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藝術展演
在陽台談策展 自然感知,與「鬆」企畫
步出大安森林公園站的光塔,森林宛若一條深邃的甬道,語焉不詳、曖昧的地圖指引,僅能聽從感知的召喚去尋覓。穿過隔絕城市房籠、...
宇宙躍動 / 畫說靈光 王公澤、戴佳茹雙個展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朝鮮王朝時代水滴—優遊文人世界」特展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朝鮮王朝時代水滴—優遊文人世界」水滴展,展出126件朝鮮王朝時代的水滴作品,如此規模的水滴展約已...
埃利亞松的環保之聲
他鄉人的在地目光,阮義忠與須田一政
兩岸渾身解數,歡慶故宮九十歲
2015年,兩岸故宮都歡度九十歲,相比北京故宮一系列展覽加上深宮解禁吸引的龐大觀眾群與好評,台北故宮本年度的慶生會,明顯...
通往未來的藝術語言
如果我們還記得2002年恩威佐在文件大展上,帶給全球藝術界知識上的新語彙之一是紀實性,那麼,綠園城堡的展覽有許多機會能夠...
關於資本的後遺症
勞動、個人與變形的武裝
軍械庫展區狹長且方向單一的特徵,使得作品的動線安排與節點設置顯得更為重要,本屆最佳主題展藝術家派普爾(Adrian Pi...
「全世界的未來」
在這樣的語境中回顧艾森斯坦,不僅僅是對於他為人們提供的影像語言的解析方式的重新思考,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在1920年代打...
文章導覽
1
...
133
134
135
136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