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阿拉伯的「小磚塊」,帶動西班牙瓷板畫百年發展

阿拉伯的「小磚塊」,帶動西班牙瓷板畫百年發展

伊斯蘭文化出現後,陶磚的使用達到鼎盛,西班牙文「瓷磚」(Azulejo)一詞,乃源自阿拉伯文「小磚塊」(Az-zylayj)之意。穆斯林除迅速掌握7世紀中東與北非地區盛行的陶藝技術,亦開發新技術嘗試模仿拜占庭的馬賽克拼貼。
2019年6月至10月,北京故宮與葡萄牙國立瓷板畫博物館共同舉辦的「釉彩國度—葡萄牙瓷板畫500年」,於北京故宮永壽宮展出,內容包括16世紀至21世紀的50餘幅葡萄牙瓷板畫。葡萄牙瓷板畫融合東西方文明元素,為該國歷史文化縮影,身為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葡萄牙為較早與中國進行文化交流的歐洲國家之一,隨著中國製瓷工藝與審美情趣傳入歐洲,亦對當地瓷板畫產生影響。18世紀之際,葡萄牙瓷板畫出現中國風,青花形式與中國題材漸成潮流,多見中國青花瓷器的淡雅婉約情調,亦不失其固有之西方特色,堪稱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產物。
「釉彩國度—葡萄牙瓷板畫500年」展覽現場。(王明彥提供)
而同樣位於伊比利半島(la Península Ibérica)的西班牙,亦有相當出色的瓷板畫,其中又以安達魯西亞(Andalucía)地區最具代表性,多用於牆面與地板裝飾,為該地區藝術與建築風格的主要特色,成功將藝術美學與實用功能結合。本文以「釉彩國度—葡萄牙瓷板畫500年」為發想討論,介紹安達魯西亞地區瓷板畫的起源,以及15世紀的發展概況,帶領讀者進入色彩繽紛的花「磚」世界。
《牧羊人與牧羊女》,里斯本 1750至1780年製作。(王明彥提供)
「小磚塊」:安達魯西亞地區瓷板畫的起源及發展
西方於瓷板畫出現之前,類似產品多以陶板形式出現,起源可溯至西亞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地區與古埃及,時至波斯王朝,仍延續於建築使用釉面陶板裝飾的傳統。就伊比利半島來看,於羅馬佔領時期即已開始使用彩色玻璃或馬賽克拼貼裝飾建築,此類裝飾主題多為羅馬歷史場景與神話人物,三至五世紀的安達魯西亞於羅馬統治下,亦保留大量拼貼技術。西羅馬帝國於五世紀滅亡後,拜占庭帝國仍廣泛使用拼貼陶磚,形成瓷板畫傳統,當時境內神廟與宮殿的瓷板畫裝飾華美,成為傳遞宗教與宮廷信息的工具。
賽維亞市政廳中的《帕里斯的審判》,五世紀製作。(王明彥提供)
伊斯蘭文化出現後,陶磚的使用達到鼎盛,西班牙文「瓷磚」(Azulejo)一詞,乃源自阿拉伯文「小磚塊」(Az-zylayj)之意。穆斯林除迅速掌握七世紀中東與北非地區盛行的陶藝技術,亦開發新技術嘗試模仿拜占庭的馬賽克拼貼。穆斯林於八世紀佔領伊比利半島後,帶有拜占庭風格的伊斯蘭陶磚創新技術隨即傳入安達魯西亞,該區清真寺於10世紀整建時,即見君士坦丁堡工匠所製作的拼貼陶磚,相關技術於13至15世紀奈斯爾王朝(Nasrid dynasty)時期達到顛峰。
伊斯蘭藝術走入基督教徒的心:奈斯爾陶磚與穆德哈爾陶磚
奈斯爾陶磚是安達魯西亞於穆斯林統治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陶磚,作法為將單色釉面陶片切段,再以大小、形狀不同者重複拼貼圖案,此技術需要高度熟練的工匠,奈斯爾王朝的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 in Granada)即以此類風格裝飾。該宮原為奈斯爾王朝創建者穆罕默德一世(Muhammad I of Granada,1232-1273在位)於山丘上的防禦工事中所建之寢宮,後經歷代蘇丹國王不斷擴建,形成規模宏大的宮殿群,簡樸外表與豪華內裝的強烈對比為其特色。
宮殿群中的主要建築分別為伊斯邁爾一世(Ismaíl I de Granada,1314-1325在位)、育蘇夫一世(Yusuf I de Granada,1333-1354在位)、穆罕默德五世(Muhammed V de Granada,1354-1359、1362-1391在位)修建的梅蘇亞宮(Mexuar)、科馬萊斯宮(Comares Palace)、獅子庭院(Patio de los Leones),均完成於14世紀奈斯爾王朝最輝煌時期,牆面陶磚採多邊網絡設計,組成複雜幾何圖案與稱頌造物主的文字,最複雜者為不同類型的多邊形,以及8、12、16個多點飾帶與星形的組合,均可無限延伸,為該王朝最著名的裝飾元素。
14世紀製作的瞭望臺牆面,位於阿爾罕布拉宮殿群的獅子庭院。(王明彥提供)
奈斯爾匠工亦以不同顏色碎片呈現多樣化視覺效果,突顯人物或花結裝飾。此外,陶磚中除前期的藍、綠色調,亦融入紫紅、深紫色料,甚至王朝主要陶瓷產地馬拉加(Malaga),亦見以浮雕手法生產鍍金陶瓷,複雜的製作技術與精緻程度,堪稱伊斯蘭藝術的瑰寶。
11世紀以降,伊比利半島北部的天主教勢力不斷向南拓展,為數眾多且群居於天主教勢力佔領區的穆斯林被稱為穆德哈爾(Mudejar),成為伊斯蘭藝術與工藝技術的傳播媒介,促進伊斯蘭藝術與天主教文化的結合,形成「穆德哈爾藝術」,主要表現在建築與浮雕、木工與陶瓷作品。最為普遍者為貼面陶磚,誕生了穆德哈爾瓷磚,此常見於安達魯西亞的穆斯林聚居地,以賽維亞(Sevilla)、哥多華(Cordoba)二地為代表。13世紀被天主教勢力攻佔的城市,於14至15世紀修造的建築多採穆德哈爾式貼面陶磚,保留許多具有伊斯蘭特徵的幾何圖案。
16芒星網格圖案,14世紀後半製作,位於唐佩德羅宮殿的大使廳。(王明彥提供)
以14世紀下半建於賽維亞皇家城堡的唐佩德羅宮殿(Palacio de Don Pedro)為例,原為當地穆斯林政權於10世紀所建,用於控制該地區的重要據點,卡斯提亞(Kingdom of Castile)國王佩德羅一世(Pedro I de Castilla,1350-1369在位)即位後,於修築皇家城堡之際,為表達對當地伊斯蘭文化的尊重,形制即按穆德哈爾風格整建,裝飾工作則由賽維亞、托雷多(Toledo)、格拉那達(Granada)地區的穆斯林匠工負責。
宮殿中的大使廳為城堡公共生活中心,國王多於此處舉行官方接見儀式,形制沿用穆斯林宮殿呈四方形,並有木質半球穹頂,牆壁均以彩色石膏浮雕與貼面陶磚覆蓋,飾帶則繼承奈斯爾風格的幾何設計,包括帶有16芒星的網格圖案,展現皇家城堡裝飾最為奢華的一面。此外,圍牆主立面門廊亦有帶阿拉伯文字的巨幅飾帶,刻有庫法體銘文:「真主是唯一的勝利者」並重複八次,顯現當時穆斯林與基督徒和平共處的情形。
石膏、陶瓷、木材組成的建築元素,14世紀後半製作,位於唐佩德羅宮殿的大使廳。(王明彥提供)
阿拉伯文庫法體銘文,14世紀後半製作,位於唐佩德羅宮殿的大使廳。(王明彥提供)
女王駕到:伊莎貝拉時期瓷磚與著色瓷磚
1492年西班牙復國運動的天主教勢力,擊敗伊比利半島最後一個穆斯林王國──奈斯爾王朝,同時意味天主教文化開始全面普及。此時期的藝術風格,因時值伊莎貝拉一世女王(Isabel I de Castilla,1474-1504在位)統治時期,故稱伊莎貝拉式,特徵為結合哥德式、穆德哈爾與文藝復興風格,建築方面主要表現在安達魯西亞瓷磚的花窗格、植物與受織物啟發的圖案。
15世紀末,義大利工匠皮薩羅(Francesco Nicoloso Pizarro)定居賽維亞,開發直接於瓷磚表面繪畫的技術,可將瓷磚作為大型畫布自由組合顏色,在風格與主題均開創許多可能性,同時提升作品敘事性。此後,彩繪瓷磚圖案除宗教、神話,亦有狩獵場景與田園風光,以及其他受貴族階層青睞的主題。另外,紋章亦大量出現於瓷磚圖案,在社會階級森嚴的氛圍下,瓷磚上增添徽章可提升房產擁有者的公信力,並有效傳達權力形象,突顯貴族血統的重要性。此時的賽維亞因壟斷歐洲與美洲貿易,成為重要商業中心,並將此類瓷磚輸出至歐洲各國與海外殖民地,許多工坊均以模製方式大量生產,供應教會與貴族運用於建築殿裝飾。
1546年作的牆面瓷磚,位於卡洛斯五世涼亭。(王明彥提供)
磁磚成為當時代建築的流行裝飾。在賽維亞皇家城堡花園中,卡洛斯五世涼亭(Palacio de Carlos V,1546年竣工)除以其建築格局與簷廊聞名之外,建築內外牆面瓷磚更繪有伊莎貝拉時期的動植物圖案,該類圖案受當時掛毯、地毯與鑲板式天花板設計的啟發,常見刻於典型哥德式晚期或帶曲線的八角形、正方形中的花朵。此外,完工於1519年的安達魯西亞總督官邸(Casa de Pilatos,Sevilla),為當地總督模仿羅馬執政官官邸所建,建築形制融合哥德、穆德哈爾與文藝復興等風格,瓷磚裝飾保存質量俱佳。其牆壁均以產自1536至1539年賽維亞作坊的瓷磚貼面,設計圖案多達150餘種,主題皆為16世紀上半的流行圖案,包括花卉、幾何圖形與紋章。其中屬穆德哈爾風格者,繼承穆斯林藝術的幾何網格造型,屬伊莎貝拉風格者,則為精細花卉藤蔓,文藝復興風格的瓷磚數量最多,不僅圖案間更為獨立,尺寸亦較大,具有正方形、圓形、菱形與花葉、球體的豐富組合元素,帶有義大利影響的痕跡。
1519年作的文藝復興風格瓷磚,位於安達魯西亞總督官邸。(王明彥提供)
而較具代表性者,為八世紀穆斯林統治時期原為清真寺,後於1236年天主教勢力統治時期,改為教堂使用的哥多華清真寺教堂(Mezquita Catedral de Córdoba)。自13世紀開始,天主教教會與當地貴族於原本清真寺內部講堂周邊,捐建許多大小不一的小禮拜堂,並於內部皆設有祭壇,部分仍可見到幾何圖案的貼面陶磚覆蓋墓塚與走道,將穆斯林傳統與天主教文化進行結合。16世紀時,將清真寺全面改建為天主教教堂的工程達到鼎盛,例如於原伊斯蘭建築內部,興建一座天主教風格的新教堂,以及帶有文藝復興風格的陶瓷祭壇,藉此完全改變建築內部空間型態,祭壇貼面瓷磚的圖案內容,多見取材聖經故事,例如東方三王朝覲聖母子、耶穌與撒瑪利亞人或耶穌於鄉間傳道等場景。
16世紀作《東方三王朝覲聖母子》,哥多華清真寺教堂。(王明彥提供)
哥多華清真寺教堂中的聖西門與聖猶大禮拜堂 ,15世紀建造。(王明彥提供)
哥多華清真寺教堂中的貼面陶磚墓塚,15世紀製作。(王明彥提供)
另外,西班牙王室因經濟繁榮累積大量財富,故於賽維亞皇家城堡進行耗資巨大的整建工程,工程中建築裝飾均帶有強烈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而在陶瓷裝飾部分,則大量採用著色瓷磚,如位於國王廣場,由皮薩羅於1504年製作的伊莎貝拉女王陶瓷祭壇,以及1577-1583年間由菲利浦二世(Felipe II de España,1556-1598在位)下令翻修的哥特宮(Palacio gótico)拱頂大廳,該廳曾為菲力浦二世的父親—查理五世大帝(Carlos I,1516-1556在位)的婚宴場所,其多色陶瓷鑲板屬文藝復興風格,圖案包括神話人物、天使與水果等,色調以黃、藍、綠、橙為主,堪稱西班牙該類現存陶瓷鑲板的典範。
1504年作《聖母訪問施洗者約翰之母》,位於賽維亞皇家城堡的伊莎貝拉女王陶瓷祭壇。(王明彥提供)
地理大「花」現:磁磚的繽紛旅行
葡萄牙與西班牙同樣位於伊比利半島,因此瓷板畫擁有相同的起源與發展歷程。八至九世紀時,由於伊斯蘭地區於製陶技術方面與中國產生交流,進而將裝飾彩磚應用於建築裝飾,隨著伊斯蘭文化傳入伊比利半島,該地區的裝飾陶磚至15世紀以前,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呈現天主教與伊斯蘭藝術的混合形式。16世紀之後,由於瓷磚表面繪畫技術的研發,主題與風格遂增加許多可能性,隨時間推移,則受到文藝復興風格影響,逐步構成西班牙瓷板畫獨特且多元的面貌。
1577至1583年《獅子與神話動物》,位於哥特宮拱頂大廳。(王明彥提供)
隨著西班牙海外軍事與商業勢力的擴張,此類裝飾瓷磚亦逐漸向外傳播,首先藉由地中海沿岸航路傳入義大利,之後沿陸路北傳至法國與比利時一帶,其後因歐陸戰爭頻仍,瓷磚製造商與圖案設計工作者陸續避居荷蘭,並於台夫特(Delft)地區從事生產,逐漸成為流行建材,應用於居家環境與宗教建築,稍晚的法國法恩斯(Faience)、英國維多利亞(Victorian)等瓷磚皆受其啟發。
1577至1583年《神話人物》,位於哥特宮拱頂大廳。(王明彥提供)
有趣的是遠在東亞的日本,隨著明治維新時期的仿歐風潮,英國的維多利亞瓷磚亦傳入日本,由於該類建材色彩亮麗、圖案優美、清潔容易,相當適合多雨氣候地區,因此便大量製造並外銷亞洲各地,而目前臺灣所見的傳統花磚亦幾乎均產自日本。
王明彥( 8篇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博士生,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藝術史、韓國藝術史、中韓文化交流、亞洲陶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