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Seen by Debbie】一場業界限定(?)的「Rehearsal」: 造訪「排演中」的大館當代美術館

【Seen by Debbie】一場業界限定(?)的「Rehearsal」: 造訪「排演中」的大館當代美術館

大館當代美術館(Tai Kwun Contemporary)的特展「排演」(Rehearsal)請帖。(黃彥榕…
大館當代美術館(Tai Kwun Contemporary)的特展「排演」(Rehearsal)請帖。(黃彥榕提供)
這次因為公務造訪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Art Basel HK),我事前便收集了同時間還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藝術活動,最後決定把大館當代美術館(Tai Kwun Contemporary)籌備的特展「排演」(Rehearsal)作為壓軸,原因無他,因為它是個很神秘的展。從訊息發布到請帖設計都很低調,展訊從未出現在香港巴塞爾的任何出版品或網站上,僅於「業界人士」之間口耳相傳。
「排演」(Rehearsal)一展的入口乍看如同是一個工地。(黃彥榕提供)
展覽入口處就像是一個工地的指示標語。(黃彥榕提供)
展覽入口處乍看就是一個工地,幾乎沒有任何標示,不仔細分辨很容易錯過。觀眾入場時須先登記,進去後依規定穿戴安全背心與工程帽,並領取一份名為「狀況報告」(Condition Report)的文件夾,裡面所有作品在統一規格的表格中一頁頁展開,詳載了草圖、名稱、創作年代,藝術家簡介及協製機構等資訊。就這樣,觀眾被安排在一種考察的情境中,拿著工程資料在勘查這間尚未對外開放的美術館。狀況報告首頁是來自美術館團隊的一封信,信中說明此展是對於未來美術館空間的一個提案,而閱信者則是首批受邀來體驗的訪客。
觀眾進入展覽後需領取一份名為「狀況報告」(Condition Report)的文件夾。(黃彥榕提供)
「排演」(Rehearsal)展覽現場。(黃彥榕提供)
大館當代美術館位於大館古蹟及藝術館(Tai Kwun Center for Heritage and Arts),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中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腹地包含16棟建築群,其中有三項法定古蹟:前中區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前域多利監獄,腹地30萬平方英呎,建築群中新建的兩棟美術館由瑞士建築事務所赫爾佐格與德梅隆(Herzog and de Meuron)設計,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香港賽馬會宣布將合力資助興建,成立活化古蹟的非營利藝術機構。大館於2011年開始施工,總預算高達美金230萬(約合台幣70億),並找來已關注亞洲藝壇十餘年的德裔策展人Tobias Berger擔任藝術總監,Tobias Berger之前曾任香港西九文化區M+視覺文化博物館視覺藝術策展人、香港歷史悠久替代藝術空間Para/Site行政總監,以及南韓首爾白南準藝術中心總策展人,預計於今年夏季正式開館。
在幾天藝博會系列展的疲勞轟炸後走進這個奇特的展覽空間,感覺像是來到一片淨土,除了建築本身的特殊質感與十分開闊的展覽空間之外,佈展的方式與內容也留給觀眾很大的想像空間。展覽名稱「排演」(Rehearsal)在語境上直白點出現在最熱門、關於新世代美術館功能的討論,挑戰眾人對live arts及視覺藝術的既有認知,探問如果美術館展覽能夠排演,會是怎樣的呈現。
英國藝術家Ceal Floyer 2006年的作品《小心台階》(Mind the Step)。(黃彥榕提供)
在名為「狀況報告」的導覽手冊中,每件作品都是對施工中美術館的一種提案,從樓梯、窗戶、音響設備、明信片架、掛鉤、展間牆面、燈管⋯⋯營造出每件作品都是為這空間量身訂造的感受。如每格樓梯上《小心台階》(Mind the Step)的標語,是旅居柏林的英國藝術家Ceal Floyer 2006年的作品,在過度提醒的貼心下流露出藝術家作品慣有的幽默感,也使參訪者在移動時與空間產生對話。又如同在展覽入口同一藝術家於2008年製作的另一件作品《要是你也在就好了》(Wish You Were Here),是一座空蕩蕩的現成明信片架,像是回應觀眾在觀展後必會想將這些經驗分享給更多朋友的心情,或是回應杜象(Marcel Duchamp)的現成物、萬物皆藝術的歷史,在這邊巧妙的將藝術史、美術館功能與觀者期待編織在一起。
英國藝術家Ceal Floyer 2008年的作品《要是你也在就好了》(Wish You Were Here)。(黃彥榕提供)
美國藝術家Jason Dodge的作品《白燈好還是粉紅燈好》 (White light to rose light, rose light to white light by hand over and over again.)。(黃彥榕提供)
個人最喜歡的一件作品是居於柏林的美國藝術家Jason Dodge《白燈好還是粉紅燈好》(White light to rose light, rose light to white light by hand over and over again.)身著工作服的兩名佈展人員,一上一下靜靜地在一空白展間內,緩緩將一根根白燈管換成粉紅燈管,然後再將粉紅燈管換成白燈管,如此重複。氣氛在冷暖色調交替中轉換,點出團隊工作,決策過程,放在一個待完工的美術館場域中令人會心一笑,同時也預告美術館未來將保留空間給live arts的企圖。
美國藝術家Alvin Lucier 1969年聲音裝置《我正坐在這》(I am Sitting in a Room)。(黃彥榕提供)
本展中另一件重磅作品是重建1969年美國藝術家Alvin Lucier 聲音裝置《我正坐在這》(I am Sitting in a Room),其佔據了絕大部分的三樓展場,可說是本展中量體最大的一件。《我正坐在這》是低限聲音藝術史中的經典,這次在大館的重建由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協製,作品的內容是Alvin Lucier將其創作文字口述錄音,在展廳現場播放時再次錄製播出的聲響,如此重複無數次直到空間內的回聲與口述原音交融。此作也可視為策展人藉此展對美術館未來方向的宣言,強調美術館是歷史與未來交會的地方,而所有交流都是雙向的。
本次參與這場「排演」的共有21位藝術家的24件作品,其中有八組是亞裔,除兩位已逝大師(白南準、Charlotte Posenenske)之外,其他都是活躍國際的中新生代創作者,半數是女性藝術家。此外在七件委託創作中有半數是出生或旅居香港的藝術家(李傑,陳俐俐、Zheng Mahler、Alice Rensy and Emilie Pitoiset)。委託創作的內容、媒材涵蓋廣泛,如澳洲雙人組Zheng Mahler做了一件建構在歷史與想像的地下道系統影像作品《獄中視角》(A Prison View of Banyan and Neon),探討美術館歷史與空間的關係;德國藝術家Karin Sander的《一面120×150公分的牆》(Wall Piece 120x150cm),則是用砂紙在展間的一面空牆上磨出一片120×150公分的亮面;Emiloe Pitoset的系列裝置作品《人間蒸發的女子》(The Vanishing Lady),以流行文化消失的女性角色為靈感,呈現著主人消失的手套、外套等物件;另一件由Emiloe Pitoset與編舞家Alice Rensy 合作的《明天我才能相信》(It took the night to believe)則是一件因地制宜的舞蹈作品,內容延續Emiloe Pitoset於2011年發表的一項演出,當時的版本為三個相貌、形體相似的年輕女舞者在空間中與其雕塑作品互動,使觀者產生似曾相識的錯覺,新版本則是兩對雙人舞者,在其雕塑之間游移,為新空間注入了親密的故事性。
陳俐俐的裝置作品《逆向指揮》(Reverse Conductor)。(黃彥榕提供)
陳俐俐的裝置作品《逆向指揮》(Reverse Conductor)由16個工地用燈組成,其中六座是先前美術館工地實際使用過的,其他十座則是仿製工地燈做成的假雕塑,真假穿插放置,LED燈管並呼應著美術館窗外風景。
作為一個實際觀賞了這場「排演」的觀眾,除了感受到每一件作品都展現了與場域、空間對話的企圖之外,本展的執行方式本身也是一個很強的策劃,大館團隊借助因香港巴塞爾所聚集的專業領域人士,宣告將藉由一個世界級的場館帶領香港與國際接軌的決心。除了藉由「排演」展來呈現的展覽空間之外,大館當代美術館預計將包含可容納200人的展演廳、駐館工作室以及各種教育推廣活動,在由香港巴塞爾所引起的銷售記錄、藝術巨星等由市場主導一切的藝博週,提醒著美術館機構對民眾的使命感,及功能上的無限可能。
大館當代美術館(Tai Kwun Contemporary)外觀模擬圖。(Copy right: Herzog and de Meuron)
備註:本文完成於3/30,為尊重本展企劃,在作者與編輯台的共識下於展期完全結束(4/15)後發表。「排演」(Rehearsal)由Tobias Berger與譚雪共同策劃,更多關於大館當代美術館的訊息請洽官網:https://www.taikwun.hk/zh/
黃彥榕(Debbie)( 5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