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本質是雕和塑,雕是去除多餘的部分,塑是許多堆疊許多小部分,使之成為大的整體。—《高燦興雕塑個展》專輯,1991
3月25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焊藝詩情→高燦興回顧展」開幕記者會中抱病出席的高燦興,於4月4日清明節因食道癌併發敗血症,在其回顧展期間辭世,享壽73歲。
高燦興。(©台北市立美術館)
出生於1945年的高燦興,因家中的鋼鐵廠背景,讓他自小便對這項材料無比熟悉,而他本身的創作歷程則是從求學階段的泥塑、木雕開始進入到最熟悉的鋼鐵媒材,爾後也自雕塑發展到公共藝術領域。1991年,高燦興首次在北美館舉辦「高燦興雕塑個展」,其後共在館內參與過九次主題聯展,在今年3月底推出為期三個月的「焊藝詩情→高燦興回顧展」,則回顧藝術家30多年的創作轉折。此次大型回顧展中,同時展出涵蓋高燦興1970年代至今的作品,如具有哲學思辨、相似形象不斷迴盪於早期作品中的《神性》(1972)、《超我》(1980);1990年代後轉向抽象構成的代表作《獸性、人性、神性》(1991)、《我心深處》(1991)等;以及近年來高燦興在汽車廠蒐集廢棄板模、焊接成作品,再以廢鐵絲加以浸泡、染色而成的《不銹之頌》(2012)、《隨想》(2014)等作,豐富多樣的創作技法也展現出藝術家多年來對於雕塑創作的思考流動。
「焊藝詩情→高燦興回顧展」展覽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
1969年自國立台灣藝專(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科雕塑組畢業後,以家中鋼鐵廠為基地專注於創作之中,以各種冶煉工法與鍛造技術實驗媒材的可能性,賦予原本冷硬的鋼鐵無盡的變化。策展人劉永仁表示:「高燦興求學時期,正值台灣現代雕塑發展從寫實再現演變至表現主義、抽象主義的過程。藝術觀念上則是經由學院體系朝向現代主義及當代藝術轉變的歷程。在當代藝術的發展過程中,雕塑似乎趨於式微甚至於被新一波裝置浪潮掩蓋,然而高燦興不僅開拓當代雕塑的造形表現,而且以雕塑思維賦予鋼鐵詮釋造形語言,並深刻實踐藝術永恆之使命感 。」此次於北美館的回顧展現場除藝術家歷年浮雕、裝置、雕塑、公共藝術模型等創作/文件,也同時呈現雕塑成型前的構思手稿,在這位極為重視製程的藝術家手稿中,觀眾可以讀到他對材料的熟悉與對空間實踐的想像,展期即日起至6月25日。
Tags
林怡秀( 13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