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一元槌槌、二元對立與多元宇宙──「二元對立」作為一種創作與閱讀的思維工具(下)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一元槌槌、二元對立與多元宇宙──「二元對立」作為一種創作與閱讀的思維工具(下)

上一回分享了我對二元對立概念的想法,以及用在故事角色塑造上的輔助,接下來,繼續和各位探討幾個不同面向的運用。

上一回(【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一元槌槌、二元對立與多元宇宙──「二元對立」作為創作與閱讀的思維工具(上))分享了我對二元對立概念的想法,以及用在故事角色塑造上的輔助,接下來,繼續和各位探討幾個不同面向的運用。

敘事結構/節奏

一般來說,敘事上需要所謂的起承轉合才會完整,但節奏上,要有鬆、緊、快、慢的律動,才能讓一篇故事具有張力,產生吸引人的變化動態。過於平緩的敘事,缺乏起伏,就容易令讀者疲乏。而一個完全high到底的故事,也同樣讓人無所適從。尤其在當敘事具有一定長度篇幅的時候,敘事的節奏感就更重要。如果通篇一直維持同樣的調性,就有讓人疲乏的危險。

我們可以透過二元對立的結構來進行檢視。將整個劇情的時間軸和事件攤開,檢視劇情上是否平緩過多?又或者可能從頭到尾過度激烈,反而讓讀者沒有喘息的空間?又例如內心獨白或是書信體,過於長篇累牘,使用過度,便可能導致節奏失衡,令讀者難耐。

透過適度的穿插,減少比例過高的問題,讓一部作品更富於動態。儘管這些檢視經常相當細微,而且關乎每個作者的品味,沒有一致的標準,我仍認為這是非常值得創作者關注的面向。

調性

最後要談的是「調性」。

基本上,角色、敘事結構/節奏、語調(文字的使用與文字長短)共同影響了故事/文本的調性。

我們或許可以用下列的一些對立概念來形容一部文本的調性:

(安靜 喧鬧)(平穩 活潑)(光明 黑暗)(輕快 沉重)(鬆散 緊湊)(浪漫 務實)(通俗性──可讀性  藝術性──文學性)

我們可以有意識的透過角色、敘事結構/節奏、語調來塑造想要呈現的調性。 在創作的過程中,要能清楚的意識自己正在創造什麼。黑暗或光明、快樂或悲傷、舒緩或緊湊、輕鬆或深刻,都是你字字句句,以及段落與段落共同創造出來的。

我們可以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檢視,例如:

「我的角色是不是都集中在善良的一方、溫和的一方,使得故事太過理想化?或者矯情?這是我想要呈現的嗎?」

「我想呈現一個暢快淋漓、邪不勝正的光明故事,結果卻成了一個令人讀之疲乏的嚴肅故事,是否裡面主角過於正向、總是淘淘不絕表現崇高道理?過於戰無不勝?過於完美卻扁平無趣?」

「我想呈現一個安靜的故事,但是不是調性太過單一,讓安靜的故事近於過於平淡或沉悶,這是我想要的效果嗎?又為何會如此呢?要如何改善呢?」

透過這樣的二元對立檢視,將不同的調性交織編排,也可以減少作品調性過於單一的可能。

同樣的,也需要注意到,儘管我們傾向表現某一方調性,不代表其中不能融合其他相對的調性。在整體的調性中,適當穿插不同調性,也是製造豐富性的方法。

有時候,讓調性統一的故事,加入一點反差,就像穿衣服對比色的運用,萬綠叢中一點紅,反而讓故事的感受性更美好,卻不致破壞你想要呈現的基本調性。

思考極端的狀況

一般說來,小說裡面的角色大多比較複雜飽滿,而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作品看起來好像充滿了扁平人物,甚至整部作品都呈現出強烈的集中調性。

刻意的扁平,原本容易造成一種誇張、集中的效果,角色上則特別讓讀者或觀眾易於掌握了解,例如特別呆萌傻氣、可愛。我們在低幼齡的兒童卡通尤其喜歡採用這樣的呈現方式。

極端的狀況當然也包括了刻意的輕快、刻意的黑暗。

然而,呆萌的角色也常常搭配與之相反調性的反派或配角,來製造張力。而扁平簡單的角色其實也可以搭配複雜的劇情來製造高反差的張力。

需要特別釐清的是,有時候,我們也會利用特別扁平的角色,或這製造極端可笑/可愛的狀況進行高度的諷刺或寓意,有時也搭配複雜的劇情來製造故事的豐富性,並不衝突。(例如兒童動畫:海綿寶寶、探險活寶、辛普森家庭等)

儘管我們經常能在作品中找到極端的例子,重點是,這一切應是在作者自己本身的駕馭和規畫之中,知道自己想要透過這樣的安排造成何種效果。

Jump to the other side:打破寫作慣性

每個人都有慣性。

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很容易順著自己的想法去做。或許你會問,這不是廢話嗎?

我想說的是,慣性是個人風格的一部份,同時也可能是自己的盲點。舉例來說,我們很容易從自己的經驗、價值觀和最直接的喜好來形塑角色和故事,尤其是初學者,更容易經常不自覺地透過主角來為自己發聲,或者實現自己的理想人格這原本沒有什麼問題,但一再的重複,甚至過度的抒發自我,反而讓角色活不出自己。更嚴重的情況是,在同一個故事中不同角色也高度相似,甚至在不同的作品中,角色仍舊和其他作品的高度相似,或者大多看起來都像是作者的化身。

理解自己的慣性是很值得的。盡可能的理解自己的慣性,也比較能有機會跳出窠臼,找到新的創意。除了觀察自己的單一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檢視自己不同時期完成的多篇作品。

然而,要改變慣性是不容易的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運用二元對立,嘗試直接跳到另一極去思考:將自己的慣性放置在二元對立系統的一端,站在對立面客觀審視作品中的情緒、價值和設計,試著從完全相反角度來看待自己,並思考兩端之間的更多可能性。

例如:

「主體—-客體」

例如把主角的對手、敵人、同伴之間的關係互換,站在另一邊的心理來思考另一方,經常可以得到驚喜的發現。

又或者你可以這樣去想像:如果壞人其實是好人,好人其實是壞人呢?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現象呢?其中充滿了無限的故事性,無限的可能性。

「喜劇—-悲劇」

是不是我們總習慣呈現光明樂觀的調性,並且在不同作品間不斷重複?試著倒轉看看。總是寫喜劇,下次試試看悲劇?讓看起來像悲劇的故事,走向喜劇,或者嘗試讓喜劇以悲劇收尾,如何?

又或如:「帶來正向思維的作品,一定等同調性光明的作品嗎?陰鬱沉重的調性是否也能夠傳達正向思維?如何做到。」

再舉幾個的例子:

是不是習慣正經八百傳達崇高的道德或價值?──>試試輕鬆逗趣的日常細節如何?

是不是習慣某一種性格屬性的主角? ──>例如:循規蹈矩,總是觀看別人犯錯的好孩子?試試看真正位於邊緣的「壞」孩子如何?

是不是習慣用同一種語調表現幽默?──>試試看不要說冷笑話或諧音字笑話如何?沉默寡言的主角如何塑造。

讀者不妨自己發展出適合自己的檢視基模。

創作後:作為審視作品、分析他人文本的工具

作者就是作品的第一個讀者,無論在寫作過程中的意識,或是作品完成後客觀檢視,都是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因此,當我們閱讀他人的創作作品,同樣也可以利用這個思維工具來進行觀察:

「為什麼這本作品(精彩或不精彩、有趣或沉悶、輕快或沉重)、某個角色給我某種印象或感覺?(喜歡或討厭、正向或負面、單薄或飽滿……)」

「故事裡呈現了什麼?作者在做了甚麼?這是作者刻意達成的效果,還是意料之外的效果?」

「作者的風格是如何?又是如何被塑造和被意識?」

「作者是不是陷入了某種窠臼?或者過於偏重某種特性?」

更多的可能性

雖然視覺圖像分析不是我所熟悉,但我想這樣的思維工具在圖像文本中仍舊具有參考價值。

比如說線條的繁複與簡單、畫面的滿與空、顏色形狀的對比……諸多「對立」所產生的效果,都是可以進行思考的。

例如:

(明 暗)(遠 近)(疏 密)(濃 淡)

對比色

(黑 白)(紅 綠)(藍 黃)

這些元素,和作者想表達的各種意義:

(光明 黑暗)(喜悅 悲傷)(輕快 沉重)(思念 遺忘)(超脫 耽溺)(娛樂 教育)(空無 聚焦)

以及讀者實際閱讀感受之間,有什麼對應關係,都是可進行討論梳理的。

結語

當我在整理二元對立的概念詞組時,發現有些詞彙的對立會讓我停頓,質疑「這樣算對立嗎?」,是很有趣的發現。其實,在過程中,我們也會發現,有很多概念其實沒有那麼明確的對立呢。

或許有讀者已經發現,雖說是「二元對立」的思考系統,但其實做的事情更接近於「解構」。

無論是創作前、創作後的檢視,或是閱讀,二元對立系統是一個看似理所當然、平凡無奇的common sense,但若能將之當成隨身攜帶的小工具,會發現,有時出乎意料之外的實用呢。

又或許你仍舊會覺得,文中所說的想法仍舊看起來像是平凡無奇的common sense,那也很好。

我想說的仍舊是,寫作真是一種「知易行難」的技藝。當我們時時刻刻對自己的創作手法、思緒進行反思檢索,我們更有機會創新、超越自己,創造出多元豐富的故事宇宙。

最後,想再特別說明的是,這只是一種思考文本的方式,不是絕對。若讀者有不同的見解,十分歡迎與我討論。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下次再見!

王宇清( 32篇 )

兒童文學博士。現專職童書創作,偶兼評論、賞析與導讀。
覺得文本就像料理,而好的料理更形成了一個充滿奧秘的小宇宙。嘗試結合創作與理論中的理性與感性,分析文本中各種食材與手法間的微妙關係,探索各種滋味的可能性。曾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長期撰寫書評與年度觀察報告。創作代表著作為《妖怪新聞社》系列3冊(巴巴文化)。其餘作品散見兒童報紙與刊物。曾獲:九歌年度童話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藝評台評論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