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第15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立黑吞浪者》

第15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立黑吞浪者》

第15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立黑吞浪者》。圖│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本屆視覺藝術獎頒給了《立黑吞浪者》,這…
第15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立黑吞浪者》。圖│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本屆視覺藝術獎頒給了《立黑吞浪者》,這一件「很不視覺藝術」的作品,原先被歸類於表演藝術,而後在國際評審提議下,也被納入視覺藝術類別。此件結合現代詩、影像、聲音、音樂及現場藝術的綜合性實驗演出,以當代藝術的跨領域手法,試圖象徵式地再現(或再創)日治時期1930年代的台灣戰前超現實主義文學社團「風車詩社」作家們,於殖民體制下萌發的前衛藝術思潮的激盪與矛盾。
作品源自於「風車詩社」為題之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以下簡稱《日》片),於2016年上映後,導演黃亞歷進一步邀集現場藝術(Live Art)團體「鬼丘鬼鏟」、聲音藝術家謝仲其、丁麗萍、劉芳一、鋼琴家李世揚,以及「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於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進行兩場微型實驗演出,交織即興聲音及現場藝術演出,在當代場域中架構出1930年代前衛藝術的時光迴道。
在黃亞歷的募資企畫「風車詩社:台灣第一個超現實主義詩社紀錄片拍攝計畫」中提到(註):「在殖民狀態下,這個現代性傳播過程是充滿著矛盾卻令人雀躍的,它呈現了西方移植的權力關係,卻也綻放出異文化交會時的火花。」在紀錄片之後,在「風車詩社」80年後,《立黑吞浪者》以藝術性的手法,對當代群眾拋出殖民鬼魂的提問。《日》片導演黃亞歷說:「我好奇80年後的現在,藝術家看到什麼?當代跟日殖時期的關聯是什麼?若我們在探索過程中有困惑,某程度上也是當年風車詩社的困惑。」在對純藝術的炙烈追求之中,殖民社會是否處境尷尬?當代身體展演是20世紀前衛藝術思潮的蟲蛻,還是「攻殼機動隊」的乩身?
正因時間是一條無法逆流的長河,歷史便可稱是無法彩排的一次性演出。本作中的歷史性與當下的斷裂,便透過後半場「鬼丘鬼鏟」的現場表演者、戲服、舞蹈、裝置拉出了主軸。以重複熨燙而發皺老硬的襯布做成戲服,刻意失序的不協調肢體,體操選手超常柔韌的體態,無謂擁擠的餵食與捲曲的鐵湯匙,及詭異、冷調,刻意凝著的情緒……。
「鬼丘鬼鏟」導演李奧森及視覺總監陳必綺,在構思及創作中,藉由多重歷史、文學及藝術檔案的探究,並加入上一世紀初對催眠及超能力狂熱的風潮,期望演出「具有真實感的舊式前衛藝術氛圍」。但在現場藝術的實踐中,除了已僵固的物質道具,所有的當下都是自由的;在不可逆的演出中所發生的一切,正如同在藝術中假設的當代回應,是否切中了歷史因無法前瞻當代而留下的謎團?皆留予觀者自由心證。
註 來源請見◎www.flyingv.cc/projects/331,為黃亞歷的本木工作室於「flyingV募資網站」中的提案。
呂學卿( 2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