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Seen by Debbie】以真誠捐贈換真愛收藏:博物館林立的紐約市裡,長島雕塑中心如何吸引募款?

【Seen by Debbie】以真誠捐贈換真愛收藏:博物館林立的紐約市裡,長島雕塑中心如何吸引募款?

位於紐約長島市的雕塑中心(Sculpture Center)是一間我很喜歡的美術館,從19世紀電車維修站改建而…
位於紐約長島市的雕塑中心(Sculpture Center)是一間我很喜歡的美術館,從19世紀電車維修站改建而成的展覽空間,到以推廣當代雕塑為使命的展覽策劃都非常精彩,與由小學所改建的紐約現代藝術館PS1(MoMA PS1)、印刷廠與加油站改建的野口勇美術館(Noguchi Museum),並列我心中紐約皇后區改建三寶,而今天要介紹給各位的是雕塑中心每年4月所推出的募款義賣活動「好運抽」(Lucky Draw)。
「好運抽」(Lucky Draw)募款義賣活動的的抽號機。(攝影/Mina Magda,Sculpture Center提供)
「好運抽」今年已邁入第15年,有別於其他非營利組織多採線上或現場競標作品的方式為機構募款,在雕塑中心的這場義賣中,所有作品不分作者、尺寸、媒材皆單一訂價,並以抽獎券的形式販售。一張抽獎券從2004年的400美金,到今日售價750美金(約台幣22,000元),購買獎券者可獲得一件藝術家捐贈給美術館的原作,票券費用可全數抵稅,作品清單會在抽獎日前兩週發布於官網,並於義賣日前一個週末在館內供民眾預覽,募款目標約佔美術館年度營運費用的15%。
「好運抽」(Lucky Draw)募款義賣活動的主持人為藝術顧問羅威爾.派帝特(Lowell Pettit)。(攝影/Mina Magda,Sculpture Center提供)
在雕塑中心擔任館長即將滿20年的瑪莉.瑟路堤(Mary Ceruti)表示,若以拍賣會的形式,經常會出現民眾獨鍾少數或特定的藝術家,或是有投機客會藉贊助藝術之名行變賣之實,以致扭曲了藝術家捐贈作品的美意。為了避免上述現象,才想出了「好運抽」的設計,希望讓有心贊助藝術或美術館的一般大眾,能有相同的機會把自己喜歡的作品帶回家,同時也為年輕創作者提供理想的曝光平台。
雕塑中心(Sculpture Center)館長瑪莉.瑟路堤(Mary Ceruti)致詞。(攝影/Mina Magda,Sculpture Center提供)
雕塑中心成立於1928年,最初是由藝術家自發組成的機構,也因為總以「藝術家權益」角度出發的立意,以及展覽活動的好口碑,使得「好運抽」每年總能順利募得足量的優質作品。因為雕塑中心的使命是成為推廣新生代藝術家的展覽平台,而當藝術家打開知名度且步上事業軌道後,也會樂意對機構有所回饋。願意參與義賣的藝術家對捐贈作品的選擇有100%決定權,募款所得則全歸雕塑中心,但藝術家仍可於年度報稅時將作品材料費申報抵稅。雕塑中心於每年的籌備期會邀請與中心有淵源的藝術家捐贈作品,再由美術館團隊依該年度募款目標進行討論,進而擬出最後的作品清單。
佳士得(Christie’s)纽约戰後及當代藝術部門總監莎拉.佛里德爾德(Sara Friedlander)也受邀參加活動。(攝影/Mina Magda,Sculpture Center提供)
「好運抽」的抽獎方式十分人性化,抽得是購票者的名字,而非藝術品。在公開的抽獎活動中,被抽到的觀眾即可上台將心目中喜歡且尚未被挑走的作品帶回家。每張票券都是獨立的,因此不會造成買很多張就可以一次把台上作品搬空的情況,持票者依個人喜好選擇作品而非盲目配對,避免最後帶了不甚喜歡的作品回家。雖然叫號的先後順序還是得憑運氣,但因作品數量眾多(今年共募得220件),能夠充分滿足個人喜好的機會還是很高,如我在前年和去年參與時都抽到心中的前三志願。在這樣的情況下,新生代創作者的作品甚至經常比大咖藝術家的先被認領走,記得有一年,正火紅的瑞士藝術家烏戈.榮第隆尼(Ugo Rondinone)的作品直到第27個人上台才被選走,顯見這場義賣參與者的組成與其他藝術義賣的差異。而很公平的是,無論付出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優先的作品挑選權。想參加抽獎但無法親自到場,或根本不住在紐約的民眾可以事先將心目中的前20志願交給館方,委託館方人員代抽。從整個抽獎機制的設計規劃,可以看出館方募款團隊企圖滿足所有參與者心願的體貼。
雕塑中心(Sculpture Center)的「好運抽」(Lucky Draw)募款義賣活動開始前瀏覽作品的現場民眾。(攝影/Mina Magda,Sculpture Center提供)
春天是紐約義賣的季節,同期還有公共藝術基金會(Public Art Fund)藝術空間(Art Space)、致力提供免費藝術教育資源的紐約自由藝術機構(Free Arts NYC)等義賣舉行。有趣的是,也參與了「好運抽」的藝術家雪莉.霍夫塞皮安(Sheree Hovsepian)同系列作品在紐約自由藝術機構義賣時起標價高達1,600美金(預估價4,000美金),但在「好運抽」裡只要750美金就可帶回家,事實上這件作品在「好運抽」裡亦很快就被選走了,可見不少參與者正是衝著她而來。
「好運抽」(Lucky Draw)募款義賣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將持票者認領的作品搬離現場。(攝影/Mina Magda,Sculpture Center提供)
一般而言,非營利組織的最常見的募款方式,不外乎募款晚會與義賣會,預算充足的美術館可以兩項都辦,但小型機構通常會以義賣作為年度募款重點。對藝術家來說,當每年所有這類活動同時發生,他們也需要謹慎挑選捐贈的對象,評估的條件經常是他們與這些機構的關係,以及是否支持機構的使命與所代表的精神。那些以金字塔頂層為主要對象的募款晚會,在籌備的預算上往往非常驚人(有一說是若欲達成募款目標的話,成本約需佔目標金額的1/2),這常讓藝術家產生其捐贈是被用來支付活動費用的印象,與此同時,在這種場合中,藝術家也必須承擔自己的作品是否能順利售出或以怎樣的價格售出的募款壓力。上述的原因或許是雕塑中心的「好運抽」之所以能獲得諸多藝術家支持的緣故,因為在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在參與者自身的喜好下獲得理想的歸宿。
「好運抽」(Lucky Draw)募款義賣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將持票者認領的作品搬離現場。(攝影/Mina Magda,Sculpture Center提供)
就我的親身體驗,這些帶有贊助性質的義賣活動,對於新手藏家或財力有限的藝術愛好者其實是很好的入門機會,因為作品價格相對親民,雖然難免有人還是會針對藝術家背景或有無畫廊代理進行研究,卻也不乏僅僅藉由直覺逕行判斷的緣分型收藏者。在藝術市場經常性以投資效益作為收藏訴求的當下,「好運抽」藉由取消作品市價的方式,不僅重新召喚了參與者專注其真心所愛的初衷,同時也體現著對於藝術收藏行為的深刻思考,而無論是美術館或非營利組織,如何透過創意以推出符合自身理念的募款活動,進而培養出新一代真心喜愛藝術的贊助者,則是我最有興趣且將持續關心的主題。
「好運抽」(Lucky Draw)募款義賣活動現場等待叫號的參與民眾。(攝影/Mina Magda,Sculpture Center提供)
2018年的雕塑中心舉辦的「好運抽」義賣活動已於4月17日順利落幕,此次參與義賣的藝術家及作品清單可參考雕塑中心官方網站
樊香君( 7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