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查爾斯.德.托爾內(Charles de Tolnay)與爾文.帕諾夫斯基的研究,梅迪奇禮拜堂的整體規畫反映的是新柏拉圖主義的宇宙,透過死亡可以超越在凡塵短暫的生命;透過沉思和行動可以使人克服肉體而晉升到永恆的精神存在。米開蘭基羅原來規劃在最底層呈現冥界四條河的河神,但後來沒有製作。中間層代表塵世,以《黎明》、《白天》、《黃昏》、《夜晚》來呈現大自然的運行,也表現「時間摧毀的力量」,以痛苦或冷漠的神情呈現人世間的苦楚。四個象徵人物呈現出熱血型、易怒型、憂鬱型、冷漠型等四種性格,也代表了自然界土、水、空氣、火等四種元素。
在初始的規畫中,在羅連佐公爵那邊,原來計劃在《黃昏》和《黎明》的兩旁再設置《忠信》(Truth)和《公義》(Justice)兩個人像,象徵「人的忠信從地上發出;上帝的公義從天上顯現。」(詩篇85:11);在朱里亞諾那邊,原來也規劃在《白天》和《夜晚》兩旁再擺置《悲哀的大地》與《微笑的天堂》兩個象徵人像。顯然米開蘭基羅的原始規畫更清楚表現了內省與外向的意涵。然而,這些初始規畫都未能落實執行。
米開朗基羅畫在新聖器收藏室通廊牆壁上的素描。
各家學者的卓越闡釋都各有見地。一天的四個時辰《黎明》、《白天》、《黃昏》、《夜晚》,可以視為人生階段的抽象表現,也可以視為梅迪奇家族的興衰起落。《聖母和聖嬰》的救贖意涵可以意謂梅迪奇家族的救贖,也可能是米開蘭基羅個人的救贖、或是所有人類的救贖。無論各家學者的闡釋為何,米開蘭基羅在規劃梅迪奇禮拜堂時必然有他個人的表現意涵;瓦薩里曾經就這個議題請教過米開蘭基羅本人,但米開蘭基羅卻推說他年紀已大,不復記得,顯然他並不想明確表露他的真正想法,或許梅迪奇禮拜堂的規畫觸及他個人的深層感受。
根據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思想,人可以透過智慧與上帝溝通,藝術家可以透過技巧把生命灌注到形像,因此藝術家被視為具有如同上帝般的創造力,是當時的魔法師(Magus)。米開蘭基羅應該是運用當時的哲學認知來規劃梅迪奇教堂,宛如魔法師一般,創造了多重意涵的人像,這些人像代表了世代的交替,生命終將結束,生命的傳承或生死的輪迴如同日夜的循環;世俗的名望、財富、愛憎如同過眼雲煙,倏忽即逝。或許這些雕像移入了米開蘭基羅的個人情感,或許米開蘭基羅試圖傳諸永遠的是「偉大的羅連佐」的不朽精神,或許米開蘭基羅試圖表達的是他內心深處對「偉大的羅連佐」的永遠悼念。
王德育藝術史時間
Tags
王德育( 2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