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謝貽娟 人們應該記住她的名字

謝貽娟 人們應該記住她的名字

「非空間」以及「之間」 在楊心一為此次展出的規劃當中,謝貽娟的主要作品可粗略分兩個時期:早期的「自由抽象」與單…
「非空間」以及「之間」
在楊心一為此次展出的規劃當中,謝貽娟的主要作品可粗略分兩個時期:早期的「自由抽象」與單色畫「藍色時期」。「自由抽象」時期,作品一方面帶有「超現實的抽象主義」特徵,另一方面借鑒西方抽象藝術大師,特別是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一脈對「音樂性」的強調,而這類強調抽象線條動感的創作大多見於其1990年代發表的早期創作;複雜的色彩配合多變的線條,宛如音符般的律動,其中以《None-space M1》為箇中佳作。
延續上述的抽象繪畫創作脈絡,謝貽娟開始於2000年代的創作題材中注入東方性的想像,並表現出其對藍色的特殊喜好與想像。藝術家幾乎都將其創作命名為「None-Space」,在中文的語境當中通常會被翻譯為「非空間」,也可說是貫穿其創作生涯的重要理念。在其創作自述中,她表示「非空間」是「一切的空,也是一切的真,就像是『氣』沒有盡頭,也沒有開始,只有之間。」而藝評家江凌青曾在其評論專文〈在邊緣之間趨近真實的藝術家—謝貽娟與她的「非空間」世界〉中指出,這種關於「沒有盡頭也沒有開始,只有之間」的時間觀,最適合用來開啟對謝貽娟作品的深入討論,而本文也接續江凌青的詮釋方法,解讀本次楊心一策展專題中的各種討論。
謝貽娟│None-Space TC10 油彩、紙 42×29.5cm 2000 采泥藝術提供
「太極」系列:對比與連結
整個展覽開啟於「自由抽象」這個單元當中,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2000年發表的「太極系列」,在這個題名充滿中國風情的系列創作中,雖然主要的媒材以油彩為主,但是依然帶有某種水墨式的意象或比擬,最常見的視覺構圖為比例與尺寸相差極大,類似顏料潑灑後的水珠效果圖樣,在這極大的對比中,表現出了十分有趣的韻律感與視覺效果。
我們或許可以先探討「太極」這概念的源起來思考謝貽娟的創作,太極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出現於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無極)之後,而後形成萬物(宇宙)的本源:混天太極。其中《無極圖》的圖像十分簡單,就是一個白底配上正圓形的黑色輪廓,而陰陽概念出現而生的太極陰陽圖,則是目前大眾所熟知的圖像,黑白交錯,但是黑與白的領域中各有一個對比色的圓點。而對比「太極陰陽圖」與謝貽娟的作品,便可以看到兩者間有趣的連結與對比。太極陰陽圖中,黑白對比各據一方,但兩者間卻以圓潤的線條作為彼此的邊界,若我們視覺焦點放在黑色,另外一方的黑色圓點卻與大面積的黑形成對比,這樣的對比事實上強調的反而比較像是由小到大、由窄至寬或由淺至深時,中間被忽略的那些膨脹進程。或者我們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去形容,從白到黑的那些灰色漸層,或許沒有被表現出來,但卻存在於這樣的「對比」當中,而謝貽娟太極系列中那些大小差距極大的,或者深色抽象圖形相對的一片白淨畫布空間,某種程度亦反映出了此類意念。
謝貽娟│None-Space TC9 油彩、紙 42×29.5cm 2000 采泥藝術提供
「空間」系列:多層次的藍
在2010年代,謝貽娟可說如同偏執的愛好者般一頭栽入藍色的世界,如其創作自述所言:「回想起1997年時,一個人坐在開往西班牙的火車上,望向窗外看到滿天的藍,清澈的河水倒映著各種不同的藍,那樣的光、影、色,打從心底的激動,如此的純粹……」為了深入了解或者說慢慢地讓自己融入這個色彩當中,藝術家採取的方式更為「穩重」,或者說更加地寧靜與深邃。以「空間系列」的創作為例,謝貽娟幾乎捨棄了先前創作中狂放跳動的線條或色塊,彷彿苦行僧般地一筆一劃描繪各種層次的藍。舉例來說,在《None-space S1》、《None-space S16》、《None-space S14》、《None-space S22》中,皆是直條式的單色繪畫,這四件作品依序從混沌到出現確切的線條邊界為止,彷彿創作者從持續地觸碰探索到豁然開朗的過程。另外的「粉末系列」則是「藍色信仰」單元中,另一個最為精彩的部分,在這系列創作當中,謝貽娟直接使用顏料最原始的元素:礦石粉末,以自己的雙手直接在畫布上堆疊出彷彿光暈般的奇想光束。在這一系列作品當中,藝術家如同修行者般地透過自己的身體,透過各種實踐不斷地靠近自己心中的藍色信仰,包括透過畫筆堆疊出的藍色漸層亦或是回到身體感的創作形式,而這段過程亦映照出藝術家追求自我的創作生涯。
謝貽娟│None-Space M1 複合媒材、紙 57×77.5cm 1996 采泥藝術提供
1967年出生於台灣嘉義的抽象藝術家謝貽娟,在去年結束了她50年的人生與創作旅程。同年11月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中,采泥藝術即以「人們應該記住她的名字—謝貽娟」為題,由藝術史博士暨策展人楊心一主持學術研究,為謝貽娟的創作生涯作一個完整的詮釋與討論,之後展覽於11月22日開始,移師至采泥藝術的畫廊空間繼續展出。
謝貽娟的創作生涯大多以英國為主要的基地,1991年前往倫敦求學,1998年獲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碩士學位。2002年獲英國費爾茅斯藝術學院(Falmouth college of Art)藝術哲學博士學位後定居英國,2015年回到台灣,去年9月逝世於台北。
謝貽娟│None-Space P47 礦石粉末、壓克力顏料、畫布 168x234cm 2013 采泥藝術提供
陳飛豪( 119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