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龍美術館3月25日至11月30日舉辦「海上升明月─館藏『海派』繪畫展」。與中國近代史幾乎同時起步的「海派繪畫」,不僅曾占據中國繪畫的半壁江山,且長時間內影響著中國畫的發展方向,而今日的海上水墨繪畫又與往昔海派有怎樣的關係呢?在這100年多年裡,海派繪畫經歷著什麼樣的變遷?為了釐清其發展脈絡,龍美術館從館藏作品遴選出30位既有海派血液,又能在各自所屬的時代裡推陳出新的藝術家。
任頤1891年作〈花鳥四屏〉,246.5×117公分。
就早期的海派繪畫而言,的確表現出某些融於市場的特徵,這種特徵在虛谷、任頤以及吳昌碩的筆下尤為明顯,如濃郁的世俗題材、豔麗的施色方式等。但海派繪畫自始至終都沒有背離過中國繪畫的傳統精神和筆墨內涵,即便是在西方思想被大量引入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依然能從吳湖帆、陸儼少、朱屺瞻、謝稚柳、陳佩秋等藝術家筆下感受到濃厚的古典精神和文人情懷。在20世紀中期新中國成立以後,「現實主義」在風靡盛行。此階段的上海水墨藝術創作,較多表現在現實主義題材中追求筆墨趣味,或將傳統經典文學題材藉以視覺化的表達,如韓敏、劉旦宅、蔡天雄、戴敦邦等便是這一時期之代表。
隨著1980年代西方藝術思潮的湧入,上海水墨畫壇也變得愈發活躍,一時間實驗水墨、學院派新國畫以及傳統海派等並存,開啟了上海水墨藝術的多元化格局。本次展覽中的大多數中年畫家諸如陳家泠、陳心懋、陸春濤、毛國倫、施大畏、楊正新、樂震文、韓碩、褚立民、車鵬飛、丁一鳴、龐飛等,均屬於在不同類型的領域裡取得一定成就的藝術家。而今,都市化進程的加快使上海水墨藝術的發展進入新紀元,幾乎所有青年水墨藝術家都開始思考如何合理轉化傳統水墨語言,用以表達當代的都市文化與情感經驗,例如葉芃、邵仄炯、毛冬華、鮑鶯等藝術家分別致力於從觀念、材料和形式語言的角度發掘出水墨新的表現力。在上海水墨藝術再度被關注的今天,該展試圖冷靜的審視自身的文化傳統,虔誠探索,凸顯出上海水墨的文化特性和精神品格。(資料提供/上海龍美術館)
古美術編輯部( 237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