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芬紛聊天】融合環境議題的藝術節與多元視野的藝術教育

【專欄|芬紛聊天】融合環境議題的藝術節與多元視野的藝術教育

在黑暗持續籠罩的一月初,赫爾辛基舉辦了為期五天的光之藝術節-Lux Helsinki 2019,將城市的建築和空間轉變為獨特的藝術作品,各式各樣美麗的燈光藝術秀從下午五點到晚上十點,不間斷的向所有遊客展示,也再次驗證了「光」在芬蘭冬天的重要性。
  整個藝術節的活動路線從市中心的Kansalaistori廣場開始,經過Finlandia Hall和Kunsthalle Helsinki,延伸至芬蘭國家博物館,共分成12區,另外還有4個展區則設置在鄰近的文化中心,每個展區的藝術作品都有其不同的涵義,而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在芬蘭國家博物館投影展出的「Shelter Seekers」,以及在Annatalo文化中心進行的「Lux 2050」兒童工作坊。
芬蘭國家博物館後院的「Shelter Seekers」
  「Shelter Seekers」是一位墨西哥藝術家的作品,透過投射,在博物館建築物上創造了一個幻覺世界,主題是關於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最大挑戰:遷徙、不平等、氣候變遷,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作品設計的靈感來自一種瀕臨滅絕的物種-Monarch butterfly(帝王斑蝶),牠們在北美和墨西哥之間長距離遷徙,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必須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戰,而博物館的牆面彷彿成了他們唯一的避難所。將近五分鐘的聲光投影,令人印象深刻,震撼不已。
完整影片可看:
https://www.facebook.com/GarageeStudioInFinland/videos/777067289319683/
芬蘭國家博物館後院的「Shelter Seekers」是一位墨西哥藝術家的作品,透過投射,在博物館建築物上創造了一個幻覺世界,主題是關於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最大挑戰:遷徙、不平等、氣候變遷,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Lux 2050活動會場
  而同樣結合環境議題的還有在Annatalo文化中心進行的「Lux 2050」兒童工作坊,策展的藝術家希望藉由這個活動讓孩子去思考:在氣候不斷變遷之下,到了2050年我們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Lux 2050活動會場
  他們訪問了許多孩子,將孩子的想法貼在牆上。10歲的Roosa說:「2050年科技會非常進步,但環境是會變好還變壞就要取決於人們了。」9歲的Sofia則說:「2050年地球會一直變暖,所以北極熊全部都滅絕了。」
  除了提問與思考外,他們更規劃了一個大型的藝術共創活動:「Valo Favela」(光之貧民窟)-用回收紙箱蓋出想像中2050年的貧民窟。
  Favela在巴西就是貧民窟的意思,起源是1897年巴西的Canudo戰爭結束後,有一大群的軍人沒有錢也沒有居住的地方,於是就在里約的某座山上蓋起了棚戶區,過著窮困的貧民窟生活,他們選擇了滿山遍野的多刺植物Favela,來命名他們的家,而後來世界各地有許多的藝術家都以貧民窟為主題進行了不同的創作。
牆上孩子們為對於2050年的想像
工作坊進行中,旁邊貼著的照片是各國藝術家關於貧民窟的不同創作。
  工作坊中,孩子們選擇了各種大小的回收紙箱,設計出不同的房屋與門窗造型,然後在房屋裡放入燈泡,藉由門窗上貼著的玻璃紙投射出不同顏色。每個人的房屋完成後,堆疊佈置在一起,五天連續的工作坊下來,作品堆滿了整個空間,越疊越高,相當壯觀,站在作品前凝視,似乎有了一種真的來到貧民窟的既視感,經過再詮釋的藝術共創,竟然能如此引人共鳴。
【小典藏|專欄】融合環境議題的藝術節與多元視野的藝術教育
  雖然是寒冬中一場以「光」為主題作為串聯的藝術節,但透過有意義的融入議題,工作坊已不只是單純的手作體驗,藝術節也不只是走馬看花、拍照打卡的活動。藝術家們帶領孩子透過藝術認識重大的全球環境議題,藉由手作感受未來可能面臨的危機。將環境議題融入藝術教育中,讓人去思考人類與自然環境共生共存的關聯性,並從珍惜自然環境的思考中引發藝術創作的靈感與想像,這才能發揮藝術教育更進一層的影響力,探索更深刻的價值。
芬紛聊天:芬蘭逐夢上學路
https://www.facebook.com/GarageeStudioInFinland/
芬紛聊天( 64篇 )

一家三口為了追求夢想遠赴芬蘭求學,開始北歐生活與教育觀察的紀錄。 七歲的女兒Liv進入芬蘭公立小學,真實體驗傳說中的芬蘭教育;原為台灣小學老師的媽媽,透過對芬蘭教育的觀察,對教育有了更多不一樣的想像。 想更認識我們請到: https://www.facebook.com/GarageeStudioInFinland/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