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關於「河南8號」,如何思考結束後的消耗與獲得:專訪成員賴曉瑩

關於「河南8號」,如何思考結束後的消耗與獲得:專訪成員賴曉瑩

本文訪談2020年底河南8號「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平行展—技術變形記」策展人賴曉瑩——她身為此系列講座的主要策劃人,同時也是河8團隊中執行效度最高者,藉此延伸河8兩年內曾有過的對話,討論自營團體籌備活動之動能,並思考後續消耗與獲得。回頭一望,正因有實體的空間,才能促成一群難有共識的人,將經驗與想法在此討論及實踐,讓這些能量能被積累。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禽獸不如」的高雄平行展場「河南8號」(簡稱「河8」)主辦,為一群朋友合租自營兩年的空間,隨著2021年1月「技術變形記」落幕,以及空間本身的租約到期,河8也宣告結束。(註1)

回顧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三個月的時間,河8舉辦了「展覽之外」、「以數十倍的強度重返生活:藝術家與他們的時代參與」、「未來總動員」三個主題的系列講座,共邀請九位國內外藝文工作者,包含工作坊、展覽、現場演出等形式,在時間密度、內容深度及呈現樣貌上,具一定程度上的完整性,講座結束後正轉為進行出版的計畫。

「其實一開始只是想在空間辦講座,黃至理也說過想要有講座,然後似乎在順水推舟下長成了最後的樣子。」         

系列講座乍看之下有著縝密的規畫與目的性,其實之間由許多偶然及巧合拼湊而成,甚至跟河8本身的組織狀態有著難解的纏繞。本文訪談2020年底河8「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平行展—技術變形記」策展人賴曉瑩——她身為此系列講座的主要策劃人,同時也是河8團隊中執行效度最高者,藉此延伸河8兩年內曾有過的對話,討論自營團體籌備活動之動能,並思考後續消耗與獲得。

2020年2月7日 ,「未來總動員:發大財財財財了!— Yves Bartlett feat. Peace Wong」開幕演出,主持人賴曉瑩開場。(黃至理提供)

日常的無聊發問

2019年4月,河8成員很幸運地有機會為藝術戰爭公司工作,協助高雄市立美術館「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影像作品佈展。在「展覽之外」的第一場講座中,賴曉瑩說了這樣的開場:

「當你進入佈展現場時,你會看到各式各樣不同的技術人員、工作人員,在他們的協力下完成那些作品。可能到作品快要完工的時候,藝術家才會出現,特別有幾幕會讓我們開始困惑。『太陽雨』有一面牆完整地上滿藝術家燒製的陶器,我們每天去做影像的佈展,看到那些工人仔細地把那些陶器一個個上上去。當作品佈完後我去看展覽時,它在牆面上的整齊劃一,構成了某種美感經驗的重要部分。這種時候你就會很好奇,既然藝術家從頭到尾不在場的話,且此作品所構成的美感經驗,在佈置上佔那麼大比例,到底這個作品和藝術家的關係是什麼?這些工人和藝術家的關係是什麼?還有這時候我們也很好奇,工人們或技術人員們怎麼看待這些作品?顯然他們和作品之間的關係,就不再是我們一般情況下進美術館看待作品的那一種距離,所以這是我們一開始工作休息的一些無聊發問,是從這樣的發問開始的。」

正是這樣工作閒暇之餘的發問,促使賴曉瑩籌劃了第一個主題系列講座——「展覽之外」(Behind the Exhibitions)。「展覽之外」的前置作業,幾乎由賴曉瑩一手承攬,她認為講座不能僅是單場思考,於是將其規劃成系列性,邀請河8熟識但不在高雄的藝文工作者,針對他們自身的工作經驗進行分享,回應當初成員在展覽現場的困惑與其他日常對話。講者包括藝術戰爭公司負責人陳懋璋、藝評人王柏偉以及台日交流計畫協調者呂孟恂,講述了佈展、美術館行政、檔案庫建置到翻譯等展覽之外的經驗,卻也是一檔展覽之所以能成為展覽更不可缺少的組成。

2019年12月7日,「展覽之外:展覽技術,靈光消逝的生存之道! — 懋」講座現場。(謝蓉提供)

身處之地的有限回應

隨著第一系列的推進,正巧法國劇場工作者Maxime Sechaud來高雄,需要一個借宿的空間,因應河8的「來去高雄住一晚(One Night in Kaohsiung)」計畫,(註2)Maxime以自身劇團和表演藝術工會的社會實踐與抗爭經驗分享交換住宿。

「從佈展經驗發覺到可以討論的東西,但無論我們這群人、學院、或是高雄的其他資源,皆無法滿足我們的問題。既然要辦講座的話,在個人習慣上,從主題的方式進行規劃,當然也是系列講座比較有強度,這些成因或許來自想自我強化,周遭的人也對此感興趣,以及從學校、高雄的展演中活動是得不到的。」

接續賴曉瑩避免單場思考的策畫習慣,她認為有人講概念、也要有人講實務操作,除了理論分享,也能搭配可參考的具體實例。在社會性質的想像先行下,她邀請義大利駭客藝術家Federico Bonelli,以及正好從里昂返國的影像研究者閻望雲。恰好形成第二系列「以數十倍的強度重返生活:藝術家與他們的時代參與」。

緊接著在第三系列「未來總動員」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交換半年的法國藝術家Yves Bartlett,早已談好2月回國前至河8換宿展演,河8並邀請香港聲音創作者王和平(Wong Peace),兩位以不具投票權的外國人身分,演繹一場對韓國瑜選上總統的未來的假想;搭上剛回國的Źito Ťseng,以及受邀前來的賴火旺,分享關於南法駐村的性別工作坊與資訊站下的網絡研究。

這些活動的策畫以公開的資訊、開放的模式,提供給任何願意來傾聽的觀眾。作為經費來源依靠成員自營的空間,卻選擇面向公眾的策畫想像,或許能回到成員自身經驗。在「一群人的自學(39th)」與河8的交流活動中,成員曾提及彼此想法與組成差異雖大,卻有著出身高雄至北部求學的共同經驗,延伸某種身處高雄在理解當代藝術上的斷裂想像。當然斷裂想像的成因不僅因特定的理由框架,但無論如何成員們都選擇研究所回到高雄,且持續就讀、從事藝術相關的系所及職業。如同河8空間負責人黃至理說過,對經營空間的想像來自「找到不同的路徑」,或許其所言的路徑即映照了某條回應對藝術的想像或對身處所在的理解,擁有著克服過去經驗與接近自己所好的浪漫理想之路。

所以,實踐上將展覽形式的經驗、或是知識的討論視為河8舉辦活動的主要方向,如同賴曉瑩曾講過不同於高雄其他社群關注環境、政治等社會議題,河8更在意某種純藝術的狀態,強調非架空的移植而是雙腳落地有所感的藝術,例如前文從實際的佈展經驗中所形成的美學提問。

2020年1月18日, 「以數十倍的強度重返生活:藝術家與他們的時代參與」系列中的「重新交戰或是重返承諾藝術與哲學的駭進視野 — Federico Bonelli」講座現場。(王瑀提供)

空間成為載體

河8源自黃至理租了一棟兩層半的透天,找一群朋友分攤一樓的租金,想像為共同工作室與活動場地,同時也可置換成替代型展場並開放他人申請。舉行系列講座前,河8累積了十幾場展覽及活動,然而仔細回顧,在這期間除了6月份河8成員的聯展「Simutopia 42」以及2020年底「技術變形記」,無論「來去高雄住一晚」計畫,或是其他已發生的展演活動,空間經營者較顯被動,在這些展演中多數為前來的藝文工作者主動舉辦相關活動,河8則提供其相應的硬體與配套。

直到2019年10月,賴曉瑩開啟了每週四在河8的共食,大家也逐漸有默契地持續這件事情。每週四的吃飯聚難免發生對於高雄藝文現狀、台灣各地展覽以及自身工作的批判討論,重啟了在「Simutopia 42」後許久沒能開成的會,和對於許多現況的疑問和不滿。另外也隨著吃飯,也開始和鄰居有了進一步的接觸,並且加入一些在咖啡廳認識的非藝術背景朋友,使得每週四的聚會逐漸形成某種交流分享常態。

回頭一望,正因有實體的空間,才能促成一群難有共識的人,將經驗與想法在此討論及實踐,讓這些能量能被積累。黃至理曾經講過一句話:「我覺得有個心得是,還是需要有一個空間,事情才會發生,人才會有所交集,雖然這可能比較傳統。」問題不可能有個絕對的答案,但問題應該可以牽扯出更多的問題討論,在這些對話中形塑某種形狀,裡面有很多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因生活的直覺反應、抱怨,以及很多對於藝術本質與延伸的想像牽扯在一塊,這些事情才更有效地發生且不斷集中與擴散。(註3)

2018年11月5日,「河南8號」空間第一次打掃。(顏綱提供)

消耗與獲得

訪談尾聲我問賴曉瑩為什麼後續會想出版,她笑著說:「最初是因為有人想嘗試設計小誌啊」,無論講座或是出版其實帶有「為了回應大家需求的集合」的目的,但她也闡述了出版對她的意義:

「出版也是讓我們檢討,空間位於高雄師範大學後面,為什麼這樣的活動,沒能吸引太多該校的藝術科系學生。還有檢討每場講座的時間控制不佳,總講到很晚而無法收尾,讓一些後續的討論無法在現場發生。所以,需要藉由出版將這些討論書寫下來,另外口語的表達與書寫是不同的,書面的整理還是具一定的完整度。以及新增一些講者們後續的實踐狀況,給予來聽講座的觀眾案例參照。但老實說,受疫情的影響,不少講者的後續發展暫時延宕。」

一邊回溯講座過程中的缺失,以及觀眾的形成,轉成文字的出版,也探討期間成員自身收獲了什麼,空間又乘載了什麼。也正視這樣依靠成員們自營的空間,在過程中如何消耗成員自身,回到空間的經營上,缺少縝密計畫的組織共識,造成過於理想的抱怨與負擔等副作用。

「一如河8成員的長期相處,以及對許多事情的想像一樣,在空間經營我們沒有共識,當然我們都知道不適用公司的方式,沒有嚴謹的機制,甚至在做的時候並沒有想很多,可能過於理想。但我們的初衷與想像,其實就是在知識上,想聽東西且搭配吃喝玩樂。因為有空間所以有趣,真正體驗回去,這些活動都是因情緒的浪頭推著我們做這些事情。」

而若單純討論講座的觀察,光觀眾的分析就令人感到有趣,賴曉瑩分享:

「原來這樣的知識分享,無論是穿著工作服趕來現場的加工區大哥,或是隔壁原本僅跟我們一起吃飯,但後來開始走進來一起聽完整場講座的鄰居,以及那些一起來參與的咖啡廳朋友,這種漸漸地不同於嚴格意義下的藝文群眾,以及與鄰里互動的感受,也讓我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我想我們始終保持某種極度消耗的理想方式在辦這些活動,公開地讓不同觀眾與固定觀眾的參與,也期盼著在我們生命經驗中那些在高雄感受到的困境,或是之前無法習得的技術,能在我們身處的城市、在我們的社群不斷發生與討論與擴散。當我們感到消耗的同時,我們大概也不斷地在獲得吧。

2018年11月10日, 「派對:要不要來我家聊藝術?」為「河南8號」第一次開放活動。(顏綱提供)

後來的後來

最後,回到我自身,作為書寫者,為什麼認為記錄這些過程重要?

記得在之前的活動中,曾有觀眾分享:「研究空間是很有趣的事,以我的經驗觀看高雄的空間,我認為是斷裂的。台北有大量的書寫與活動經驗,相對容易被記錄下來,相對於高雄一直有推石上山。更糟的是,我們甚至不是回到原地,而是回到更遠的起點?」

人與人的關係會改變,一個空間會結束,但對於兩年來的感受,介於河8執行者與旁觀者的我,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留下這些文字,提供我們以個人角度將這些未解發展下去,或者將這些經驗傳遞更遠。例如交叉其他藝文空間經驗,在不同社群產生交疊、交換,除了時間性的延續,在地域則期許除了高雄內的串聯,甚至帶到更遠的地方。

無論後續如何,能肯定的是,一個社群所纏繞出的可能性,與關於我們自身在場的知識生產,才是真實屬於我們的。

2018年12月19日,成員會議。(顏綱提供)

註1 隨著空間租約到期,河8也結束經營,但未來部分成員會另尋他處,重新命名規劃並持續經營。

註2 因應遠方突如其來的接連請求,「來去高雄住一晚(One Night in Kaohsiung)」交換計畫孕育而生。以柄谷行人的「D型交換」作為模型,河8提供前往高雄參觀藝文展演活動或者進行藝術工作的朋友們一個短暫歇息的角落,期待來訪的朋友們以自身經驗分享、工作坊或展演活動的舉辦作為交換,不僅是貨幣資本主義經濟系統宰制下的一個嘗試,也期待透過這樣的方式在高雄建立起 一個開放的在地交流網絡。

註3 此句話源自 「一群人的自學(39th)」的「跳島計畫@高雄」在河8討論「在地方策展的自我培力場」中,黃至理分享時所說的話。

王瑀( 4篇 )

不願離開南部的彰化人,目前以文字工作為主要收入,與當代藝術努力保持關 係。書寫地域以臺灣南部為重心,關注非官方藝文展演空間。思考「地方」相 關之創作展覽,當藝術家將個人記憶、經驗作為某種創作材料時,分析創作路 徑,及其創作與城市歷史、文化間認同生產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