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春,臺鐵觀光列車首航亮相,但徒有討好童真的Hello Kitty貼皮車廂及其內部五顏六色、毫無設計章法的用色與內裝規劃,惹來無以復加的躂伐與嫌惡。臺鐵展現了果決的誠意,經過近年操刀世界設計之都執行長和臺中花博設計總監的吳漢中成立美學諮詢顧問和審議小組的多方遴選和媒合溝通,在初冬時分,由柏成設計以「秋天的風」為發想主軸。看著新設計的當代內裝設計和外觀塗裝終於上路,吳漢中嘆了一口氣:「在這些『力圖雪恥』的過程中,我一直鼓勵臺鐵『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柏成設計合夥人王菱檥解說設計理念。(攝影/吳牧青)
近期強力關注軌道交通建設和鐵道設計的知名臉書粉專,就以「細心體會,感受前所未見的臺鐵美學;不只美,還很有韻味」短短幾句話,道盡臺鐵終有種初來蛻變的感言。
確實,光說是「美」,可能不足以探究當代設計之道,畢竟所有偉大的設計皆非無中生有,更非建立在全無先天資源限制的前提,這也是設計之難,在於克服條件再出發,以致於不若藝術創作的自由度。筆者也有幸踏上了這回臺鐵雪恥之戰的旅程,不似一般媒體在覆誦設計概念,以下快速點評這次觀光列車新設計,在技術面折衷後的克服關鍵,及未來可供所有志於「美學雪恥」的公家機關在多元維度設計與實務的幾點筆記。
從車廂內部透過窗景看見的東岸風光。(攝影/吳牧青)
(1)以即將報廢的「莒光號」所改裝設計的列車:
在新任局長張政源上任後,臺鐵厲行車種簡化政策,2018年底決議在各種新型列車採購之後,將陸續淘汰莒光、復興號等車種。今年第四季更明訂出列車換血時間表,將在五年內淘汰大多數逾30年的列車,僅留置少數狀況良好的車廂進行改裝再利用。這些再利用的車廂,就是觀光列車的基底。
在新任局長張政源上任後,臺鐵厲行車種簡化政策,2018年底決議在各種新型列車採購之後,將陸續淘汰莒光、復興號等車種。今年第四季更明訂出列車換血時間表,將在五年內淘汰大多數逾30年的列車,僅留置少數狀況良好的車廂進行改裝再利用。這些再利用的車廂,就是觀光列車的基底。
先理解這道「菜」的本質,便可討論它的再生挑戰和設計限制。這次主導規劃設計案的柏成設計合夥人王菱檥就表示,團隊也曾一度考慮要讓車廂外部塗裝使用拋光的塗料,讓黑橘簡約拼色的視覺感更加內斂,但也正因為這些改裝列車車齡均已相當年數,極少處能保持如出廠時的平滑鈑金,若拋光會讓凹凸面的缺陷明顯外露,在改裝的CP值考量後,便捨棄更為當代的拋光塗裝。
新設計的台鐵觀光列車外觀塗裝,採取黑橘相間的簡約設計。(攝影/吳牧青)
(2)色溫,是最好的室內設計師:
新設計的列車內部燈光,一律以兼顧照明度和舒適感的3500K燈光設計(部分設計媒體似乎誤植為3000K,將色溫和亮度亦混為一談),如同當代商場、商旅空間最愛使用的3500K至3700K色溫譜系,而非一般制式照明用具的2700、3000K和6000、6500K等光色(即所謂的正白光和黃光,或至多增加4000K和5000K的『暖白光』)。
新設計的列車內部燈光,一律以兼顧照明度和舒適感的3500K燈光設計(部分設計媒體似乎誤植為3000K,將色溫和亮度亦混為一談),如同當代商場、商旅空間最愛使用的3500K至3700K色溫譜系,而非一般制式照明用具的2700、3000K和6000、6500K等光色(即所謂的正白光和黃光,或至多增加4000K和5000K的『暖白光』)。
3500K色溫的燈光設計令車廂氛圍舒適並明亮,此為車廂吧檯區。(攝影/吳牧青)
但誠如第一點筆記所提,老舊的車廂配置增加了許多創新設計的困難度,除了每車廂的額定電流相當有限,導致於無法廣泛佈線以便利使用者的充電座。在使用新型態的照明設備,也因為車廂電路是用直流電系統,以致於在燈具採購協調,也花了相當時間克服。
筆記在於,直流電系統和有限額定電流,能否克服這些限制,給出多分線設計但實需電流並不高的行動充電座。納入工業設計專家的思考,應能在便利性有更多的突破。
(3)材質美學:波龍編織地毯
這次車廂內部設計最為內斂但至關重要的,是地板採用11年前獲獎無數的「波龍」(Bolon)編織地毯。這個來自瑞典公司的專利,因為它防水、防磨、防火卻又簡約耐看,兼具傳統地毯吸音吸震的優點,近年廣受全球航空公司和商務酒店所愛用,但「用在鐵路列車上」,這回臺鐵觀光設計列車拔得頭籌,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採用。
這次車廂內部設計最為內斂但至關重要的,是地板採用11年前獲獎無數的「波龍」(Bolon)編織地毯。這個來自瑞典公司的專利,因為它防水、防磨、防火卻又簡約耐看,兼具傳統地毯吸音吸震的優點,近年廣受全球航空公司和商務酒店所愛用,但「用在鐵路列車上」,這回臺鐵觀光設計列車拔得頭籌,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採用。
台鐵觀光設計列車拔得頭籌,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使用波隆編織地毯的火車,具有防水、防磨、防火多重材質優點。(攝影/吳牧青)
「所以,雖然我們這次翻新設計的車輛數,相對於波龍地毯大多數的客戶,並不是很多。但他們也相當好奇用在火車上的效果如何,因此還特地派專員前來臺灣實地考察。」柏成設計團隊說到這一點,難掩拔得創新頭籌的興奮和驕傲。
(4)臺灣原住民藝術作品與現代主義式轉化
原住民藝術家尤瑪.達陸在桃園機場大獲好評的公共藝術作品《島嶼四季》,也給予了柏成設計團隊新的靈感,將作品裡的幾個設計元素轉化為低限主義矩陣色塊,同步運用在窗布的拼色感設計,並且,地毯選色和車箱內部壁貼色彩,也整體呼應了《島嶼四季》用色。
原住民藝術家尤瑪.達陸在桃園機場大獲好評的公共藝術作品《島嶼四季》,也給予了柏成設計團隊新的靈感,將作品裡的幾個設計元素轉化為低限主義矩陣色塊,同步運用在窗布的拼色感設計,並且,地毯選色和車箱內部壁貼色彩,也整體呼應了《島嶼四季》用色。
原住民藝術家尤瑪.達陸的公共藝術作品《島嶼四季》,給予柏成設計團隊現代主義式的設計轉化,將四個主要色彩,用於窗布、地毯、車廂內壁的整體用色設計。(攝影/吳牧青)
當代建築名家安藤忠雄多年倡導的「設計應該與藝術共生」,知道和聽過的人很多,落實在設計作品的好作品卻有限。
柏成設計的王菱檥表示,窗簾設計一度也考慮設計用垂直開闔(如高鐵或機艙)的捲簾,但也因為舊車箱的厚度不足以施作而作罷。畢竟,如原始設計圖,帶有一些局部透亮感的窗布,在少數幾種可採購防火材質窗簾,難免讓色彩和視覺感度的效果有些折扣。如果波隆地毯的成功範例能有所啟示,材質創新與研發,也將會是設計成敗的重要關鍵。
柏成設計最初始的設計概念,以「秋天的風」發想,結合軌道和地景、窗框等元素,頗有日本園藝「借景」的巧思。(柏成設計提供)
誠然如此,臺鐵美學雪恥第一戰,已達到了相當亮眼的結果,設計團隊在概念與季節地景,如同「借景」而思,不也正反映了如同《夕霧花園》日本園藝師強調的園藝精神嗎?而近年臺灣擁有許多新生的設計單位,如果能廣用工業設計、循環設計的腦力激盪,相信仍有繼續前進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