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一元槌槌、二元對立與多元宇宙──「二元對立」作為創作與閱讀的思維工具(上)

【專欄│童書料理研究室】一元槌槌、二元對立與多元宇宙──「二元對立」作為創作與閱讀的思維工具(上)

本文並非要從理論上討論二元對立的概念,而是分享我將之視為一種思考工具,在創作與文本分析中運用的心得。

前言

二元對立這個名詞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詳,甚至朗朗上口。

老實說,一開始接觸到「二元對立」系統時,我還真不知道能有什麼作用──這不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簡單二分法嗎?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這未免太常識了吧!

漸漸的,在創作和賞析作品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二元對立系統其實可以作為觀測與設計的輔助工具,而且有相當程度的幫助。真實的世界無比複雜,想完全透過語言來描述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仍可以用不同的概念來試著建構、模擬、解釋世界,二元對立系統就是其中一種。

儘管理性思維建構的世界,很容易被化約二元對立的系統來理解,它卻不是一種「絕對正確或最佳」的思考系統。然而正因為它並不完美,充滿誤差、空隙與裂縫,因此可從中延伸出更多的思考。

本文並非要從理論上討論二元對立的概念,而是分享我將之視為一種思考工具,在創作與文本分析中運用的心得。

二元對立作為創作與賞析工具

一般常認為藝術創作是一種「黃河(靈感)之水天上來」,信手拈來的狀態。但事實上,大多的時候,尤其是長期、大量的創作,除了靈感,更需要能駕馭創作工具的能力,建立自己的系統,進行構思。

事實上,創作經常是一種全面性的布局思考。作者必須盡可能對自己所作所為的每一步都有清楚的意識。你得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來確保靈感創意和構思可以被清楚正確的表達,產生預期的效果。就如同擅長即興演出、技巧高超的爵士音樂家,其實是經過大量的訓練,累積了豐沛嫻熟的技巧和樂句,才能在瞬間快速反應/反射出看似靈感源源不絕的樂句。

如前所述,我們所在的理性世界,由許多不同的概念所構成。無論作品中世界簡單或浩繁,都是由作者筆下的文字與圖像符碼(也就是乘載意義的符號)所交織建構的。

我們可以觀察、整理一下可以想到的、近似於二元對立的相對概念詞組。

(快 慢)(緊 鬆)(喜 悲)(動 靜)(開 閉)(善 惡)(多 寡)(冷 熱)(陰 陽)(安靜 喧鬧)(穩定 變動)(秩序 混亂)(黑暗 光明)(安全 危險)(穩定 活潑)

諸如此類的概念可以無限延伸下去………

接著把這樣具有二元對立關係的詞匯列出來,放置在一個圓的圓周上。然而,二元對立的概念不過是兩個端點而非斷點,期間則是無限的光譜過渡在兩個對立的詞彙間拉出一條線,成了一個放射狀的圓。無限多的對立組合的光譜,結合起來,就成了一個完整的圓。更好的想法是,想像它們構成一個立體的球,形成一個世界,一個宇宙。

所有的元素端點,都是「選項」,若創作者能對「選項」有越多的思考和掌握,就對自己的創作也會有更全面的思維,甚或藉此跳脫自己的創作慣性,找到創新的可能。

二元對立在創作上的作用

一、建構角色(人性構成)

二元對立的思維在構成角色性格上,我認為有相當的幫助,尤其是刻劃較深入、情節較複雜的小說,更是如此。

人的個性和行為大致符合某一種模式,甚至大多可以預測。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人也會出人意表,不按牌理出牌。這種可歸納可預測性,同時又有意外之舉的特色,正是人性的展現。

所謂的人性,正是充滿了矛盾、動態的、複雜的──正如同一個世界/宇宙。

在故事角色的分析上,我們常用扁平/圓形、平面/立體來分類角色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複雜度。所謂的扁平/平面角色,簡單來說就是靠近某個屬性的極端,可以感受到單一化的特性。而圓形/立體的角色則有多樣化的人性表現。但實際上,這樣的分類也是武斷的二元分法,只是一種概略的觀察分類,常常無法一概而論。重點仍在於作者想要建構呈現甚麼樣的角色。過於單一、偏向極端的扁平化的角色,有時會產生「一元槌槌」的笨拙感。

所以,透過多種二元對立間的點的組合,我們就容易對角色開展出更多的想像。我們應重視的不是端點,而是兩點連線間的一點。在兩個對立的屬性的軸線上點下一點,角色的特性與程度就慢慢浮現了。

(扁平──立體)(單薄──飽和)(單純──深沉)(善──惡)(沉穩──暴躁)(樂觀──悲觀)(熱情──冷漠)(穩定──浮躁)(內向──外向)(快樂──憂鬱)(積極──消極)(摳門──海派)(害羞──大方)(直爽──算計)(慈悲──殘忍)(柔弱──陽剛)(苛薄──寬厚)(乾脆──優柔寡斷)

無論角色是扁平或立體,單薄或飽滿,都應該是在作者的深思熟慮下進行。透過二元對立系統的檢視,我們可以確認所創造的角色具有的屬性,是否適切合理,以及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具體來說,透過二元對立的系統,首先便於有意識的檢視就自己的角色是否維持在合理的一致性之內,「正常發揮」。

一個成熟的角色,彷彿真實的人,反應通常是在一個基模裡運行,或許可以簡稱為「性格」。就一個創造角色的作者來說,角色的反應應該是合於作者設計的基模,而不會變來變去,一下子說話很有禮貌,一下子粗鄙,一下子秀氣,一下子乾脆又一下子撒嬌。當然或許你可以舉出極端的例子,或者刻意製造一個情緒化而善變的人,但,終究會收束在一個合理的常模,否則對讀者來說缺乏說服力。

接下來,則可以反過來運用這個對立系統,來增加張力。

例如在某一種調性中,偶爾跳脫出來,就會造成人性的張力,也就產生了戲劇的張力。有些看似對立,但是邏輯上並沒有對立的關聯性,卻可以形成有趣的反差:看起來很粗曠的男人喜歡為寵物打毛線,就是一種製造反差的手段,營造了性格上的趣味。

但若如一個小氣到極點的人,在某一個特別的時刻展現了慷慨的一面。一個極度殘忍的人突然在某個處境下顯露了慈悲的一面,從對立的一端跳到另一端,形成了「脫線/脫軌演出」的意外之外,我們更能感受到「人性」。

複雜的人性中的確本包括了這樣的特性。這樣的呈現可以製造特別的張力,並且讓角色更加豐富。

不過,需要知道的是,格外逸出常軌的行為,背後通常存在合於邏輯的處境。例如「狗急跳牆」、「鋌而走險」、因貪婪等慾望而墮落崩壞,都是很好的例子。而這些背後的原因,通常也可以構成精彩的故事。

運用這樣的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在創作的時候,增加角色的多元性,製造角色之間的差異,避免角色過於單薄、不合理、或者角色間過於近似的危險。

下一回,我們將從「敘事結構」、「調性」與「賞析」等方面繼續探討。

下次見!

王宇清( 32篇 )

兒童文學博士。現專職童書創作,偶兼評論、賞析與導讀。
覺得文本就像料理,而好的料理更形成了一個充滿奧秘的小宇宙。嘗試結合創作與理論中的理性與感性,分析文本中各種食材與手法間的微妙關係,探索各種滋味的可能性。曾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長期撰寫書評與年度觀察報告。創作代表著作為《妖怪新聞社》系列3冊(巴巴文化)。其餘作品散見兒童報紙與刊物。曾獲:九歌年度童話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藝評台評論獎等。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