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一瓶飲料變出很多瓶,還能把同一個人變出不同的顏色?
有!藝術家安迪‧沃荷創作裡的「『分身』魔法」,
就以大家熟知的商品跟明星當成作品主題,
將它們的形象大量複製及變換多樣的色彩。
一起去看看,這種「魔法」究竟有什麼神奇效果?

「變」出好多好多好多個!
你沒看錯,這兩張畫的主角正是有許多口味的「金寶濃湯」,及人手一瓶的「可口可樂」。看到它們整齊的排好,有沒有讓你想到,自己站在超市貨架前面,想著要拿哪一罐、哪一瓶的畫面?
你覺得,為什麼安迪‧沃荷要「畫」這些你在便利商店、超市就可以看到的包裝(而且幾乎不加修飾)?想想看到它們的感覺,比如,親近、普通、理所當然,甚至空虛(不就是可樂跟罐頭嗎?)或是渴望全部擁有?
這些感覺或許正是藝術家想傳達的──「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這些琳瑯滿目的商品,而且我們可能非常習慣。」
除了這些,或許你還有其他感受?可以跟身邊的人討論看看。
★大量「複製」
安迪‧沃荷之所以可以大量「複製」同一件東西,歸功於20世紀發展出來的「絹版」技術──將圖案先轉印在絹版上,再塗上不同的顏料,並以滾筒均勻的壓過去,被稱為「絹印畫」。這種創作過程如同工廠的機械化「生產」,可以一次產出多幅畫,還有不同顏色的版本,他甚至把「絹印畫」幕後團隊的工作室取名為「工廠」呢!


「變」出好多顏色的人
「哇!好多好多顏色!」當你看見這些並排的人臉,是不是也馬上被她們強烈的色彩吸引了呢?有些可能還會讓你覺得很奇怪,比如,居然有大紅色、深綠色、螢光藍、土黃色的臉?難道這個人平常會畫這種鮮豔奇怪的妝上街?還是藝術家刻意用了很多不同色彩來表現她呢?
★一再重複的「形象」
安迪‧沃荷描繪的瑪麗蓮夢露,明明是同一個人,卻有如此豐富的面貌,像不像是電視時不時會播放某個當紅名人的畫面,而且呈現各種樣子、各種角度?安迪‧沃荷生活在傳播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他從這裡獲得靈感,運用變色讓畫裡的人變成一個「形象」,一個一再重複出現在電視、報章雜誌的「當紅巨星」。
藝術家的「『分身』魔法」來自對日常生活的觀察,你可以想想看有什麼熟悉的東西,也有不斷重複的特徵?例如:印製好多份的報紙跟廣告傳單?一排同款式不同顏色的鞋子?還有……

WHAT'S HOT
- NEWS 新聞 - 2019/2/202019年空總C-LAB年度計畫公布——以未來社會.亞洲妖鬼.全景劇場持續探問文化實驗潛能
- NEWS 新聞 - 2019/2/21藝術家蘇匯宇、鄭淑麗,獲選參展第17屆「Videonale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
- EXHIBITION 展演 - 2019/2/20從太平盛世到轉捩年代──清大文物館籌備處浮世繪系列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