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羅納德.溫杜拿個展在MOCA

羅納德.溫杜拿個展在MOCA

羅納德.溫杜拿1973年出生於馬尼拉,是菲律賓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2011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羅納德2011…
羅納德.溫杜拿1973年出生於馬尼拉,是菲律賓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2011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羅納德2011年創作的《灰色地帶》(Grayground)以842萬港元創下藝術家作品的世界紀錄,成為國際關注焦點。近1、2年,東南亞藝術屢創新高,截至去年為止,羅納德創下的高價紀錄仍未打破,依舊高居東南亞當代榜首。
羅納德的作品充滿豐富的敘事性,以精湛的古典寫實技法與融合流行文化的奇幻風格引起注意,近年來羅納德的作品風格多變,尤其是2005年獲邀海外展出後,開啟他海外邀展的生命歷程,進而促使他於2010年開始關注全球化下的移工議題。這次首度來台舉辦大型個展,展出的作品皆為2015年至2016年的新作;近年來根據統計,來台工作的菲律賓移工高達15萬人,羅納德此展亦聚焦於這群離鄉背景到海外打拚的菲律賓族群,從游牧式的移居生活出發,進一步延伸到對「家」的定義與思索,此展同時也讓觀眾有機會更完整的認識到藝術家的創作歷程與獨特的繪畫語彙。
溫杜拿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間導覽。(當代藝術館提供)
早在兩年前羅納德就曾於誠品藝文空間辦過展覽;而此回則是由前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石瑞仁協助下促成展覽契機。這場展覽籌備時間長達兩年,在開幕前一、兩週,羅納德就帶領旗下策展團隊來台布展,其團隊規模龐大,從繪畫到裝置等都由專人負責;展覽主要以台北當代藝術館1樓的室內空間結合戶外場地為主,從戶外廣場延伸到一樓的展間展出作品幾乎都是大畫作,而他的裝置與雕塑作品尺寸也十分具有規模,在當代館的入口處就擺放了一座370×370×370公分的《旋轉木馬》,是直接從菲律賓空運而來。當代館的獨立展間形式對羅納德團隊來說是很大的挑戰,讓人很難想像如何把一座機械裝置的旋轉木馬搬進入口處,又能不顯得侷促,是考驗布展實力的時刻;當我們走進展間,連連充滿驚喜!羅納德團隊打造以黑色系為主視覺,打破既有的動線,讓觀者走進展間能專注於作品本身,而不覺得擁擠;在黑色背景鋪天蓋地之下,彷彿走在闃黑的魔幻遊樂園裡尋找寶藏,有種身歷其境的魔幻感。
溫杜拿《家園》。
彩虹橋與遊樂園.揭開展覽序曲
「菲常態:尋找家園-羅納德.溫度拿個展」,以「尋找家園」為核心概念,延伸出在尋找家園過程中的種種辯證,衍生出來的相關議題聚焦在全球化下的移工問題上。羅納德以《彩虹連結》揭露展覽核心。位在當代館廣場的大型空間裝置《彩虹連結》,以長達數尺的彩色竹編,並結合螺旋狀的結構纏繞而成,這件限地製作的裝置,是利用台灣在地的竹子編織而成,跳躍的色彩、動感的節奏,帶有熱帶民族熱情奔放的特質;與之呼應是一旁寫實具象的茅草屋。藝術家以象徵家族根源、紐帶的彩虹橋,連結到代表「家」的茅草屋;茅草屋是菲律賓傳統的建築樣式。羅納德藉此向離鄉背井身在海外打拚的菲律賓遊子致敬。此作揭示了藝術家的創作核心,從家園到移工等種種聯想,是家園夢想系列的延伸。
溫杜拿《彩虹連結 茅草屋》。
有趣的是,這座象徵菲律賓傳統文化的6角型茅草屋,也與入口處的大型機械裝置《旋轉木馬》相呼應,引領觀者揭開展覽的神秘面紗。代表「我的家庭真可愛」意象的《旋轉木馬》,是歡樂與美好的象徵;然而仔細端詳這座旋轉木馬,它並不是現實所見的旋轉木馬,而是由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動物組合而成,不存在於真實世界的半人半獸,如獅子、鯊魚、青娃,在這些半人半獸上方則是飛翔的天使、魔鬼、怪物等;其中的一個形象是取材自菲律賓神話故事中的吸血鬼Malang,但藝術家卻以日本動漫的可愛形象進行轉譯,創作出奇特的怪獸形象。當旋轉木馬一啟動,閃爍的霓虹燈,耳邊傳來遊園的歡樂音樂,在超現實情境的交織下,詭譎的氛圍讓人宛如置身奇幻世界,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尋找家園系列
2005年起,羅納德開啟了亞洲之行,海外展覽邀約日益頻繁,他就像空中飛人般不斷移動,當停留在機場的時間愈長,機場彷彿成為他的另外一個家。就在轉機、待機的過程中讓他開始接觸到來自菲律賓的移工,促使他從2010年起開始關注身分認同和根源歸屬問題。
在這次展覽中,藝術家將他在旅行、移動中的觀察與感觸化為創作,其中有一組作品就結合了裝置、燈箱影像與現成物等陳列在展間。走進展場空間,首先映入眼簾是一件懸掛在半空中的人型雕塑,地面上是一組現成物登機箱,以及10件懸掛牆面的「尋找家園系列」 燈箱式影像作品。羅納德說,現成物作品中的舊登機箱有3個就是陪他四處旅行的夥伴。彷如空中飛人的藝術家,只有登機箱陪伴;從家鄉到異地,從異地回到家鄉,行李還沒放下又準備起飛了,而這似乎也是不少移工的心聲。仔細觀看燈箱中的影像,藝術家以拼貼方式傳達出家鄉與異鄉的生活片段;採用燈箱來闡述此件作品的概念是來自機場的燈箱廣告,確實是燈箱廣告似乎也成為空中飛人們最常見到的生命風景。值得注意的是,整個展覽空間呈現出「多重的飛行意涵」,由多件不同形式的作品交織、闡述科技為人類所帶來的便利性,讓人走出宅世界,但卻也帶來親密關係可能的斷裂。
溫杜拿《雲端家園》。
另外,在另一空間展出一個船型的動態裝置《浪潮》也讓人印象深刻。在一片漆黑的空間中,船上的兩個人物背對背,各自朝向相反方向前進,雙方希望在黑暗的海上摸索出一條曙光之路,但卻被彼此牽絆著,陷入一種拉鋸的膠著局面。此靈感源自殖民以前馬農古爾「甕棺」上逆向划船的圖像,甕棺想傳達的是人死後不願意離開人世間,而徘徊在黃泉之路上的處境,對藝術家而言,其狹義解釋則隱喻菲律賓在帝國主義下的殖民歷史;廣義而言則擴及至當代人在遷移過程中,與環境互動過程可能面臨到不可預知的挑戰。
戲劇化的災難性場面
除了令人驚豔的大型裝置,羅納德也帶來多件大尺寸平面畫作。以創造大型畫聞名的羅納德,擅長利用大的尺幅,創作出宏偉的、壯觀的、戲劇化的場景,宛如電影史詩般撼動人心。對羅納德而言,創作大型作品最能完整傳達他想要的講述,不過他亦表示:「作品不少是在美術館室內展出,根據提供的空間而製作,其次才是和主題相關;大件作品能創造如同電影般戲劇化的場面和效果,我希望讓觀眾有置身電影場景或融入畫作裡的感受。」
沿著撲天蓋地的黑色隧道,走到展場的最後展間,《殘破家園》( Tira-tirahan),作品尺寸214×489公分,是此展最大尺幅之作。畫面講述著鄉土家園的災難意象。作品標題「 Tira-tirahan」 在菲律賓語代表雜碎廚餘的意思;對一般小老百姓而言,當家園面臨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時,最需要的就是安頓好一切,盡快恢復秩序。然而,我們最常見的卻是自然災害現場經常淪為政客們的表演舞台。羅納德在畫面中特別以卡漫式的造形畫出狗撕裂烤肉的形象,隱喻政治人物抵達災難現場習慣施予小惠以提升自身知名度,但卻對救災毫無助益。羅納德以黑白色調描繪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混亂與衝擊,與菲律賓所處的現況相呼應,不論是自然或人為,對小老百姓而言都猶如颱風、地震、海嘯般的巨大;內心寄望重建,卻又淪為政客虛張聲勢的踏腳石。
繪畫作品《雲端家園》(Airhome)中,人物與建築物幾乎合為一體,快速移動所產生的錯覺令人想起未來主義的速度感;與飛行議題相呼應,羅納德再度強調,旅行者以機場、飛機為家,例如機長,他們就經常錯過家族旅行以及朋友的重要節日,以此傳達出異鄉遊子因無法與家人相聚而帶來的焦慮。
有趣的是,羅納德在「追尋家園」正面意涵的背後,個性反骨的他也創作一件顛覆之作《家園》,靈感源自廢土掩埋廠或垃圾場,描寫家園的黑暗面,在美好家園的背後隱藏的是荒涼、腐朽、死亡的真實。年輕飽滿的人類裸體是畫面的主視覺,但仔細觀看其背後則是遍地的雜亂,除了垃圾之外,出現擬人化的動漫圖像,例如骷髏化的樂師等。重視慶典的菲律賓,樂師是製造歡樂的來源,此處表現骷髏的樂師,暗喻家園哀歌的處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獨立展間外面的走道展出藝術家的習作作品《習作速寫系列》;此習作並非是草稿的原作呈現,而是製作成燈箱式的影像裝置,讓觀者在欣賞畫作之餘與草稿加以對照,藉此探索藝術家從發想到完成的軌跡。這場展覽從9月15日至11月20日,而11月台北藝博會即將開展,屆時亦會有多場以移民為題的座談會,邀請藝術家與觀眾分享創作過程。
開幕當天藝術家特別為我們現場示範,這座旋轉木馬幾乎是擬真的狀態;羅納德毫無顧忌,一股腦兒地直接跳上旋轉木馬,旋轉木馬啟動,展場的霓虹燈光閃爍,音樂聲響起,讓我們感受到這場魔幻的藝術饗宴,已然開始了。
休館2個月的台北當代藝術館,9月份開展馬不停蹄,一場接一場,每周都有新展覽開幕,熱鬧非凡。今年中秋節前夕,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特別推出「菲常態:尋找家園-羅納德.溫度拿個展」菲律賓當代藝術家羅納德.溫杜拿(Ronald Ventura)個展,這是台北當代藝術館首度與菲律賓藝術家合作的展覽,首場展覽由目前菲律賓當紅藝術家羅納德.溫杜拿揭開序幕。
菲律賓藝術家羅納德溫杜拿。(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陳意華( 1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