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蕭文杰專欄】見證臺灣海洋歷史的「自由中國號」應該用文資法保護

【蕭文杰專欄】見證臺灣海洋歷史的「自由中國號」應該用文資法保護

筆者野人獻曝,認為海洋古物文資有待急起直追,除了「中海艦」之外,1965年曾經乘風破浪,創下臺灣史上採用傳統工法製木造帆船橫渡太平洋的「自由中國號」,亦應該採用文資法古物的態度來保存,而非風吹雨淋的展示方式。
財團法人松浦史料博物館收藏的《臺灣船》也是木造古帆船。(©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臺灣是四面環海的海洋國家,我們的人民組成,有航海技術高超的南島語族原住民;也有明清時期搭乘著木造帆船勇渡黑水溝的開拓者;亦有國共戰亂時期搭乘各式船隻來臺避難而落腳生根者。理論上國人處在這樣環境,對海洋應該熟悉,會有許多海洋文化資產,但是現實是多數臺灣人對「海洋文化」很陌生。 臺灣對於海洋文化的生疏,推測與1949年後...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蕭文杰( 101篇 )

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美術史、文化資產。思想受殷海光「是什麼,就說什麼」影響。搶救文資是主要日常,教書、寫文章是餬口。自認文章針砭時弊,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各地政府頭痛的文化恐怖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