinto: Discovery of the Divine in Japanese Art)」,是該館策展人Sinéad Vilbar與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共同籌畫的年度特展。場中陳列125件精品佳作,包括書法、繪畫、雕塑、服飾與工藝,借展單位則來自美、日兩地的重要公私收藏等34家機構。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現正舉辦的展覽「神道:日本美術的神性探索(Shinto: Discovery of the Divine in Japanese Art)」,是該館策展人Sinéad Vilbar與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共同籌畫的年度特展。場中陳列125件精品佳作,包括書法、繪畫、雕塑、服飾與工藝,借展單位則來自美、日兩地的重要公私收藏等34家機構。源自日本本土社會的神道信仰,自古以來便擁有豐富的視覺與物質文化。大和民族崇尚自然界「萬物有靈」的概念,不但是神道美術發展的核心,更是建構日本藝術的關鍵要素。
神事慶典
在傳統神事慶典中,體育競賽與藝文表演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相撲、射箭與賽馬,通常皆在一年一度的神社節日中舉行,其他諸如古典雅樂及戲劇舞蹈的演出,也會於祭祀典禮期間隆重呈獻。從事這些活動的意義,不僅是要向神明提供精神上的娛樂享受,也期冀祂們能夠為了民眾的健康與繁榮而庇佑賜福。透過此類季節性循環的神事節慶舉辦,神明與信徒彼此間能互相照應,從中獲得更多的虔誠團結力量,在靈性層面上表現出新興氣象,並展望美好的前景未來。
製作於16世紀晚期的〈能裝束縫箔雪持柳揚羽蝶文樣小袖〉,屬於能劇戲服。本件作品體現出「縫箔」織造工法,這是一種日式傳統刺繡技術,把金屬葉片印花編織於用光滑緯線製成的平紋絲綢上。觀眾可見到繽紛羽蝶立於梅花叢瓣的圓環邊處,並且懸浮在清幽飄盪的積雪柳枝上,整體傳達富麗生動的裝飾美感。在目前能劇曲目裡,此類具有縫箔設計的衣飾通常為女性角色的服飾,包括忌妒女子或女性幽魂。此外也偶而可見於植物神靈、貴族戰士或年輕男孩的演出當中。收藏此服的春日神社,位於岐阜縣關市,每值新年第28天,都會有能劇表演進行納俸儀式。
16世紀晚期〈能裝束縫箔雪持柳揚羽蝶文樣小袖〉,重要文化財,岐阜關市春日神社藏。(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提供)
能劇之外,另一種「舞樂(bugak)」也經常出現在神事慶典中。此為古典雅樂的演奏樣式,其源流於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後來被日本宮廷與社寺於儀式或法會中採用。本次展出的一對〈舞樂屏風組〉繪製於17世紀,描述24種不同的舞樂種類。在左側屏風中,一組樂手正在帳篷裡演奏,外邊放置的一對鼓鑼裝飾上,各出現一雙五彩鳳凰,象徵樂種曲式源自韓國與中國東北部。而相對於右側屏風中呈現的龍紋裝飾鼓鑼,則暗示取自中國、印度與東南亞的音樂曲調。身處中央的舞者演繹著各類舞蹈,不僅頭戴面具、身著戲服,姿勢動作更是花樣百出,彰顯慶典時的熱鬧氣氛。
 
17世紀〈舞樂屏風組(左側)〉,大阪私人收藏。(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提供)
17世紀〈舞樂屏風組(右側)〉,大阪私人收藏。(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提供)
在京都的神事活動中,賽馬是一種流行的娛樂形式,約在10世紀末時成為貴族熱衷的年度儀式。完成於17世紀初期的〈賀茂競馬圖屏風〉,可清楚表明當時這股熱門風潮。在屏風左側,能見到上賀茂神社及其庭園的建築體,當中參拜信徒人來人往進出神社,加上外圍大批聚集觀看鬥馬的百姓群眾,透露歡鬧的節慶氛圍。而右方屏風上,則呈現賽馬柵欄與競技場面,四周圍繞的群眾激動異常,其人物表達生動,事物描繪細膩。上賀茂神社舉辦的競馬會神事極為出名,每年都會在5月5日舉行,吸引大批民眾前往參加。此類競馬神事活動,從17世紀後也成為風行的繪畫主題,常出現於拉門與屏風設計中。
約1634至1644年間〈賀茂競馬圖屏風(左側)〉,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提供)
約1634至1644年間〈賀茂競馬圖屏風(右側)〉,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提供)
神社居所
根據日本早期的書寫歷史記載,神明源自天界並創造日本島國。然而在現今存留下來的部分神明,卻是來自凡間,屬於真實人物。在他們過世後,化身成為神明,不僅具有強大法力,亦具有保護族人的職責。本單元著重於菅原道真(845~903)的傳奇故事,他原本是一位任職朝廷的高級官員,後來受到平安時代(794~1185)掌權者藤原時平(871~909)的讒言而被貶官流放,最終抑鬱而亡。在他死後,京都陸續出現異相,宮廷認為是道真怨靈作祟,於是興建北野天滿宮作為奉祀之所,道真遂成為天神信仰中的一員。由於道真生前擅長詩文,因此人們也遵奉他為學問之神。 製作於13世紀晚期的〈北野天神緣起繪卷〉,描繪主祀菅原道真之北野天滿宮的始創由來,以及在道真過世後,京都發生一連串災害與禍事的靈異故事。在此場景中,左方躺於床上的人物為藤原時平,從其雙耳冒出的一對毒蛇,被認為是道真的怨靈化身。而右方出現的為天台宗僧侶淨藏,正在施法治療時平。過程中雙蛇下令淨藏停止施咒,不久時平便斷氣過世。其他幾個關於道真的顯靈事蹟,例如清涼殿落雷與阿闍梨牛車事件,畫家都以極具張力的情節與沉穩筆墨,呈現鎌倉時代繪卷的生動風格。
13世紀晚期〈北野天神緣起繪卷〉(局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藏。(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提供)
另一幅與菅原道真之天滿宮信仰有關的作品,則是〈今川了俊一座千句連歌〉。今川了俊(1326~1420)原名貞世,是南北朝室町幕府前期的知名武將,後在政治鬥爭中離開職位,遂潛心文學,專研和歌。連歌則是一種日本詩歌的合作形式,通常由文社雅集當中的成員,遵循既定創作慣例而同時輪流增添詩詞。在此陳列的連歌作品,有可能就是在福岡太宰府天滿宮舉辦的詩人集會中進行。文內記錄其完成時間為道真逝世紀念日,藉此緬懷其詩文成就。這些詩歌被作為祈請禱文而奉獻神社當中,願求地區富裕繁榮與神居庇護安寧。
1382年〈今川了俊一座千句連歌〉(局部),福岡太宰府市太宰府天滿宮藏。(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提供)
體現化身
早期的神道信徒認為神明是無形的,如果想要與其溝通的話,便會邀請神明降靈進入樹木、岩石或其他特殊物件中。神明化身可不局限於一處,而能同時出現在不同地方。這種人神交流模式屬於臨時性,且能打破空間限制。但是當佛教被引入日本時,所帶來的繪畫、雕塑與寺院等宗教創作形式,卻逐漸改變神道信徒的思想觀念。信眾開始為神明繪製影像、塑造雕像並建築神社,期盼藉此讓祂們能長久住世。這些通稱為「神像(shinzō)」的作品,通常被隱藏供奉於神社內部聖殿中,參拜人士僅能從外部祈禱,而無法親眼見識到實物。
一尊完成於10世紀的〈木造女神像〉,有可能是為了宇佐神宮所作。該神社位於九州大分縣,又稱為八幡宮。其主祀神為八幡大神、比賣大神與神功皇后,是全日本數萬間八幡神社的總本宮,地位相當崇高。在往昔舉辦的神事活動中,主事者通常每幾年會為這三尊主神製作新塑像,首先送至八座分社祭祀,然後迎請回來安座於宇佐的高堂上,而舊塑像則移至低堂。稍後,這些置於低堂的神像會再遷往其他分社,最後擺放船上而使之流往大海或至四國島。此處展出的女神像,便是這項神道習俗儀式中的一部分,代表神宮祭祀的女性神明。
(左) 10世紀〈木造女神像〉,重要美術品,奈良大和文華館藏。 (中 )1259年〈木造天神坐像〉,重要文化財,奈良國立博物館藏。 (右) 1261年〈木造天神坐像〉,重要文化財,奈良國立博物館藏。(奈良國立博物館與奈良大和文華館提供)
製作於1259年的〈木造天神坐像〉,曾被保存於與喜天滿神社中央主堂的內部神龕中。該神社位於奈良,是作為當地佛教寺院長谷寺的護衛神社。本尊造像穿戴正式頭冠與圓領式的貴族袍服,不僅腰際間帶有刀劍,雙手中亦持有笏板。天神面容威嚴具忿怒相,眉頭緊閉深鎖,雙眼直瞪前方,且抿嘴下曲的威武模樣,呈現神威顯赫的鎮伏能量。透過X光檢驗後,研究人員發現在神像頸處內部中,存有一面青銅鏡,上面雕刻一尊十一面觀音像,此即為長谷寺供奉的主尊之一,充分證明與喜天滿神社與長谷寺之間的關係。
另一件〈木造天神坐像〉則完成在稍晚的1261年間。其原供奉神社為荏柄天神社,現位於鎌倉,當初是因軍事地理為了保衛鎌倉首府而建置。在這件天神像中存有銘文,表明此為當時退休天皇後嵯峨院(1220~1272)製作的祈願物品,目的在於能夠順利延續自身權力、庇佑後代宗尊親王(1242~1274)家族繁榮以及北方護衛兵力的增長。在神像身軀中,亦發現描繪清楚的內臟器官以及舌處內懸掛的鈴鐺。在其前額內也鑲嵌著宋代銅錢,被視為是天神散發神聖光芒的來源。此尊神像聚集真實人體構造與象徵宗教意涵的雙重特色,具體說明神道信仰的創作思維與美學取向。
朝聖巡禮
向各地知名神社進行朝聖之旅,是實踐神道的關鍵步驟,其在視覺藝術與文學表現中更容易見到相關場景。最初參與的成員多屬皇室或貴族階級,但此風氣越發普及,最後連一般百姓亦熱衷其中。為了迎合各方朝聖者的需求與服務,在主要神社附近的城鎮內,旅館到餐廳等行業也都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起來。重要神社與其舉辦的年度祭典活動,提供給創作者大量豐富的靈感來源。透過神明的繞境巡禮之舉,讓神道信仰與民間社會的關係更加親密。
〈那智參詣曼荼羅〉完成於16至17世紀早期,當時僧尼經常使用此類圖像來從事繪解工作。繪解即是利用繪畫來講述朝聖過程與靈驗故事,藉此鼓勵信徒前往朝聖並向聖地貢獻物資。此處繪製的那智大社,是以神奇治癒出名的聖所神社,位於今日紀伊半島東南沿海的和歌山縣,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熊野三山之一。那智大社主要供奉夫須美神,祂是一位護佑生育和分娩的女神。在傳統日本宗教的聖山寺院體系中,熊野具有獨特地位,因為其是過往少數能接受女性朝聖者和奉獻人的處所。在本畫的右上角處,可見到大名鼎鼎的那智瀑布,正從樹叢山巖間奔流直下。其他諸如屋社樓閣與人物姿態,莫不精細描繪鉅細靡遺。
16至17世紀早期〈那智參詣曼荼羅〉,紐約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弗朗西斯雷曼勒布藝術中心(The Frances Lehman Loeb Art Center)藏。(弗朗西斯雷曼勒布藝術中心提供)
同樣繪製於17世紀早期的〈東山.吉野花見圖屏風〉,描繪的是京都東山與奈良吉野山的名勝處所。左側部分之吉野山,茂密櫻花沿著峰嶺而上沿途開展,賞櫻民眾成群結隊地歡欣享受。前方右下角的商店街,可發現市井民眾進行採買,而左上角出現的佛院神社,則是金峰山寺藏王堂。右側東山部分,包括清水寺、八坂神社與四條河原等著名賞櫻地點。從清水寺的舞台上可見到繽紛櫻花樹叢;四條河原當時是熱鬧的歌舞表演地點,前方依約看到幾位南蠻人士;而八坂神社中的信徒則正虔心祈禱。整幅畫作洋溢春季賞櫻的歡愉氣息,以鳥瞰視角傳遞壯麗的都會名勝。
17世紀早期〈東山.吉野花見圖屏風(左側)〉,東京三得利美術館藏。(東京三得利美術館提供)
17世紀早期〈東山.吉野花見圖屏風(右側)〉,東京三得利美術館藏。(東京三得利美術館提供)
神佛合一
佛教約在6世紀中期傳入日本,剛開始佛陀被視為外國神明,與本土神明有著相似神格特徵。到了7世紀中期,一種名為「神社寺(jingūji)」的宗教建築逐步發展。其建立於神社基礎上,得以讓當地神明學習佛教,以便平息自我無明執著,並改善自身世俗性格。稍後百餘年間,把地區神明視為是佛教之積極護法與支持來源的觀念更加普遍。許多作為佛教寺院的護佑神社隨之而起,誠如上述提及之與喜天滿神社和長谷寺便是如此。「本地垂迹」的思想概念,是日本宗教融合過程裡,極為關鍵的中心動力,極盛於11世紀中期,並深刻影響日後神佛之間的感知關係直到19世紀。
〈春日龍珠箱〉製作於14世紀,具有內、外兩層,此處說明的作品屬於外箱。位於奈良的春日大社,是由貴族藤原氏建造。由於藤原氏視日本神話中的建御雷(又名武甕槌)為家族守護神,之後便在御蓋山上建立春日大社加以供奉。因為相傳建御雷是騎著神鹿降臨大地,因此鹿也成為該神社的靈獸象徵。此箱被認為與春日神聖遺址和龍神信仰相關,尤其牽涉到水文方面。畫面中兩位神祉騎神鹿並持法器,佇立於山林間。其四周出現12顆環狀物,當中描繪黃道十二宮的象徵圖案。其餘箱面則繪有神佛融合的多樣主題,包括春日五所神明與眷屬、釋迦與四天王和十天、藥師如來與十二神將、地藏與十王、司命和司錄等。
14世紀〈春日龍珠箱〉,重要文化財,奈良國立博物館藏。(奈良國立博物館提供)
另一件同樣出自春日大社的作品,則是〈春日宮曼荼羅彩繪舍利廚子〉,製作時間為1479年。這件小型神社相傳是建御雷的神靈化現,其幻化為建築體之因,目的是要盛裝釋迦牟尼的舍利佛骨。在前方門扉打開後的板面上,繪製兩尊密教明王造像,分別是左側身呈藍色、手持利劍與繩索的不動明王,以及右方身現紅色、手握金剛鈴杵的愛染明王。中央後方處則描繪春日大社的地理景觀,其餘側面的扉繪則是表現四大天王形象。其整體設計大方,裝飾細膩精準,筆墨流暢且賦色豔麗,傳遞出莊嚴隆重的神聖感。
1479年〈春日宮曼荼羅彩繪舍利廚子〉,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東京國立博物館提供)
供品獻物
神社中存在許多裝飾工藝,當中最重要者莫過於就是「神寶(shinpō)」。這些作品被視為是祀奉神明之日常所用的代表物,不僅具有崇高的宗教價值,亦充滿神聖的象徵意義。此類神寶內容包羅萬象,包括穿著服飾、洗漱用具、家具陳設、狩獵裝備、武器盔甲等。就傳統習俗來說,每當神社要重新建造或整修裝潢時,神寶便必須從神社中移除淘汰,之後再進行更新替換的儀式步驟。另外一種重要的神社物品,則為「奉納品(hōnōhin)」。這是由信徒向神明提出願望之請或表達感激之情時,所貢獻出來的特殊物件。其有著各類形式,但總是包含個人對神明的誠摯發心。
〈靈元法皇奉納雅樂器〉是靈元天皇(1654~1732)於1715年捐贈給石清水八幡宮的奉納品。位於京都的石清水八幡宮,為供奉鎮守國家神明而建造的三大八幡宮之一,與歷代皇室宮廷的關係密切。每年9月15日之際,神社會安排舉行神事慶典。來自皇宮的代表團依照禮俗會被邀請參加,以祈求國家和平富裕與人民安康順利。此外,神社人員與信徒會進行放生魚鳥活動,來消除累世業報,積善福德資糧。同一時間,神社也會舉辦音樂表演。此時已出家為僧的靈元天皇成為法皇,所奉納的雅樂器包括鉦鼓、樂太鼓、鞨鼓、龍笛、篳篥與鳳笙等。其製作工藝精美,透露皇家作坊的精湛技術以及法皇本人的虔誠態度。
1715年〈靈元法皇奉納雅樂器〉(局部),京都八幡市石清水八幡宮藏。(京都八幡市石清水八幡宮提供)

神道:日本美數的神性探索

展期:2019.04.09-06.30
地點: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林逸欣( 7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