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6年尖端瓷器,穩中有升

2016年尖端瓷器,穩中有升

2016年的中國瓷器市場延續市場兩極化發展趨向,高端市場表現依舊亮麗,拜拍品強度較2015年提升之賜,成交價普…
2016年的中國瓷器市場延續市場兩極化發展趨向,高端市場表現依舊亮麗,拜拍品強度較2015年提升之賜,成交價普遍有所提升,更有兩件拍品進入人民幣億元大關,最低門檻也來到人民幣3999萬元。從兩大國際拍賣公司推出之拍品占有九件之多,顯示瓷器高端市場主力依舊在海外國際市場。
近年由明清官窯瓷器稱霸、偶有宋瓷入榜高價排行的情況依舊不變,入列之清代官窯為康雍乾三代重器、明代官窯則為永樂、宣德、成化之代表品種的現象也維持不變,唯獨2016年明代官窯在十大排行中居六件之多,一改向來占據多數的清代官窯或是與明代官窯呈五五波的態勢,品種上則見到清一色青花登場,彩釉及單色釉全面隱退,顯見流行多年的天價彩瓷與後來居上的單色釉瓷器正被藏家好好的「收藏」著。在定、汝、官窯名物輪番現身之後,建窯黑釉茶盞也在傳奇身世與當代高貴身分加持下站上排行榜。
圖︱本刊資料室
1  明宣德〈青花五爪雲龍紋大罐〉
香港佳士得.1億5804萬港元
明代宣德時期為繼元代之後中國青花瓷器製作的又一個巔峰,不論是低鈣高鉀透光性高的胎體、盈潤的釉層、於釉下描繪青花的掌握度以及畫意的表現,加上宣德皇帝極高的藝術品味與修為,以及御器廠品管的極度嚴格,皆為促成此一巔峰的充分與必要條件。此一龍紋大罐即為箇中代表。
 此罐具唇口、直頸、鼓腹、淺圈足,器內外施釉,圈足及底部無釉露胎。全器以青花加以繪飾,器腹通體描繪五爪龍紋於雲間回首轉身飛騰,肩部繪四獸首並以如意雲間隔,同時寫有「宣德年製」楷書款,器頸繪飾一圈如意雲紋,器脛則飾花瓣形飾帶;或為助空氣於燒製時流通以避免窯裂,器底有一呈十字狀的架燒痕跡;體形十分龐大,甚為罕見,款識特殊。專家指稱,應為特殊場合所燒製。為法國私人家族收藏,曾由現任瑞士藏家之外祖母M. Legrand於1926年所繼承,後傳給現任藏家的舅父(1908~1998),之後傳給現任藏家。
圖︱本刊資料室
2  明永樂〈青花花卉錦紋如意耳扁壺〉
香港蘇富比.1億1052萬港元
14、15世紀中國與中東地區文化交流頻繁,豐碩的成果亦反映在中國瓷器的製作之上,不論器形、紋樣、原物料皆受到影響,也更加豐富原來的瓷藝寶庫。此扁壺正是綜合此三方面精彩絕倫的傑作,同時也是當時非常新穎獨特的品種。
此器以中東金屬器形為原型,呈現葫蘆形口、短頸、扁圓腹、矮圈足,雙耳連接口與肩,器腹兩側具乳釘,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白中微泛青,青花呈色濃豔。器身採六角星形構圖,以各種幾何形圖案呈同心圓格局層層向外鋪展,中心紋樣為帶葉洋蓮紋、而後對稱花葉紋、而後花形紋與重疊菱形紋、而後海浪紋、最後為花葉紋,葫蘆形口則飾花形開光內含花形紋,不論模製或造形或紋樣的設計與組合皆突顯製作工藝之艱難,伊斯蘭風格濃厚,為替中國宮廷燒製的御窯器。自先後歷經Stephen K. Garratt(至1954年)、Bluett & Sons Ltd.(1954年)、Cuthbert S. Wilkinson(1954至1962年)、Bluett & Sons Ltd.(1962年)收藏與轉手,收錄於1953~1954年Arts Council Gallery於倫敦出版之東方陶瓷學會《Chines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14th to 19th Centuries》特展圖錄,1971年倫敦出版、Adrian Joseph著《Ming Porcelains: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圖︱本刊資料室
3  明永樂〈青花纏枝牡丹紋淨水瓶〉
香港蘇富比.9932萬港元
頻繁的中外文化與貿易交流,使得15世紀早期的中國瓷器在造型和紋飾上受到中東文化影響,此一淨水瓶或是又一個代表,亦有其他如水煙筒、長頸淨瓶等來源推論,此為永樂時期新創器形,為信仰佛教的永樂皇帝禮佛之用。
此瓶呈盤口、細頸、鼓腹,下呈金鐘式高足,器腹一側置管形長流,無柄,造型獨特,燒造技巧高超;器身上端繪珠紋細飾帶,其餘通體描繪纏枝蓮紋,下端則飾花紋及花瓣形紋飾帶,金鐘式高足由上而下繪飾弦紋、回紋、花瓣形紋、三角葉形紋、珠紋細飾帶,青花發色濃豔,有鈷藍澱黑。其流傳記錄依次為H. R. N. Norton(1961╱1962卒)、1963年3月26日倫敦蘇富比拍賣、1963年紐約戴潤齋、1967年10月23日倫敦佳士得、1967年倫敦Bluett & Sons Ltd.、1967年起羅傑.琵金頓(Roger Pilkington,1928~1969)。
圖︱本刊資料室
4  南宋〈建窯「油滴天目」茶盌〉
紐約佳士得.1170.1萬美元
宋代瓷器的美學向來為世人所稱道,不僅重視釉色之美,同時也追求釉質之美,鈞、官、龍泉窯的乳濁釉之外,擁有油滴、兔毫、玳瑁等釉色表現的結晶黑釉,亦是非常能展現質感美的瓷釉品種;且因為最能襯托白色茶沫,而受到當時鬥茶者的喜愛,當時品茶風氣之盛遍及大江南北、皇帝及士大夫等菁英階層,並多見於文人們與皇帝的詩詞文章之中,更進一步流傳至茶道興盛的臨近日本,並延伸出茶器包裝的藝術文化面貌,為之錦上添花。
此茶盌圓深,盌內外近圈足之上內外滿覆具虹彩的深褐黑釉,釉層中遍布泛著油滴形狀之虹彩的結晶,盌下端和圈足無釉處呈黑褐色胎,口沿包覆一層金屬,出自日本江戶時代至明治維新筑前國福岡藩主黑田氏(Kuroda)家族,歷經黑田長成(Kuroda Nagashige,1867~1939)、黑田長禮(Kuroda Nagamichi,1889~1978)兩位侯爵收藏,之後再入安宅收藏。該茶盌於1935年12月18日登記為日本重要美術品,後於2015年9月4日註銷該認定。附有日本木盒、漆盒以及相關配件。
圖︱本刊資料室
5  明宣德〈青花海水雙龍紋內暗花龍紋高足盌〉
香港佳士得.6886萬港元
明代宣德作為青花瓷器燒製的黃金時期,其製器每每為巔峰之作,備受後人讚譽自不在話下,且數量十分稀少,此高足盌便真切體現其精妙之處,尤其展現在精湛的畫藝之上;且紋樣設計講究,在一般於釉下瓷胎上的繪飾之外,更有暗花的呈現,令人讚嘆。
此盌胎體模塑精細,一深盌立於高足之上,口沿微外侈,器表先滿飾淡雅鈷藍細線描繪之水波紋,於其上,再以濃豔鈷藍於盌身描染五爪雙龍奔騰追逐於水波之間,盌底近高足處及足脛處同樣以濃豔鈷藍染繪海浪奇石,產生深淺濃淡層次豐富的效果,十分清雅,盌內壁暗花飾兩五爪游龍,碗心具「大明宣德年製」雙圈楷書款,據稱為祭壇用器,1992年4月28日、2007年10月9日曾先後於香港蘇富比拍賣。
圖︱本刊資料室
6  明成化〈青花瓜瓞綿綿紋宮盌〉
香港蘇富比.6460萬港元
明代成化瓷器以精製的胎釉、溫潤柔和的瓷質、細煉精純的青料、清麗淡雅的成色、簡約雋秀的繪飾在中國陶瓷史上奠下極高地位,其中宮盌更為典型成化瓷藝風格的代表,為公私收藏所追求的珍罕逸品,而繪飾瓜瓞紋的宮盌傳世僅12件,且僅燒製於1480年代,前後共十年。
此盌口沿微撇、器壁弧度較大,碗外壁巧繪兩兩成組、共三組的瓜瓞紋,以較深鈷藍描繪輪廓後,於內部加以淡染填實,其所繪22瓜果的數量,較其餘同類題材多描繪16瓜果者來得更多,象徵瓜瓞綿延的吉祥寓意,屬於11款宮盌中唯一一款以瓜果紋為題材者,其餘皆為花卉紋。遞藏紀錄有H. R. N. Norton(1961╱1962卒)收藏至1936年、倫敦Bluett & Sons Ltd.(1936年)、Victor Rienaecker收藏(1936至1937年)、倫敦Bluett & Sons Ltd.(1937年)、F. Howard Paget(1866~1945)從1937年收藏至1945年、倫敦Bluett & Sons Ltd.(1945年)、Herschel V. Johnson(1894~1966)從1945年收藏至1967年、1967年2月21日倫敦蘇富比拍賣、倫敦Bluett & Sons Ltd.(1967年)、Roger Pilkington(1928~1969)自1967年開始收藏。收錄於1971年倫敦出版、Adrian Joseph《Ming Porcelains: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圖︱本刊資料室
7  明永樂〈青花瑞果紋梅瓶〉
香港佳士得.5052萬港元
傲視全世界的中國瓷器工藝,除了發明繽紛多樣的釉色,還創燒出造型殊異的各類器形,作為盛酒器的梅瓶便是其中經常被人稱頌的例子,其小口、短頸、豐肩、腹部以下漸收斂的優美身影,自北宋起,便不曾在中國陶瓷史上缺席,不同時代而在器形各部位的比例上會有些微的差異。
此瓶小口捲邊、短頸、豐肩、斂腹、淺圈足。全器以青花加以裝飾,器肩飾下垂花瓣形飾帶;器腹通體繪飾折枝花果紋,折枝花果紋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桃、石榴、海棠,下層為櫻桃、枇杷、荔枝;器脛則飾蕉葉紋飾帶。器蓋為明末製品。遞藏紀錄先後為1987年12月15日倫敦蘇富比拍賣、1993年6月2日紐約蘇富比拍賣、香港藏家徐展堂(1941~2010)、1999年11月2日香港佳士得拍賣、香港藏家莊紹綏。1990年11月30日至1991年2月10日曾於香港藝術館「歷代文物萃珍:敏求精舍三十週年紀念展」,並著錄於該展同名展覽圖錄(1990年香港出版),此外也收錄於2009年香港出版之《莊紹綏收藏中國瓷器》。
圖︱本刊資料室
8  清乾隆〈唐英製青花纏枝蓮紋花觚〉
北京匡時.人民幣4370萬元
唐英是清朝最具才華和創意的御窯督陶官,熟悉清宮收藏,同時兼具戲曲、繪畫、篆刻、詩詞等才華,故而能選取傳統經典的瓷器樣式,並糅合新穎製瓷技術,汲古創新,深得雍正及乾隆兩位皇帝的喜愛,所作瓷器被稱為「唐窯」,將中國製瓷工藝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件花觚造型仿青銅觚,胎體潔白細膩、瓷質堅密,釉面勻淨、青花發色良好,沉穩渾厚,通體以纏枝蓮紋為主紋,上下多達14層紋樣,包括口足的回紋、頸部上半的帶葉纏枝壽字洋蓮紋、頸部下半的蕉葉紋、花瓣形飾帶、仰覆交錯的半圓形花紋、器肩的如意雲紋、器腹的帶葉纏枝壽字洋蓮紋、如意雲紋細飾帶、細器脛的唐草紋細飾帶、器足的回紋細飾帶、側面蓮紋細飾帶、纏枝靈芝紋細飾帶、蕉葉紋細飾帶,腹部開光寫有紀年乾隆六年的唐英銘記,為其名作,後被稱為「唐英花觚」,是少數存世由其所作的佛前五供之一。先後於2007年香港蘇富比春拍與2010年匡時五週年秋拍拍賣。(圖為不同拍攝方向的兩面)
圖︱本刊資料室
9  清雍正〈青花喜上眉梢抱月瓶〉
香港佳士得.4590萬港元
清代雍正皇帝的藝術品味高超,此一時期的瓷器自是特別俊秀工麗,更以精細著稱於世,能在前朝的瓷藝基礎之上再展新貌,對於宋代名窯以及明代永宣瓷器的摹古水平極高,此抱月瓶即為其「參古今之式,動以新意,備儲巧妙」之作。
此瓶小口、直頸,頸兩邊具如意形耳,扁圓腹,橢圓形圈足。全器以鈷藍加以繪飾,頸繪竹葉紋,肩部及脛部繪飾對應的五出葉紋,雙耳各飾靈芝紋,器身一面繪兩鵲鴝於梅樹枝上相對唱和,梅樹下生有一叢竹子,另一面則繪一對白頭鳥棲息於杏花樹上,其中一鳥回望其同伴。器底寫有「大清雍正年製」篆書青花款。青花發色清麗,畫工細膩,體現自宋朝以降的中國花鳥畫的傳統。自1950年代起入藏倫敦私人收藏並於家族間流傳至今。
圖︱本刊資料室
10  清乾隆〈青花八仙賀壽螭耳尊〉
香港蘇富比.4444萬港元
清代乾隆瓷器可說是中國陶瓷工藝的集大成者,其青花從早期如雍正朝一般呈色不穩而暈散出輪廓、到逐漸形成穩定清晰的正藍明快色調,瓷質精細、器形規整、厚薄適度,繪畫工細、層次清晰,內容多含福祿壽和太平盛世的寓意,此尊便兼具上述各項特點。
此尊器形源自早期青銅器,雍正時期已出現此類器形,屬鹿頭尊/牛頭尊一類,自器口往下由收漸放、垂腹、圈足,肩頭飾蟠螭耳,於口沿與圈足處繪回紋飾帶,其餘器身通體描繪八仙過海前往向王母娘娘賀壽的情景,八仙各持法器、姿態各異,卻相互呼應的立於雲朵上向前奔馳,天空中蝙蝠飛舞,底下翻騰的海浪間有仙島幾座,其上長滿碩果纍纍的壽桃和靈芝,堪稱十分精彩的人物畫。
游智淵( 2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