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漢斯談「香港首秀」: 我從未做過這樣一個展覽

小漢斯談「香港首秀」: 我從未做過這樣一個展覽

在你的書《策展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中,看得出你和許多歐洲、美國的藝…
在你的書《策展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中,看得出你和許多歐洲、美國的藝術家、策展人、評論人都維持了穩定、長久的關係,你最早如何接觸到策展?和中國藝術家的相處之道與歐美藝術家有怎樣的不同?
基本而言,策展吸引我並成為我人生重點這件事要追溯到我在瑞士生活的青少年時期。當時我只有16、17歲,我結識了費胥利與懷斯(Fischli&Weiss,註1),他們建議我去羅馬拜訪波堤(Alighiero e Boetti),這幾位歐美藝術界大師是我的引路人,令我受益匪淺。時至今日,我認為自己對藝術家的關心、對藝術本能的求知慾都未曾改變。一到週末我會旅行,在途中拜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後來我發現,這種拜訪已成為我日常實踐的一部分,我和藝術家在工作室裡的對話往往是持續性的,有的可以持續幾十年,期間不斷湧現出新的靈感。
1990年代初,我在卡地亞基金會(The Cartier Foundation)藝術家駐地計劃的邀請下,以策展人身分前往巴黎。駐留期間,黃永砯就住在我隔壁,後來我們成為摯友。在與黃永砯的交往中,我意識到不應將目光只聚焦在西方藝術上。自此開始,我陸續做著關於中國歷史、現代性的研究,一路延續至今。例如,在1997年至2000年的「移動中的城市」系列展覽(Cities on the Move,與侯瀚如共同策展),這些展覽既能反映出我不斷移動著的生活經驗,也見證了策展範疇的變化。
那麼,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ies)今年3月與K11藝術基金會(簡稱KAF)聯合舉辦的展覽「HACK SPACE」將以何種方式呈現?這次算是你策展的「香港首秀」,與以往你在中國參與過的展覽相比,有怎樣的聯繫?
雖然我曾在中國策畫過許多展覽,例如廣州三年展、參與策畫「中國發電站:阿斯特魯帕.芬里收藏中的中國當代藝術」(註2)、去年在龍美術館策展「15個房間」等等。我很開心能有這次「香港首秀」,我一直都很喜歡香港,如今終於有機會能為這座城市策展。實際上,策畫「移動中的城市」之時,我就留意到香港做為新型亞洲城市的獨特性。
具體到這次展覽,它起初算是德尼(Simon Denny)倫敦個展「Products for Organising」的一個延續。(註3)有趣的是,在KAF團隊陪同之下,我和德尼一起前往中國大陸造訪了16藝術家工作室。我負責提問及記錄,德尼則在他們的工作室畫畫(這部分畫作也會出現在展覽中)。在這次造訪之後,我認為「HACK SPACE」會以很有趣的面貌呈現,因為我們將展覽地點相關的本土語境(Local context)帶入討論。參與本次展覽的中國藝術家分別是徐文愷(又名 aaajiao)、曹斐、崔潔、郭熙、胡慶泰、黎清妍、李燎、梁碩、陶輝、徐渠及翟倞,他們的作品涉及數字媒體、虛擬藝術、黑客及互聯網社交,多為藝術和科技的結合,這和德尼對高科技數字經濟下產物的關注不謀而合。
曹斐│Rumba II: Nomad 錄像 14”16”” 2015 Courtesy of artist and Vitamin Creative Space
可否談一談在藝術家名單、藝術作品選擇上的考量?
英國藝術家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曾對我說:「人們只會記得顯露出新的『展示特性』(Display features)的展覽。」這成為我在策展前先會思考的問題。德尼在其倫敦個展就特性的問題亦提出疑問,他的作品是有關物質與非物質價值、數位時代中信息竊取、情報收集、財產等的綜合反應。這次在香港展出的新作品不僅反映出建築的特性(註4),經德尼對已有空間改造而成的作品,也指向香港、深圳和其他中國城市內被重新界定的網絡系統。
中國藝術家方面,崔潔的畫是一種圖層式的表達,她以自己拍攝下的建築照片做素材,討論城市規畫中空間的問題,這就和德尼建築式的表述有互文性。梁碩的作品就不同了,他反映的不是具體的建築模型,而是虛構的模型。
有趣的是,我發現新一代的中國藝術家和數位、科技的聯繫愈來愈緊密。對虛擬的偏愛在徐文愷(aaajiao)的作品中也有體現,他針對電腦軟件的藝術應用,研究生活在數碼調制時代的自處方法。曹斐目前正在北京做一件非常有趣的作品,探討因複雜的城市規畫系統而產生的逐漸模糊的城鄉邊界狀況。再如,陶輝會展示聲音裝置的作品,而香港的藝術家黎清妍將帶來與建築特性有所聯繫的繪畫等。如此看來,與正在發生的科技議題緊密相關,同時表現建築性的結構或思路,這兩點貫穿了整個展覽。
去年9月,你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與貝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共同策展「15個房間」,當時參展的藝術家中亦有曹斐。可否以曹斐做為案例,對比說明兩個展覽的異同?
沒錯,曹斐是唯一一個同時參與這兩次展覽的藝術家。上一次,在「15個房間」展出的是她的行為作品《即將上演》(Coming Soon),這次香港展出的是科技題材的作品。實際上,我和她早在1990年代末就認識,我很欣賞她在跨領域活動、跨領域創作上的能力。她總能生產出獨特的視覺景觀,關於這一點我曾在2006年1月的《藝術論壇》(Artforum)上做過評論。2008年,我邀請她到倫敦蛇形藝廊舉辦個展,展示她的虛擬世界—《人民城寨》(RMB City)。再看她時下作品,我認為她轉向對記憶的關注與協調,其中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城市記憶。她在新作中設有機器人(Robots)角色,這些來自外太空的參觀者,不斷遊走在城市的邊緣(Urban fringe)。去年,《即將上演》在上海展出時,兩套架子鼓呈90度固定安裝在一個空間的兩側牆上,兩位演員在空間內向兩側盪鞦韆,每次都試圖在最大限度的晃動距離中,用身體最遠的部位去碰觸樂器,由身體奏出的音樂營造出一場音樂會(Live concert)。等到搖擺停止,音樂也戛然而止,觀眾又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安靜。
在科技發展與都市生活的影響下,虛擬與現實混淆的問題,正是許多中國藝術家目前關心之所在。在我接觸到的幾代中國藝術家身上,他們創作的多樣性令我著迷。從我最早認識的黃永砯到千禧年左右認識的曹斐等一批藝術家,再到年輕一代藝術家(例如雙飛藝術中心、胡向前),總能持續地帶給我驚喜。同時,幾代人的經驗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產生出變化。基於經驗的實驗,我想會是「15個房間」與「HACK SPACE」的共通之處。
崔潔│停車場的入口 油彩、畫布 150x200cm 2014
「HACK SPACE」策展過程中,在材料、表述方面做了怎樣的取捨,是否曾遇到內容和形式不相符合的情況?
做為策展人,你要清醒地意識到你不是為某個概念畫插圖或作說明。一旦你傾向於做說明,那麼這個展覽會變成一本書,不再是一個展覽。時至今日,策展不只單純對藝術史、文化遺產負責,它已變成一種大眾傳媒(Mass medium)手段,做為策展人所打造的展覽應向公眾提供未嘗試過的體驗,而非是插圖或立體書。在現實生活中,所有事情會在同一時間找上門,你必須迅速下決定。
我曾受到法國哲學家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的影響,他在1985年受龐畢度藝術中心邀請策展了「非物質」展覽,當時他已經開始處理信息技術革新對人類生存狀態造成影響的問題,李歐塔以他的哲學思維將展覽塑造成一座迷宮,在這裡你需要產出思想(Producing an idea)。我們生活在一個對象、準對象、非對象共存的世界裡,構成彼此互相作用的主體關係。我常對藝術家們尚未完成的作品(Unrealised projects)感興趣。策展人的角色是幫助他們有效地解決問題,所以不能逃避。當德尼給我看他的新媒體作品時,我想用一種開放的方式構思整個展覽,因為我知道展覽應予人們以體驗,而非迫使他們去閱讀。
黎清妍│拾級而上 油彩、畫布 101.3×76.5cm 2014
不過,在與贊助商、博物館、基金會打交道的方面,你是怎樣幫助藝術家的?
策展人的工作正是幫藝術家連接(Junction-making)他們腦海中的計畫與現實,進而實現他們尚未完成的創作。這次展覽由我和同事蓋德(Amira Gad)協作完成,我們一直都認為展覽的本土性與全球性同等重要。面對「對話」,你總要混合內部和外部角色的各類聲音,否則你的聲音很可能走向同質化(Homogenized)。我、德尼跟KAF創辦人鄭志剛(Adrian Cheng)及其團隊一起造訪了藝術家工作室。對德尼而言,他首次來到中國便獲得許多啓發;對中國藝術家而言,這是第一次和德尼交流,部分年輕藝術家亦可藉此機會首度參與國際性展覽。在此過程中,我們和鄭志剛很自然地達成共識—「HACK SPACE」需要兼具本土性與全球性,兩者缺一不可。
德尼Simon Denny│Formalised Org Chart/Architectural Model:GCHQ 1  Mixed media 200x215x100cm 2015 Photo: MMB-Modellbau Milde Berlin Courtesy of Galerie Buchholz, Berlin/Cologne
你如何看待藝術群組和藝術運動之間的關係?在中國大陸,當代藝術的發展曾按照不同時代出生的藝術家組成過不同的群組。有趣的是,我們看到你也捕捉到時代變遷對藝術造成的影響,例如你近幾年從事的「89後」(89plus)計畫,這次展覽會不會有可能成為你推動新一批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方式?
我覺得群體的出現和地緣沒有直接關係。在20世紀早期,歐洲曾有過達達運動,而在1986年黃永砯曾發起廈門達達(Xiamen Dada group),藝術運動和藝術群體的連繫在全球都很普遍。我認為在藝術運動的早期,藝術家會以群體示人的主要原因是由策展人造成。相反,我不會刻意組織一個群組,因為這種捆綁式的展示方法無益於藝術創作本身。1989那一年匯集了許多事件—柏林牆倒塌、天安門事件爆發、萬維網的出現……自此以後的20餘年,互聯網牽引的網絡生活為我們塑造出新的身分。「89後」計畫不是群組,而是一個開放性的不斷發展的國際青年藝術家培養平台。
翟倞│一個軌跡.如何做一個反對者 紙本水彩 76x56cm 2015
對於這次展覽,你有怎樣的期待?
為了探索、拓寬藝術的概念(Notion of art),我總在嘗試新鮮事物,也喜歡在新的領域展開實驗。我的第一個展覽就是在自家廚房中實現的,其後我還在酒店、辦公樓做過展覽,藝術不需要固定在博物館展出。然而,更讓我興奮的是,在我以往策畫超過250個的展覽中,我從未做過這樣的展覽,它既是群展也是個展,這次我做到了。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從展覽中各取所需。對香港觀眾來說,他們將首次在本地看到德尼和11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而熟悉德尼的歐美觀眾也可以發現他們在紐約、德國、英國沒見過的德尼新作。
《策展簡史》哪裡買?
典藏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註1 由費胥利(Peter Fischli)與懷斯(David Weiss)組成的藝術家團體。
註2 與瓊斯(Julia Peyton-Jones)、苛法然(Gunnar B. Kvaran)共同策畫。
註3 德尼(Simon Denny)是紐西蘭出生的雕塑、裝置藝術家,目前居住在德國。他時下在倫敦蛇形藝廊舉辦的個展主要從當代全球管理與傳統駭客組織形式獲得靈感。
註4 展場是KAF臨時展覽空間,位於香港上環新紀元廣場內的中遠大廈地下。
每個人都會有第一次,不過對於策展超過250次、訪談紀錄將近2,000小時、現任倫敦蛇形藝廊聯合總監的小漢斯(Hans Ulrich Obrist,漢斯-尤利希.歐布希特)而言,「第一次」尤顯得難能可貴。在這位瑞士籍國際策展人的名聲背後,在永遠都聊不完的「訪談馬拉松」背後,站著他對藝術坦誠而渴求的靈魂。近30年中,小漢斯不斷走訪藝術家工作室。亦因如此,他在去年中國之旅所發展出「HACK SPACE」的構想,香港首展將完成他一個想做而遲遲未了的心願。
漢斯-尤利希.歐布希特(Hans Ulrich Obrist)。
周婉京( 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