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公平嗎?」這句話一點都不陌生,常可以看見孩子為了這樣的事爭執,大人也為此經常在心裡犯嘀咕;常想著要讓事情公平,或者讓自己的心裡覺得這樣公平,而沒有委屈。但正因為每件事情的定論不同,「公平」議題愈發難以討論,《這樣公平嗎?》作者大膽運用簡單的角色及情節,讓讀者看見「公平難以公平」,及所謂「公平的意義」;繪者於圖像運用多層次的色彩交疊,秋天的色彩有紅的點綴,角色溫和可愛的形象,溫暖、軟化了這個議題的困難感,反而引發讀者對書名的好奇,「究竟是為了什麼事呢?」
蝴蝶頁有一顆又一顆飽實的梨子,到了書名頁已經被「咬」了一口,「是誰咬的呢」這個問號也跟著書名繼續延展…
蝴蝶頁有一顆又一顆飽實的梨子,到了書名頁已經被「咬」了一口,「是誰咬的呢」這個問號也跟著書名繼續延展,帶著讀者走進故事裡,而故事就從一棵大樹開始。這棵大樹充滿生氣,蝴蝶、毛毛蟲悠遊其間,尤其結實累累的梨子,讓人忍不住「哇」的驚嘆。果其不然,故事的開始便來了隻小兔子,看見梨子好想吃一口!可惜左跳右跳搆不著,繪者在這裡用了四個連續動作來呈現兔子努力的模樣;即使身材高大的熊,也是無法順利的將梨子採下。美食就近在眼前,卻搆不著的心情,真的如同故事文字所說的,「哼!真討厭。」
故事的兩個角色正感沮喪、不知該如何是好之際,繪者將畫面視角做了變化,讓讀者的閱讀情緒也跟著故事轉折點產生變化,開始思索要如何解決問題,野兔找了椅子來解決,分到一張椅子的熊,看著有兩張椅子的野兔,大喊「不公平」;可是一人一張椅子的結果,就是身材嬌子的兔子還是搆不著梨子,當然也認為「不公平」。作者安排第三個角色-「甲蟲」來緩頰,點破「分給每個人一樣的東西,不代表這樣就是最公平」的盲點。
「公平」,無法量化計算,因為主體不同,每個人的需求不同,相同的數量,不能算是「適切」的安排,唯有適合每個人才是最「公平」的決定。故事用淺白易懂的事件解釋「公平」的原型概念,帶小讀者理解「公平」的基本意義。尤其喜歡作者在故事最後的設計,使得整體敘述更立體!第三個角色-甲蟲,居然「不喜歡吃梨子,卻愛吃椅子」的時候,在看似增加情節趣味的同時,不也正暗喻著,「如果沒有了椅子,『公平』也就沒有討論的空間了。」我們或許也該珍惜,能夠擁有「椅子」這樣資源的時候,能夠彼此多一些相互關懷、同理、分享與包容。
甲蟲居然「不喜歡吃梨子,卻愛吃椅子」!
對了!可別忘了最末的蝴蝶頁,有沒有發現,每顆梨子都被咬了一大口,看來啊~不論是野兔或熊,都開心的大塊朵頤了一番呢!不曉得,他們最後有沒有「公平」的享用呢?!
最末的蝴蝶頁,有沒有發現,每顆梨子都被咬了一大口~
到底這樣才能公平呢?親子可以藉由閱讀這本書,討論什麼是公平,什麼是不公平?什麼是分享?有時你想分享,但他卻不想要!
公平和分享,都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陳櫻慧( 57篇 )追蹤作者
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推廣講師/「思多力親子故事生活頁」版主暨曾任故事團隊召集人。是故事創作者,也是親子共讀與繪本講師、說故事老師、兒童作文老師、親職教養分享,至2013年,累積的演講活動及說故事場次超過百場。2014年7月成立思多力親子成長團隊,以經營閱讀推廣、繪本活動及課程規劃為主,期能整合團隊力量,落實社會企業責任。與牛奶爸育有兩個孩子,在樸實簡單的公寓,以故事陪伴彼此,期待新情節。https://www.yin-hu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