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雙年展主展場東郊記憶。(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提供)
「成都.龐畢度:『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國際藝術雙年展」(Cosmopolis #1.5: 簡稱「全球都市 #1.5」)於11月3日在中國成都東郊記憶的主展區盛大展開。這個跨幅五大展覽重點,匯集22個國家、近60位藝術家/團體的大型策展計畫,透過龐畢度國家藝術文化中心(Centre Pompidou,簡稱龐畢度中心)的策展與主導,協同毛繼鴻藝術基金會(MJHAF),以及在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是次的展出也是成都歷來最大規模的當代藝術展演,同時,這亦是自2016年始創立於龐畢度中心的「全球都市」研究與實踐型展演平台,繼2017年於巴黎首展後的第一次跨海展出實踐。
「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展覽現場,阿爾弗雷德和伊莎貝爾.阿奎禮讚(Alfredo and Isabel Aquilizan)駐地創作《居所:他鄉計畫(這裡、那裡、別處)》(In-Habit: Project Another Country(Here, There, Everywhere))。(© Mao Jihong Arts Foundation)
「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展覽現場,曹明浩《東郊似東》。(攝影/王萱)
此次的「全球都市 #1.5」因循著首屆於巴黎龐畢度中心舉辦的「全球都市 #1:集體智慧」(Cosmopolis #1: Collective Intelligence)主要命題,編碼為1.5的版本則作為一個研究計畫的進程,將子題訂為「延展智慧」(Enlarged Intelligence),作為該研究平台的階段性呈現。在既有的研究基礎上,本次於成都的展出則更加關注科技的快速變革對現今社會所帶來那些無法規避的衝擊與影響,並且針對技術、城鄉關係、數位經濟、生態議題、公共空間與對未來思考等議題,試圖藉由藝術性地認識展開更多的延伸調研與想像。而原先設定為雙年一展的期程規劃,則將於明年再度回到巴黎舉辦。
「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記者會現場。(© Mao Jihong Arts Foundation)
在11月2日於主展場東郊記憶舉辦的記者會中,龐畢度中心全球宣傳及合作關係總監貝魯瓦(Benoit)、毛繼鴻基金會創始人毛繼鴻、「全球都市」平台總監暨策展人凱薩琳.韋爾(Kathryn Weir)與多位藝術家等也共同出席記者會,為龐畢度中心所籌劃的「全球都市」首次赴海外展出揭開序幕,也表現出主辦方對此次展覽計畫的高度重視。這個涵納藝術家駐地創作、音樂展演、水上藝術裝置、公共教育等多個面向的展覽,除了以成都市成華區的東郊記憶音樂公園為主展場,並在錦城湖、梵木創藝區、方所書店等多個城市地標以及樂山市夾江縣同步開展。
哥倫比亞藝術團體建築延伸合作社(Arquitectura Expandida)、印尼藝術團體Gudskul小駔和澳洲藝術家亞斯明.史密斯(Yasmin Smith)應邀到夾江縣駐地創作。(攝影/Liu Yi,© Mao Jihong Arts Foundation)
昆勒.阿德耶米/NLÉ建築事務所, 「MFS IIIx3 –岷江漂浮系統」,2018,效果圖(東南)。(藝術家提供,© NLÉ建築事務所)
貝魯瓦致時表示,四川與法國之間擁有悠久的交流歷史,而始建於1969年的龐畢度藝術中心涵蓋眾多藝術領域,是現當代藝術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關於「全球都市」平台計畫則是自2016年開始,由韋爾擔任主要籌劃者,匯聚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希望得以藉藝術創作與研究,面向現下世界所共同面對的議題。這次展覽出的1.5版本代表一種反思,各地的藝術家藉由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及其背後的邏輯性、集體智慧所映射出對生態、社會、環境與科技的討論。希望藉由兩個城市的交流,激盪出對於這個議題更深刻的探索。而這次展覽的重要推手毛繼鴻藝術基金會,則是從2016年「全球都市」平台初創時,即與龐畢度中心簽訂三年的合作協定。基金會負責人毛繼鴻在記者會上說道:「自去年巴黎的『全球都市』,我們便開始思考這個議題與中國間的關係,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透過兩方合作,跨出美術館,共同探討面對全球化的可能性。通過藝術家的創作和展覽,思考未來城市的樣貌。」
「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展覽現場,黃漢明(Ming Wong)的《竹制飛船》(The Bamboo Spaceship)。(© Mao Jihong Arts Foundation)
「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策展人凱薩琳.韋爾(Kathryn Weir)。(攝影/王萱)
策展人韋爾表示,「全球都市 #1.5」是一場藝術的事件與持續生發的平台,自去年第一屆的「集體智慧」到今年「延展智慧」,展覽則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呈現節點。匯聚由各地藝術家透過其殊異的藝術語彙和知識模式,探索人類如何運用技術與智慧面向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是次展出主題側重藝術、知識、技術、空間關係與生態,以及特定語境下的反思與交流,透過創作展現其與現實世界的對話。而其間所探討的「技術」並不僅僅意味著技術本身,更多的是對生活、生命現狀改變所進行的回看與反思。而成都,作為一個發展快速而劇烈的都市,過去的歷史與當今的城市發展匯集於此,而我們則試圖透過藝術家的觀察與演繹,進一步理解城市的現實與彰顯那些轉變的印記。這些藉由藝術研究及其產生的跨學科和跨地區性知識,有助於為藝術、批判理論和科學中不同思想體系之間的對話創造更為豐富的觀測條件。藝術家透過殊異的知識模式,而非單一的意識形態,揭示出其中的差異並嘗試延展出另一種面對方法。
袁廣鳴為此次「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唯一展出的台灣藝術家。(攝影/王萱)
「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展覽現場,曹明浩與陳建軍《一段河流的再註解之後》。(攝影/王萱)
參展藝術家名單:
昆勒.阿德耶米/NL É 建築事務所 (尼日利亞/荷蘭)、阿爾弗雷德和伊莎貝爾.阿奎禮讚 (菲律賓), 建築延伸合作社 (哥倫比亞), 雅絲敏.本.哈利勒 (突尼斯), 曼努埃爾.查瓦杰 (危地馬拉), 曹明浩和陳建軍 (中國), 陳秋林 (中國), 雷塞爾.裘德瑞 (孟加拉國), 崔潔 (中國), 埃莫.德.麥德羅斯 (貝寧), Gudskul小組 ( ruangrupa, Serrum + Grafis Huru Hara ) (印度尼西亞), 奧斯卡.法爾範 (危地馬拉/墨西哥), 費爾南多.加西亞.多利 /(西班牙), 西梅娜.加里多.勒加 (秘魯), 弗朗索瓦.澤維爾.格布雷 (法國), 希爾帕.古普塔 (印度), 羅穆亞爾德.哈魯梅 (貝寧), 何翔宇 (中國), 亞斯明.賈漢.努普爾 (孟加拉國), 瓦努里.卡伊烏 (肯尼亞), 山姆.基奧 (愛爾蘭), 弗朗索瓦.克努埃澤 (南非), 黎朗 (中國), 李爽 (中國, 李文光 (中國), 劉窗 (中國), 劉丹 (中國), 佩恩恩 (中國), 布拉帕瓦蒂.梅巴伊爾 (印度), 米米.奧諾哈(尼日利亞/美國) , 邱黯雄 (中國), 邱志傑 (中國), 塔比塔.瑞塞爾 (法國), 拉瑞莎.桑索爾 (巴勒斯坦) 和索倫.林德 (丹麥), 博戈希.塞庫庫尼 (南非), 庫埃.紳 (厄瓜多), 沈莘 (中國), 亞斯明.史密斯 (澳大利亞), 試驗性藝術小組 (巴基斯坦), 崔琦.沃什 (澳大利亞),汪建偉 (中國) , 穆奈姆.瓦西夫 (孟加拉國), 魏皓嚴/嗯工作室 (中國), 達娜.瓦比拉 (英國/津巴布韋), 黃漢明 (新加坡/德國), 徐冰 (中國), 葉甫納 (中國), 餘果 (中國), 袁廣鳴 (台灣), 鄭波 (中國), 鄭源(中國)
「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展覽現場,鄭波《格竹》。(攝影/王萱)
「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展覽現場。(攝影/王萱)
成都.龐畢度:「全球都市 #1.5:延展智慧」國際藝術雙年展
展期|2018.11.03-2019.01.06
地點|東郊記憶、錦城湖、方所成都店、梵木創藝區、夾江縣石堰村及相關文創點位
展期|2018.11.03-2019.01.06
地點|東郊記憶、錦城湖、方所成都店、梵木創藝區、夾江縣石堰村及相關文創點位
Tags
王萱( 3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