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蕭文杰專欄】見證臺灣海洋歷史的「自由中國號」應該用文資法保護

【蕭文杰專欄】見證臺灣海洋歷史的「自由中國號」應該用文資法保護

筆者野人獻曝,認為海洋古物文資有待急起直追,除了「中海艦」之外,1965年曾經乘風破浪,創下臺灣史上採用傳統工法製木造帆船橫渡太平洋的「自由中國號」,亦應該採用文資法古物的態度來保存,而非風吹雨淋的展示方式。
財團法人松浦史料博物館收藏的《臺灣船》也是木造古帆船。(©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臺灣是四面環海的海洋國家,我們的人民組成,有航海技術高超的南島語族原住民;也有明清時期搭乘著木造帆船勇渡黑水溝的開拓者;亦有國共戰亂時期搭乘各式船隻來臺避難而落腳生根者。理論上國人處在這樣環境,對海洋應該熟悉,會有許多海洋文化資產,但是現實是多數臺灣人對「海洋文化」很陌生。
臺灣對於海洋文化的生疏,推測與1949年後長期的戒嚴有關,沿海軍事管制,處處可見各種禁止人民靠近海洋攝影、繪畫、游泳的標示。尤其是我們的文化與教育政策長期是「重陸輕海」。不只是如此,由於國人文化資產保存觀念起步較晚,保存文資過程經常只是看外觀表象,缺乏透過土地與環境的「自我發現」,來呈現臺灣獨有的海洋文化觀價值。
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有了《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臺灣的文化政策亦受到影響,為了迎合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的概念,文化單位開始訓練水下考古人才,調查水下文資,並且將S.S.Bokhara商輪、廣丙艦、山藤丸號等6處沉船俱依《水下文資法》列冊追蹤,乍看之下,好像臺灣也開始慢慢注重起了海洋文化資產。然而海洋類型的文化資產絕對不是只有水下的古沉船,至少還包含了海洋文化史、漁村建築與聚落、船舶文資等。奇特的是文化相關主管機關,對於已經在身邊的航海船舶潛力文資缺乏重視,沒有採取高規格的文資法來規範保護,因此之前有所謂的「中海艦」提報古物事件,也就是海洋文化資產的文物保存,尚在起步階段。
筆者野人獻曝,認為海洋古物文資有待急起直追,除了「中海艦」之外,1965年曾經乘風破浪,創下臺灣史上採用傳統工法製木造帆船橫渡太平洋的「自由中國號」,亦應該採用文資法古物的態度來保存,而非風吹雨淋的展示方式。
2020年移到海洋大學即將展示的自由中國號。(攝影/蕭文杰)
「自由中國號」是什麼樣的文化資產?
「自由中國號」是一艘來自福建沿海的中式木造古帆船的船隻,它是臺灣史上,首度橫跨太平洋的無機械動力船隻,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創下歷史紀錄的古木造古帆船世界各地都十分罕見,大多存放於博物館以「古物」類文資典藏,亦有非常少數狀況良好者,是採用動態保存方式。這一類船隻由傳統手工藝製成,製造者必須擁有傳統地方知識的智慧,製造過程所依靠的是師徒之間的口傳心授。
清朝軍機處奏折副本的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朝軍機處奏折副本的一號同安梭船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有關於中式古帆船航行的歷史,宋、元時期就有紀載,明代鄭和下西洋更是耳熟能詳的航海事蹟(註1),古帆船約略在17世紀鄭成功的時代至20世紀初期,都與臺灣有十分密切關係。當時臺灣沿海各地港口可見這一類木造船隻,這是先民唐山過臺灣的工具,船隻種類包含了貿易商船、捕漁船、海盜船、戰船、走私船等。
長崎平戶市松浦史料博物館收藏的《唐船》圖繪中,標示出日本與各大港口之距離,其中港口不只有上海、南京、北京、廣東等地,當中也有臺灣。而最末的東京,應是指越南北部地區。(© Online Collection of Brooklyn Museum)
古帆船也曾經用繪畫方式記載,日本長崎平戶市松浦史料博物館藏有18世紀《唐船之圖》及《臺灣船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有《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一號同安梭船圖》。
木下靜涯《江際一景》。 (© 國立臺灣美術館)
至於臺灣美術史上以藝術手法描繪過木造古帆船的有木下靜涯、森月城、郭雪湖等,也就是說若由圖像學判斷,約略到1940年代,木造古帆船仍然是臺灣港口的集體記憶。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新的科技機械動力的船舶取代了傳統風力船隻。到了1950年代,臺灣各地港口的中式的木造古帆船已經為數不多。
根據有限的史料得知,「自由中國號」原名為勝孝利號,1953年勝孝利號等六艘帆船自中國投奔到馬祖,這是目前有關此船的最早資料。雖然有不少媒體報導指「自由中國號」是19世紀中國福州製船廠以古法製造的中式帆船,建於1890年。但是在缺乏文獻與科學考證之前,筆者認為船齡超過百年的說法有待考證。但是這是一艘65年前(1955年),以傳統航海技術橫渡太平洋的古帆船,這可是臺灣航海史上的重要紀錄。
1955年自由中國號出發時樣貌(左舷)。(圖片取自:《「『自由中國號』後續調查研究、船體修復設計」委託專業服務案報告書》)
「自由中國號」為何要橫渡太平洋?
過去民間古帆船出海大多為了貿易、捕魚、走私、協助渡海移民等理由,至於官方古帆船出海通常是具有軍事的目的。不過「自由中國號」由基隆港出發,橫渡太平洋到美國舊金山的主要目的,卻是為了到美國參加橫渡大西洋的國際帆船遊艇比賽。當然這也包含了當時政府在政治、外交上的一些功能。
自由中國號抵達美國舊金山樣貌。(圖片取自:《「『自由中國號』後續調查研究、船體修復設計」委託專業服務案報告書》)
1955年,一位名叫周傳鈞的年輕人,無意中由報章得知美國有國際帆船遊艇比賽,航程是由美國橫越大西洋到瑞典。周傳鈞夢想且計劃駕船到美國參加帆船比賽,當時沒有帆船的周傳鈞,大膽寫信給了比賽單位後,收到了美方邀請參賽的電報。但是1955年是國共對峙的時代,出國並不容易,更困難的是,當時的臺灣並沒有休閒的帆船遊艇製造產業,不可能去打造一艘新的木造帆船,因此只能尋找尚在使用,還沒有被時代淘汰的木造古帆船。找船過程充滿艱辛,甚至遠赴尚未淪陷的大陳島,但並不順利,就在快要放棄之時,周傳鈞在基隆找到原名「勝孝利號」的木造帆船。一開始他想將帆船命名為「龍種」號,但船主開價新臺幣4萬元,周傳鈞沒有足夠資金。眼看著夢想無法達成,然此事經中央社大力報導出現轉機。當時的基隆市長謝貫一提議,由基隆市出資2萬元,船命名為「基隆號」。不過購買船隻的事又經歷一波三折,船主竟然漲為46,000元,最後由臺灣省主席嚴家淦出面,由省政府出資45,000元,周傳鈞出1,000元,依嚴家淦要求改名為「自由中國號」,以代表「自由」的中華民國赴美參加比賽。也因為這一層關係,「自由中國號」出海受到政府禮遇,根據《案藏瑰寶:國家檔案菁華專題選輯》一書的描述,漁管處派出「漁定輪」負責拖曳出港,基隆港務局、基隆港務警察所等各單位,共派出9艘船舶送行至外港,船隻揚帆至東北海面時,海軍「五四艦」及「五四五砲艇」隨行護送一段航程。
「自由中國號」除了參加遊艇大賽,還被賦予兩項任務,分別是郵局交付兩袋郵包,要送到舊金山郵局,郵包內的信封,都蓋了「自由中國號」出航的紀念郵戳。另一個任務是臺灣省水產試驗所送來了300個玻璃瓶,由船員每6小時丟一只到海裡,內裝有便條請拾獲者寄回,目的在測試洋流。
自由中國號1955年之塗裝。(圖片取自:《「『自由中國號』後續調查研究、船體修復設計」委託專業服務案報告書》)
有了「自由中國號」後,周傳鈞、种玉麟、陳家琳、徐家政、胡露奇等中華民國船員,以及當時的美國駐華副領事麥克文(Calvin Mehlert),從基隆出發,不過中途因為船隻受損返航修理耽擱了時間。也曾在釣魚臺維修,麥克文、徐家政登上了釣魚臺。接著在沖繩、橫濱停留補給及修補,再橫跨北太平洋到舊金山,此趟行程共花了114天橫渡太平洋,抵達時已經錯過國際帆船比賽,卻創下臺灣第一艘木造帆船橫越的歷史紀錄。
橫渡太平洋的自由中國號,原計劃將船捐贈給美國當地博物館,但因為種種因素並不順利,船隻產權又數度易主。2009年,該船被發現棄置在美國舊金山一家私人船場,面臨拆解、銷毀命運。由於臺灣海洋文史工作者曾樹銘在《聯合報》投書呼籲搶救保存,「自由中國號」2012年在文建會(文化部前身)支持下,運返臺灣。當時文資局規劃由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後續展存,共花270天工期,680萬元經費修復,但是長期以來,海洋科技博物館僅以大型帆布蓋住,一般人難以親近無法參觀。2020年「自由中國號」終於移撥到海洋大學,供民眾參觀,筆者6月底親臨現場,認為現階段的「自由中國號」保存並不夠嚴謹,建議採用文資法當中的古物來保存較為妥當。
原舵相片。(圖片取自:《「『自由中國號』後續調查研究、船體修復設計」委託專業服務案報告書》)
「自由中國號」的文化資產價值與適當的保存方式
除了上述的歷史價值之外,「自由中國號」的文化資產價值是展現古帆船水密隔艙的製作技術,這樣的製作技術靈感可能來自於自然界的竹節,特色是航行途中有單一船艙受損,海水不會湧進其他船艙,增加航行安全性,這是重要的科技史。
帆船製作過程是傳統木匠工藝的展現,以榫接方式結合,並且以苧麻、桐油、棉繩、石灰等作為木​​板間縫的堵塞材料的技術,這樣的手工藝技能深具特色,可藉由良好的展示規劃來呈現。此外,「自由中國號」結合中國福船與丹陽船的特色,船舵可收放。目前這類古帆船數量稀少,具有罕見性及學術研究價值。
移到海洋大學即將展示的自由中國號桅桿等構建並沒有得到良好照顧,目前是戶外隨意放置。(攝影/蕭文杰)
而也由於「自由中國號」的狀況已經十分脆弱,修復後的船隻其實比較適合在恆溫恆濕的環境中保存。若像現在以類似戶外公共藝術的擺設展示方式,對於古文物而言,其實不夠專業。因此在此呼籲,海洋大學應該將「自由中國號」主動申請文化資產的「古物」身分,善盡管理維護之責任,並透過課程講解與校園導覽方式,引導學生及前來的參觀者認識文化資產。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魔船奇航─自由中國號歸來紀》,臺北:遠流出版。
2. 王治平、洪文玲、陳政宏、郭美芳、陳定中,《「『自由中國號』後續調查研究、船體修復設計」委託專業服務案期末報告書》,高雄: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3. 戴寶村、王俊昌、陳亮州、黃鈺文,《案藏瑰寶:國家檔案菁華專題選輯》,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魔傳奇航─自由中國號的故事》DVD,臺北:紀實影視。
5. 故宮博物館「再現同安船」專題網站

註1 中式木造古帆船的製作與航行,其實是科技史,表現時代營造技術,具有罕見性。14世紀,全球公認的旅行家伊本·巴圖塔(ابن بطوطة‎)就曾經紀載了當時泉州製造大船的工藝。15世紀鄭和下西洋,更是木造古帆船進行長距離的海上航行的歷史紀錄。
蕭文杰( 7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