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Hipster Baby Diary】今日不去美術館,帶著孩子逛藝廊— 巴黎篇

【專欄|Hipster Baby Diary】今日不去美術館,帶著孩子逛藝廊— 巴黎篇

我們曾走過許多國家與城市,因此這回想要透過我們曾探詢的腳步,邀請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藝廊,在不同地方的樣貌。

你一定聽過巴黎美術館,但你聽過巴黎藝廊的故事嗎?雖然藝廊沒有美術館壯闊的外觀,我們仍能透過其發展,看見一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

今日不去美術館,帶著孩子逛藝廊 〉是我在小典藏的第一篇文章,解釋了我為什麼除了美術館外,也喜歡帶著孩子逛藝廊。我們曾走過許多國家與城市,因此這回想要透過我們曾探詢的腳步,邀請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藝廊,在不同地方的樣貌。

是藝廊不是美術館~

首先我想分享的,就是漫遊者( Le Flâneur)起源地 — 巴黎!走吧,讓我們暫時離開經典美術館路線,走進大街藝廊區,當個城市藝術漫遊者!

巴黎藝廊小歷史

現代藝術市場跟現代藝術開端— 印象派,都始於19世紀末。或許大家今日想到藝術市場,會先想到拍賣行,但藝廊發展,實則也與藝術史進程緊密相連!

印象派年代著名藝廊集聚地,為歌劇院附近的拉菲特街(rue Laffitte)和勒柏里台街(rue Le Peletier)一帶,而且還不只是藝廊,就連當時拍賣業者辦公室和大藏家羅斯謝爾德家族(Rothschild)宅邸也都在那。

其中拉菲特街16號,就是印象派最重要幕後推手,藝術商─ 保羅·杜朗-呂埃爾(Paul Durand-Ruel)的藝廊!據說塞尚和竇加都喜歡在那裡閒晃,莫奈卻很討厭,因為他不想被其他人的銷量影響心情。這間藝廊一直營業到1907年,畢卡索與馬蒂斯時代到來後落下帷幕,一戰也準備爆發。

印象派最重要幕後推手,藝術商─ 保羅·杜朗-呂埃爾(Paul Durand-Ruel)
  圖片來源Art News

到了瘋狂20年代(Les Années Folles),左岸成為國際人文與前衛藝術聚集地,酒吧、咖啡館、書店和小型藝廊是當時藝術家社交中心,超現實團體即在1925年於貫穿左岸心臟地帶,波拿巴街(Rue Bonaparte)上的藝廊— Galerie Pierre,舉辦了第一屆超現實主義聯展,藝廊規模雖小,卻影響重大。

第一屆超現實主義展覽宣傳。展覽地點是Galerie Pierre,藝廊主是重要藝術商Pierre Loeb。
圖片來源 AdA Invitations

二戰後,經歷戰時藝術家逃亡潮的左岸再度復興,然此時世界藝術中心已從巴黎易主紐約,但左岸依舊把持著巴黎藝術靈魂。直到1977年龐畢度中心開幕,其旁瑪黑區才在80年代湧進一批新潮藝廊,逐漸演變成今日巴黎藝廊核心地帶!那麼接下來,就準備跟著我到瑪黑去散步吧~

 1920年代的巴黎藝廊街。圖片來源 Smarthistory

和孩子一起到瑪黑區藝廊散步

和孩子到瑪黑逛街、逛藝廊,是我巴黎行計畫之一,這裡橫跨巴黎第三、四區,充滿小巷與歷史味道,我從龐畢度附近的Galerie Templon開始逛,一路經過有許多藝廊的Rue du Temple,再往東穿著不同巷子,最後來到著名藝術書店Yvon Lambert作結。瑪黑藝廊多不勝數,下面簡單列出些我個人認為的代表性機構:

龐畢度中心與旁邊的瑪黑區藝廊。龐畢度中心1977年開幕後,旁邊瑪黑區開始湧入前衛藝廊。

1 .Galerie Templon

原1966年成立於左岸,瑪黑興起後,是第一批入駐的新潮藝廊,順應瑪黑時代開端代表!

Galerie Templon,第一批進駐瑪黑區,至今仍營運的代表藝廊。

2 .Galerie Marian Goodman

我稱之美國藝廊巴黎代表,在70年代時就是美歐當代藝術橋樑,業界公認少數能真正融入巴黎文化與知識系統的美國藝廊,在歐美藝術圈有重要地位。藝廊主瑪麗安古德曼如今已高齡97歲,是上世紀重要藝術商中少數仍在世者。

Galerie Marian Goodman,在瑪黑區Rue du Temple有兩個空間,一間在大街上小小的,一間要推開門扉,裡面有座美麗的豪宅和花園,不過花園不准拍照。
Galerie Marian Goodman,展覽- Peter Fillingham/ Basil Dress。

3Galerie Jeanne Bucher Jaeger

藝廊世界難得的百年老店!藝廊生命週期和美術館不同,即使在風光藝廊都會面臨潮起潮落,這間Galerie Jeanne Bucher Jaeger為目前歐洲少數從1920年代至今,還營運的現代/當代藝廊。

Galerie Jeanne Bucher Jaeger,藝廊界裡難得的百年老店。

4Galerie Perrotin

中文翻譯— 貝浩登藝廊~巴黎血統藝廊王者!

Galerie Perrotin,源自巴黎的頂級藝廊。

有在關注當代藝術對它並不陌生!全球級超級藝廊之一,大家熟悉的春上隆和用膠帶貼在牆壁上的香蕉,都與他有關。而瑪黑貝浩登,堪稱它最經典巴黎空間,時間有限時選它準沒錯!

Galerie Perrotin 展覽。

5 Yvon Lambert

原也是間1966年創立,關注極簡與概念藝術的前衛藝廊,同樣最早一批進軍瑪黑區,中間一度在2014年結束近50年營運。2017年重啟轉作藝術書店,有許多特殊藝術出版,設計師、藝術家們愛店,是我瑪黑藝術散步終點。

從藝廊轉作藝術書店的Yvon Lambert。

其他與後記

以上大致是我和孩子瑪黑區散步路線,途中當然還會經過不少風格店家和咖啡點心店,我們走走停停,享受當巴黎藝術漫遊者的樂趣。

不過關於藝廊,最後還要再跟大家分享幾個小提醒!首先,藝廊不像大街商店,門牌通常不明顯,甚至有時要穿過一些小拱門,才找得到入口,再來就是他們通常週日與週一休館,以及跟美術館夏日旅遊旺季不同,有些藝廊會放暑假~八月通常是歐美藝廊cold month,而我巴黎行則剛好趕上暑休前檔期。

很多的藝廊,門口都不在大街上,要穿一些小拱門才找得當入口。

至於一般觀眾到底要怎麼查找藝廊資訊呢?方法其實很簡單!不論巴黎、紐約還是洛杉磯,只要你能隨便找到一家藝廊,就能拿到當期Gallery Map,透過裡面指引,就能讓你輕易在尋找藝術的路上,看見大街各式風景!

 藝廊興盛的地方,都有每期的Gallery Map可以拿!

當然除了瑪黑區,左岸拉丁區與聖日爾曼,雖說密度不及瑪黑,今日仍有不錯空間在此落腳;郊區部份也有如Galerie Thaddaeus Ropac Pantin和Gagosian Le Bourget這種堪比美術館超大空間;近年精品街附近Matignon也逐漸開始聚集。

巴黎其他各地藝廊— Galerie Thaddaeus Ropac Pantin,展覽- Georg Baselitz。此為是歐洲豪門薩德斯侯巴克藝廊最大的分館。

透過這些藝廊發展,你是否也能感受到巴黎這座花都,不同於美術館,那最前衛、最有活力、最靠近街區的藝術能量呢?

 巴黎逛藝廊日的我們❤️

延伸閱讀

【專欄│Hipster Baby Diary】今日不去美術館,帶著孩子逛藝廊!

【專欄|Hipster Baby Diary】《我是藝術家:走進藝術家的工作室》從繪本出發,與孩子一起看故事、看展覽,走進藝術家工作室

【專題|一起看繪本II】01.不只是大人的世界! 繪本與當代藝廊,一起到藝廊裡去親子共讀與共玩吧!

延伸聆聽

楊筱琪( 16篇 )

曾任職於台灣藝文產業,擁有英美藝術史、藝術管理雙碩士。
雖說是藝術控,卻與麻省理工畢業的阿宅老公,相知相戀。相信不同群體間,都能透過藝術找到他們的橋樑。
現居舊金山灣區,並在疫情逐步解封後,開始牽著孩子的手,四處去探索不同的藝術展覽,從美術館、藝廊,到各種可能的地方。經營IG帳號:@hipsterbaby_diary,歡迎你也跟著我們一起去看今日藝術世界千變萬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