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眼底城事】從特色公園到兒童友善城市的點線面–推動兒童友善城市,是為了誰好?

【專題│眼底城事】從特色公園到兒童友善城市的點線面–推動兒童友善城市,是為了誰好?

一個理想的好玩公園,應該要有什麼?在工作坊裡,我們觀察到,孩子們畫了樹、畫了沙坑。沙坑要有水才好玩,而照顧孩子的媽媽與爸爸們說:在炎炎夏日,在遊戲場看顧著孩子,要有樹蔭與遮陽,我們才不會中暑倒地。公民親子這樣的要求,會很過分嗎?
(文:punkelephant )
吃貨都知道,仿土雞比密集飼養的白肉雞肉質來得好,放山雞又比仿土雞來得好。野放飼養的雞,飲食均衡營養充足,運動量比格籠飼養的肉雞大,不僅肉質較緊密,免疫力也比較好,相對比較容易在傳染病疫情肆虐中存活。雖然野放飼養的成本較高,雞肉價格反映成本,但隨著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好品質的雞肉比肉雞更受歡迎。
幾乎是類似的道理。國內外許多研究都顯示,戶外活動與遊戲量大的兒童,除了在成長階段的神經發展較健全,不管在當下或是往後的發展階段,身體協調性、免疫力、專注力、情緒穩定度、抗壓力、空間認知能力等,都優於運動量與活動量不足「室內化童年」的兒童。
然而,在推動特色公園到友善城市的過程裡,仍然接收到民眾與地方頭人的反應,卻時常使我們懷疑,民眾上市場知道要買土雞,但不知道有沒有意識到,如果台灣社會要養育出健康的下一代,孩子也需要足夠的空間活動,才能長成健康的大人。
於此,筆者整理出常見的症頭,希望詳細說明可以解釋一些疑惑,養育健康的放山雞孩子,不僅需要全村的力量,更是需要全民的支持,才有機會解放關在冷氣房與安親班的肉雞兒童,培養競爭力免疫力強壯的放山雞兒童。
畢竟,如果沒有強壯的下一代,我們老了要依靠誰呢?
(照片版權:Ching Tsai)
多做多錯,不做不錯:什麼都沒有的公園,最方便維護管理
一個理想的好玩公園,應該要有什麼?在工作坊裡,我們觀察到,孩子們畫了樹、畫了沙坑。沙坑要有水才好玩,而照顧孩子的媽媽與爸爸們說:在炎炎夏日,在遊戲場看顧著孩子,要有樹蔭與遮陽,我們才不會中暑倒地。公民親子這樣的要求,會很過分嗎?
但是,我們聽見了以下這些質疑:
「媽爸下班或週末,帶小孩去爬山去海灘就好了,公園不需要森林和沙坑。」
「玩沙要加水,就去海邊玩啊!」
「孩子玩太開心,公園旁邊的居民會被吵到,住在公園旁邊的居民不能不被照顧。」
「這外觀真的很像墳墓,如果施工期間,有長輩突然怎麼樣了,我該怎麼說得過去!」(傻眼貓咪
「遊戲場不能有遮陽或隱密空間,流浪漢會逗留休息!」
「中午這麼熱,沒有人會出來玩。」
「不要有樹,這樣會有鳥屎。」
「沙坑不行,貓狗太多不衛生。沙子撒得全公園都是,誰去掃?你去掃嗎?」

如果,公園與遊戲場沒有樹、沒有沙坑、沒有水,沒有遮陽,那公園還剩下什麼?

城市公共空間本來就需要一定程度的管理與維護,因應於此,各地方政府多半也針對公共空間的維護管理編列預算,定期清潔與施作軟硬體修繕。地方鄰里首長身為公共空間的維護管理人,不在意公共空間品質與民眾需求,卻以減輕維管工作負擔為由,要求設計單位不提供設施,甚至搬出其他族群使用者來製造對立。這種心態,犧牲的是我們下一代長大的權利。
當然,如果家長在工作之餘有所餘裕,帶孩子體驗自然是最好不過。臺灣島上居民集中居住在都市,假日時間帶孩子到郊區體驗自然,不僅要有時間,也要有財力。雖然大自然理論上人人有權利享受,但在全民過勞的社會裡,媽爸忙於工作、出不了城的孩子,除了安親班,要往哪裡去?擁有可遊戲的城市公共空間,不僅是兒童的權利,更是地方頭人與各級地方政府推卸不了的責任。
社區閒置空地上的鞦韆背後被寫上“安靜”兩字。 (照片版權:Ching Tsai)
老天爺,可以賜予大人們更多「承擔」的勇氣嗎?
推動特色公園遊戲場的過程裡,我們主張的是,不同年齡的孩子,依照不同的身心發展程度,需要不同物理尺度、環境刺激類型的遊戲空間。遊戲,不是無所事事的「玩」,是孩子摸索長大的滋味、培養成長能力重要的的一環。
俗話說:「誰吃燒餅不掉芝麻?」,孩子探索長大的過程,總是會摔跤。摔跤也是成長中的一部分,「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爬起來」,是所有孩子在成長過程,甚至長大了,工作主管長輩隨處耳提面命的一句話。但是,我們卻驚人的發現,原來「沒事不要出門,坐在家裡就不會跌倒」才是成人世界的處事原則。
公園遊戲空間的改建,我們力求突破的是公部門以力求最低風險的標準,希望多爭取一些空間,有高一點的滑梯與鞦韆,讓大年齡的孩子也有享受挑戰的感覺、有零散的遊戲素材(沙、石頭、木屑),給孩子玩家家酒與經營不同情境式遊戲的可能、可以攀爬的空間,訓練孩子們的肢體協調、核心肌肉與在挫折中挑戰的學習情境。
面對孩子成長的風險,我們聽過的回應中,排名第一的地圖炮,莫過於:有人受傷,你要負責嗎?」(echo三次「有人受傷,你要負責嗎?」「有人受傷你要負責嗎?」「有人受傷你要負責嗎?」)
孩子跌倒了,我們鼓勵他們要擦乾眼淚,勇敢站起來繼續挑戰。大人卻說:
「會動的遊具,都不要擺在這裡!」
「地上的石頭,都要固定黏起來,小孩拿起來亂丟會打到路人。」
「如果照你建議這樣,我擔心孩子會不當使用,發生危險。」
「不要改造這裡,這個公園沒有小孩會來!」
一個社會想要培養富有競爭力、創新能力與挑戰機會的青壯年世代,需要怎麼樣的環境?是過度保護、希望孩子安靜坐在家看電視,等到有一天孩子開竅,就突然擁有勇氣、創意與強韌心理素質?亦或大人以身作則,拿出承擔的勇氣,提供孩子在日常遊戲空間,有適度挑戰的機會?膽小怕事的世代,有辦法養出大膽挑戰的世代嗎?
我們需要勇於承擔的社會中堅地方頭人拿出勇氣,一起和我們養出比我們更勇敢的下一代。
親愛的,大孩子也是孩子,他們也需要遊戲
依照兒童發展理論,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因為不同腦部或身體的發育關係,對環境、人際的互動有不同的需求。個性與體格健全發展的成人,來自於不同成長階段有足夠的空間成長。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不同型態的遊戲,鍛鍊不同部位的大腦與身體。
而發展階段落後的孩子,即便實際年齡已經來到下一個發展階段,遇到那些應該是前個階段需要練習與挑戰的情境,依然會受到刺激。這些「慢飛天使」們,並不是在說真正需要早療的發展遲緩兒,而是在諷喻城市大批大批被關在安親班、補習班、困在低齡罐頭遊具的孩子。
於是,我們見到,當稍微較有挑戰的遊戲空間設計出現,不僅是小孩,而是看似「超齡」的國小高年級甚至國中生,一樣受到吸引。然而,城市裡的許多人,卻對這些沒機會長好、正在成長風暴期的小獸,發出排拒的眼神:
「這邊不要太好玩,不要讓國中生來這個公園。」
「國中生只會破壞公設,搖搖馬就被狂搖到快斷了。」
「大孩子去打球就好,不需要遊戲場。」
是的,大孩子理當需要球場,但沒有玩夠的、沒有長好就被關進安親班的大孩子,內心的小孩,仍然渴望遊戲場。當他們看到兒童時期沒有機會玩、嘗試挑戰的遊戲場,依然會想要嘗試。而更大一點、需要社交空間的青少年們,城市真的有足夠社區空間讓青少年使用嗎?走投無路的社區青少年,最終在夜晚回到無人罐頭遊戲場的搖搖馬,把紅紅青春搖啊搖⋯⋯
我們需要問的是:如果「可遊戲」公共空間,不只是公園裡的遊戲場,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為什麼會需要擠在遊戲場?
如果公園作為城市的休憩空間,透過地景設計,能夠讓不同的年齡層找到他們各自的角落,大孩子會需要跟小小孩搶遊戲場嗎?又如果這一代的小小孩,在前期的成長階段有足夠的刺激,當他們長大了,來到青少年階段,自然對兒童遊戲場再也不感興趣。
把孩子趕出公共空間,換來的只是一時的耳根清靜,當整個世代的孩子都再也發不出吵鬧的聲音,沈迷在網路虛擬空間的遊戲與交際,科幻電影裡的驚世惡夢,才正要開始。
(照片版權:一心)
兒童友善城市不只是特色公園,而是提供童年健全發展的城市環境
健全發展的童年,不可能只有發生在好玩的遊戲場。提供健全童年發展的城市,是兒童友善的城市。在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UNCRC,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裡,主張兒童有權利生活於免受勞力剝削、乾淨健康的營養與飲水、有益於健康的環境、參與社區事務、受教育、交朋友、在戶外遊戲等。
經濟高度發展的台灣,雖然大部分的兒童,已免於受勞力剝削,並普遍擁有足夠的營養與飲水,然而,由於環境污染、密集城市繁忙的交通、人均不足的城市綠地、雙親平均工時過高,而將教養外包給私人托育機構等問題,普遍活動力、遊戲空間與時間不足、未用有足夠綠地、獨力行動的安全與自由,更不用提參與社區事務。
我們認為,同時在少子化的高齡社會裡,社會更應該提供良好的童年環境,讓適齡生育的年輕人有信心,做出理性選擇去成家生子。而不是讓掌握資源和話語的部分聲量,製造族群和世代在公共空間使用的對立。
優質的友善兒童城市空間,除了好玩遊戲場,還有從家裡到遊戲場的路線、安全通學路徑、適合不同年齡發展程度的活動空間,與其他文教設施。建構從單點遊戲場到線性路徑、甚至全面性兒童自在生活的城市空間,需要無私的大人,願意聆聽孩子的聲音,解讀童言童語裡的需求表達,別告訴孩子:「公園要應付很多人的需求,工作很忙;街道要給很多車子行駛,也沒空給你玩,孩子你要練習多一點同理心,體諒他們很忙,多忍耐,看看網路影片也很好玩⋯⋯」。
大人,要勇敢做出正確的決定,為了大家都好。
(原文刊載至眼底城事
眼底城事( 10篇 )

眼底城事是由一群對城市空間與生活充滿熱情的人所發起的非營利知識共享計畫,以共同書寫的方式,從城市設計專業走進真實社會中。就算是同一條街,透過不同的眼光,也會映照出截然不同的風景。除了與你/妳分享我們眼中的城市/城事,也歡迎你與我們分享眼中的城市/城事。

官方網站 https://eyesonpla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