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宋代11~12世紀山水長卷賞析

宋代11~12世紀山水長卷賞析

4世紀末,中國南朝畫家宗炳(375~443)因擔心年老體衰後,不再能遊歷各地、遍睹名山勝景,遂預先在牆上畫下山…
4世紀末,中國南朝畫家宗炳(375~443)因擔心年老體衰後,不再能遊歷各地、遍睹名山勝景,遂預先在牆上畫下山水形象,以「豎畫三寸」表現山巒千仞巍峨的高度,再以「橫墨數尺」體現群峰綿延百里的氣勢,好讓他日後得以躺在床上觀看、遊歷此般畫中山水。自此500多年後,時序跨至10世紀的北宋,山水畫的寫實技巧已發展至前所未有之高峰。相較於宗炳僅欲「臥遊」山水的小小渴望,北宋畫家們對山水畫則有了更高的期待。郭熙(約1023~1085)即在其《林泉高致》中提到,山水畫應使觀者「可行」、「可望」、「可遊」、「可居」,而欲達到此般目的,唯有透過「高遠」、「平遠」、「深遠」法之設計,輔以完美的比例原則和筆墨技法,方能營造山水畫如實境般可讓人在其中往返、瀏覽的功能。
而若說起中國畫裡宜於用來表現「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山水,大概是橫長的手卷形制了。畫家作畫時,乃藉由移步換景的方式,將見諸不同時間或空間的景色逐一描繪下來,再於手卷逐段展開的過程中,一一展示在觀者面前,頗類似現代相機橫向平面移動的拍攝功能。透過這種連續觀看的方式,觀者可以更加細膩且完整地體會作品中所描寫的自然景象和情境,獲得更豐富的美感經驗。以下,便為大家介紹幾幅宋代11~12世紀的山水長卷,看看畫家如何巧妙搭配運用不同的手法,創造出令人心馳神往的自然幻境。
圖1 北宋燕文貴〈江山樓觀圖〉卷,紙本水墨淺設色,31.9×161.2公分,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圖∣廖堯震
燕家景致,風靡宮廷北宋燕文貴〈江山樓觀圖〉卷
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的燕文貴〈江山樓觀圖〉(圖1),卷末署有「待詔□州筠□縣主簿燕文貴□」,為學界公認燕文貴唯一傳世真蹟,亦為存世最古老的紙本山水畫長卷。燕文貴(約967~1044),浙江吳興人,原為軍中僕役,於太宗朝駕舟至京師,受高益薦入翰林圖畫院。其人以擅畫山水、屋木、舟車聞名於時,人稱「燕家景致」,乃關仝、李成之後與范寬並列的兩大華北山水畫派主流。
圖2 北宋燕文貴〈江山樓觀圖〉卷,主峰「高遠」之表現。圖為局部。圖∣廖堯震
〈江山樓觀圖〉為目前所見全景山水畫最早的典型,其風格融合了華北和江南之樣式,同時以「高遠」、「平遠」和「深遠」三種設計,表現出北宋山水畫錯綜複雜的空間結構。緩緩展開長卷,只見前半段以「平遠」構圖表現長岬汀洲、水榭亭臺的江南風光,卷尾則轉以「高遠」構圖描繪北方山水千巖萬壑的宏偉景觀(圖2)。而「深遠」之設計,則是在兩山之間安排溪谷,讓瀑布自河床急洩流出;或於山的側面設置棧道,沿著山腰斜向深入。整幅畫由山川、屋木、峽灣、沙洲、行旅者等各種豐富的細節所構成,布景巧妙,描繪精緻。此般山水,恰如同時代人劉道醇所描述的燕家景致:「舟如葉,人如髮,而檣帆嗥櫓,指呼奮踴,盡得情狀:至於風彼浩蕩,島嶼相望,蛟蜃雜出,咫尺千里,何其妙也」,相當引人入勝。
圖3 北宋許道寧〈秋江漁艇圖〉,絹本水墨淺設色,48.9×209.6公分,美國堪薩斯.納爾遜美術館藏。圖∣廖堯震
筆墨淋浪,勢若山崩不停手北宋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另一件藏於美國堪薩斯.納爾遜美術館、傳為許道寧的〈秋江漁艇圖〉(又名〈漁父圖〉)(圖3),同為11世紀全景山水畫的代表,唯其與燕文貴〈江山樓觀圖〉於畫卷前段安排「平遠」、後段設置「高遠」的作法不同。本幅為了要在二度平面的畫面上,製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景深空間,遂先於畫卷中央二分之一處,安置一座峰巒峭拔、形體龐大的主山,左右輔以側峰及逐漸淡去的遠山,下臨中景崗阜,製造出撼人的氣勢;接著在畫面兩側又各安排一道曲折迂迴的野水,沿著以U字形前後、左右交疊的坡腳,延伸至前景,在有限的空間中製造出空闊、虛曠的平遠視覺效果,進而將觀者的視線引導至畫面深處。畫家在此運用了V字對稱性的構圖,加上山峰與溪谷間的高低錯落排列、或山頂稜線連續起伏之弧形線條,構成猶如波浪般的運動和韻律感,讓原本氣勢宏偉、幽深壯闊的山水,充滿了活潑盎然的生機。
許道寧(活動於11世紀中葉)為陝西西安人,長於林木、野水,亦善寫人物肖像。其原以替藥商作畫維生,亦經常在群眾面前拈筆戲作寒林平野圖,由此聲譽日隆,公卿士大夫爭相延請作畫,於生前即已留下「李成謝世范寬死,唯有長安許道寧」之稱譽。據《圖畫見聞誌》記載,許道寧早年師學李成,畫風矜謹,但到了「老年惟以筆畫簡快為己任,故峰巒峭拔,林木勁硬,別成一家體」;黃庭堅亦曾以「醉拈枯筆墨淋浪,勢若山崩不停手」之詩句來追憶許道寧醉時作畫之情狀。再對照本幅〈秋江漁艇圖〉之山石部分以飽含水分的長皴直拖而下,運筆簡潔爽快,變化多端、筆墨無蹤,由此確實能看到畫家已從李成風格脫胎換骨、自成體系之風貌,誠為許道寧晚年不可多得的傑作。
圖4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絹本水墨設色,51.5×1191.5公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圖∣廖堯震
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若問傳世宋代山水長卷中何者最為吸睛,必少不了王希孟筆下那峰巒起伏、綿延千里的〈千里江山圖〉(圖4)吧!全畫以濃重的礦物顏料繪成,色彩斑斕,畫幅更幾近12公尺長,幾乎是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兩倍。只見高崖飛瀑間點綴著房舍、屋宇及水榭、樓臺,並有水車、橋樑依地勢而建,湖上還有漁舟、遊船蕩曳其間,水天相接,益發突顯江山浩渺無盡之意。畫上雖無作者名款,唯卷末有蔡京題跋,說明此乃宣和畫院一位名叫「希孟」的18歲學生,在徽宗指導下不到半年便完成的傑作,又得元代溥光和尚「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之盛讚!確實,此畫雖借用唐代李思訓青綠山水傳統,技法上卻更加寫實複雜。既採取鳥瞰視角描繪「平遠」景致,藉山勢隨溪谷路徑之迂迴曲折製造出「深遠」效果,又在石青、石綠等重彩設色之外,佐以赭石渲染山腳、天色,並以江南畫家董源、巨然獨有的長披麻皴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體、明暗效果格外寫實生動。
圖5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蘇州利往橋和垂虹亭之描繪。圖為局部。圖∣廖堯震
引人注目的是,畫中全為江南一帶的湖光山色及人文景觀,包括大量建築及構件;其中最醒目者,莫過於畫卷前半中央的一座木構長橋,橋中央有一座兩層樓高的亭閣(圖5)。倘由其外觀判斷,應該就是位在蘇州南面吳江中、建於慶曆八年(1048)的利往橋和垂虹亭。此座巨大長橋屢見於宋代文獻中,不僅士大夫蘇舜欽、王安石曾為之歌詠,大書法家米芾於傳世墨蹟〈蜀素帖〉亦曾提到垂虹亭。王希孟以寫實技法逼真呈現這一片色彩絢麗、如仙境般的江南風光,或可視為當時宮廷對江南文化的一種渴慕,又或者意欲藉由描繪天子治下遼闊疆域的和平繁榮景象,傳達出宋代王朝將如繪畫般真實美好,垂世不朽!
「聆聽」手卷上跳躍的音符南宋江參〈林巒積翠圖〉卷
除了活躍於徽宗畫院、善畫青綠山水的王希孟,稍晚約活動於12世紀初南、北宋之際的江參,亦為繪製這類山水長卷之能手。其人字貫道,籍貫不詳,於北宋滅於金後南渡,常居霅川(今浙江吳興),終身不仕,與陳簡齋、葉石林等名士交遊。畫山水學董源、巨然,多作江山平遠、湖天清曠的景色,為江南山水畫派在北宋的重要傳人。
圖6 南宋江參〈林巒積翠圖〉卷,絹本水墨淺設色,30.6×296公分,美國堪薩斯.納爾遜美術館藏。圖∣廖堯震
本幅〈林巒積翠圖〉(圖6)卷上雖有裁切痕跡,現存尺幅仍將近3公尺長。畫中除了使用董源、巨然的「披麻皴」刻劃南方土石鬆軟的質理,並搭配濃淡相間的樹叢和點苔法,營造草木華滋的效果;還在畫樹時融入了李成、郭熙以尖瘦筆法所描寫之弧形上仰的「蟹爪枝」,可謂兼融了華北與江南兩大畫派之傳統。隨著畫展逐段展開,只見畫中山巒層疊起伏、綿延千里,山谷間有煙靄籠罩、飛瀑流泉,間露祠墅,湖上則有漁舟、遊船蕩曳,行人漁樵往來其間;若沿著屈曲的小徑蜿蜒深入,觀者的視線便能由前景穿過中景的叢林來到迷濛的遠處,在可行、可遊的旅程中,將恢弘壯麗的山水全景一覽無遺。值得一提的是,此畫構圖十分別出心裁,畫面上近、中、遠不同距離的景物,乃依水平、斜線或弧形排列,有如樂譜上五線譜音階之升降排列,有時錯開、有時交會,造成不同的節奏和韻律感,使得觀賞手卷如同聆賞音樂般充滿趣味。此點也是這件畫作有別於其他山水手卷最耐人尋味之處!
圖7 金代佚名〈溪山無盡圖〉卷,絹本水墨淺設色,185.4×57.5公分,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圖∣廖堯震
王朝崩解後,江山依在金代佚名〈溪山無盡圖〉
12世紀初北宋滅亡後,雖有部分畫家如江參於南渡後定居南方,但仍有許多畫家留在北方,將北宋畫風延續下來,佚名〈溪山無盡圖〉(圖7)即為一例。
此畫上並無畫家款識,僅於畫卷之後附有四則金朝人之題跋。據學者李雪曼與方聞的研究,這件長卷乃匯集了北宋各家山水的面貌,如量體龐大的主山以轉折而斷續的線條來勾勒輪廓,並於石面上施以斜砍的短皴描繪其粗礪肌理,凡此技法明顯來自范寬、燕文貴;而近水坡岸旁那些臨水矗立的突兀巨石和以雙勾填色描寫的闊葉樹,則讓人聯想到關仝的語彙;此外,畫樹時以尖細勁挺的線條來描繪枝葉,或運用自由靈動的筆墨層層皴染,表現形似捲雲的山石,則是繼承自李成、郭熙。再者,此畫尚注入了北宋末趙令穰的小景畫風,可見到山腳樹叢有一道濃霧瀰漫其間,林葉皆以濕筆點描,營造迷濛縹緲的空間感。基於這幾種不同風格均匯集在同一幅畫上,再根據題跋者之身分,可判斷其創作時空應是在12世紀初的北方金代。
不過,〈溪山無盡圖〉的創作年代雖與上述王希孟〈千里江山圖〉、江參〈林巒積翠圖〉相去不遠,卻顯係以不同的趣味來設計山水長卷。畫家乃借用早期山水人物畫經常使用的「圓圈形空間」(Space Cell;Space Pocket)進行構圖,將山水景物以半圈形環繞結組的方式,分割成多個能獨立觀覽的段落,再利用壓縮前後景物之距離及調整地平面等手法,讓山水形象被整合在一個視覺上較為合理的空間中。全卷約略可分為四段:第一段起首是清幽靜謐、雲霧繚繞的平野;往左第二段畫重巒疊嶂蜿蜒不斷,有一山村環抱於群山之中;第三段乃第二段主題之變奏,只見右側山巒被移至前方成為人物活動的近景,中間架一小橋連接山谷,左側山巒則被推至遠景,逶迤而去;到了第四段,係由呈S形扭轉、層層堆疊的雲山構圖形成全畫高潮,其山勢波動起伏,極富節奏感,待再往前行,則見山勢陡降,又出現一片綿延起伏的平坦山谷,與卷首一段空闊虛曠的景致相呼應。正是在此般手卷推展的過程中,讓觀者得以自然地走入畫中,跟隨畫家之筆在蜿蜒的小路上行走,或隨著景物的變化不斷調整視點,漫行於可遊、可居的絕佳山水,完成一趟奇妙的旅程。
廖堯震( 5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