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萌兔出沒中: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2023新年生肖展

萌兔出沒中: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2023新年生肖展

Beware of Cute Rabbits: 2023 New Year Zodiac Exhibition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可愛的兔子在韓國傳統文化中有著一席之地,關於「兔子」之文獻記載可溯及高麗時代《三國史記》。

可愛的兔子在韓國傳統文化中有著一席之地,關於「兔子」之文獻記載可溯及高麗時代《三國史記》(最早於西元1145年刊行),其中有「龜兔之說」的故事收錄於《三國史記.金庾信傳》。傳說古時東海龍王之女生病,需取兔之肝和生藥一起服用,方能痊癒。於是烏龜帶著使命著陸,巧妙欺騙了兔子,使其騎於背上駛向大海。遊行兩三里路後,烏龜向兔子吐露苦衷,兔子聞言道:「我本是神靈的後裔,能把肝取出洗淨後再放進去,正好來之前洗完晾於岩石上。我沒有肝也活得夠久了,我很樂意把它送給你。我去把它取來。」烏龜當真聽信此番話,放走兔子,兔子借機逃跑。

國寶 高麗時代 金富軾(1075-1151)《三國史記》,1512年刊行正德本,木刻版本,國立中央圖書館藏。(©韓國史Data base)

〈龜兔之說〉中塑造了兔子機智的形象,高麗時代的詩人創作出關於兔子的詩,並流傳跟兔子智慧相關的傳說,將兔子視為吉祥動物。至朝鮮後期,以傳說、板索裡(一種清唱方式)和小說等形式廣泛流傳的《兔子傳》作品群,出現版刻本、抄寫本和活字本,甚至有漢文本、諺文本,還有漢諺文混和本等多種形式呈現,其中也有板索裡的〈水宮歌〉,內容與兔子相關,而小說本的《兔子傳》亦廣為人知,反映出影響之階層甚廣。

高麗時代12世紀〈青磁透刻七寶文香爐〉,青瓷,15.3×11.5公分,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國立中央博物館)
高麗時代12世紀〈青磁透刻七寶文香爐〉,青瓷,15.3×11.5公分,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國立中央博物館)

〈青磁透刻七寶文香爐〉品名中的韓文漢字「文」通「紋」,香爐由可分離的爐蓋和爐身兩部分組成,爐身的上半部呈仰蓮狀,由多層蓮瓣包裹,再由巨大的蓮葉支撐著,底部則為作成由三隻兔子背負的台座造形,側面刻有卷草紋,兔子的雙眼用黑色點就。釉色為高麗青瓷中經典的翡色,帶有淡淡的光澤,此品可能是為佛教目的而製成的高麗前期青瓷精品。

統一新羅時代8至9世紀〈十二支兔子像〉,石制,高37.8公分,厚8.5公分;上寬21公分,下寬25公分,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國立中央博物館)

韓文中「十二支」代表十二生肖,至於十二生肖如何傳入韓半島的至今尚未得知,亦無任何相關記載,目前韓國學者推測下限是新羅聖德王陵的建造年(西元736年左右),認為從統一新羅時代(676-935)起便開始出現用於佛教文物遺址的十二生肖圖像或造形,並逐漸發展至建築、繪畫、工藝品,乃至日常生活用品,廣為流行。〈十二支兔子像〉又稱「骨石制子像」或「蠟石制卯像」。此兔子披著盔甲,一隻手拿著刀,被認為是作為陵墓守護神的生肖像之一。而統一新羅時代陵墓中亦埋有土牛或小型的十二生肖像。

統一新羅時代8至9世紀〈十二支兔子像〉,石製,高37.8公分,厚8.5公分;上寬21公分,下寬25公分,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國立中央博物館)

高麗鏡以多紐細文(紋)鏡為主,大致可分為三種;一、中國或外國輸入;二、高麗製造;三、高麗模仿中國的仿製鏡或踏返鏡(以原件鏡做外範後再重灌入金屬製成)。〈銅制銘文菱形鏡〉用樹木、房子和人物等圖案裝飾,銘文「帝孫○昌會造」,推測為描繪仙境世界的高麗鏡。鏡子中出現搗藥的玉兔源自於中國西周的「玉兔搗藥」傳說,以此作為表現仙境的元素之一,可知高麗時代亦有與唐代玉兔銅鏡(如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中唐〈月魄菱花鏡〉)在主題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作品。

高麗時代〈銅製銘文菱形鏡〉,銅合金,直徑19.4公分,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國立中央博物館)
高麗時代〈銅製銘文菱形鏡〉,銅合金,直徑19.4公分,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國立中央博物館)

自古以來,兔子在月宮搗藥,被認為是製作長生不死丹藥的靈獸。朝鮮時代19世紀〈月下白圖〉描繪著豎起兩隻耳朵的兔子遙望天上的圓月,在畫面左下角的題跋文如下:「仙山晉慣饗瑤草,月殿今看舞羽衣,存齋。」「存齋」推測為作者字號,目前尚未能得知作者身分。

朝鮮時代19世紀 存齋〈月下白圖〉,36.4×29.8公分,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國立中央博物館)

朝鮮後期畫家沈師正(1707-1769)出身名門世家卻畢生未任官職,沉浸於畫業,曾于真景大家鄭敾(1676-1758)門下學畫,透過來自中國的畫譜習得浙派及南宗畫風,與李麟祥(1710-1760)和姜世晃(1713-1791)等人被評為18世紀畫壇重要的「朝鮮式南宗畫家」。他的〈豪鷲搏兔圖〉左側中間部分寫著「戊子夏仿寫林良」題跋,由此可知這是沈師正於1768年夏季模仿明代畫家林良(1428-1494)的作品。此畫呈現的是一隻目光犀利的鷹捕捉兔子的緊張瞬間,與畫面給人的緊迫感不同的是山坡上畫了雜草、菊花以及紅色果實,充滿趣味。技法方面,以水墨濃淡的恰當運用、用筆以側鋒快速拖拽勾畫出岩石棱角的斧劈皴等,此特點恰與浙派畫風的林良相仿。而細緻描畫的山雞和兔子、松樹上的乾筆則接近朝鮮式的南宗畫風,反映出沈師正畫風的複合性。

朝鮮時代 沈師正1768年作〈豪鷲搏兔圖〉,115.1×53.6公分,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國立中央博物館)

(完整圖文請見《典藏.古美術》2023年3月號〈萌兔出沒中──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2023新年生肖展〉,作者:陳怡融)

展期|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癸卯年尋兔展」展,展期至2023/04/23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博客來

蝦皮

UDN電子雜誌

讀墨電子雜誌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陳怡融( 5篇 )

首爾大學考古美術史學系碩士生,臉書粉絲頁「你所不知道的韓國藝術史」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