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美術系,非常恨學校沒有教「圖像敘事」、「漫畫」、「圖像小說」(Graphic Narratives,Comics…… );原因很簡單,因為教授們都不會;當年的教授都是出自同一體系,幾乎都是同一所美術系一路讀到博士或去外面鍍個金再回來,我們學的都是已經落後的東西,畢業後幾乎沒有派得上用場的,因此我很記恨。
經過十多年、二十多年,靠書本為師,一點一點增長見聞視野,才發現這幾個關鍵字的英文多麼龐大,書也很多,中文書卻非常稀缺。來來去去就是Scott McCloud《漫畫原來要這樣看》系列和威爾.艾斯納(Will Eisner)的《漫畫與連環畫藝術》系列。我自己東看西看摻雜美漫、日漫、歐漫雜七雜八,發現「圖像敘事」世界之大之廣之深、可作可為,比「美術系」大十倍至少。
《一個故事的99種講法》是簡體書版,作者Matt Madden的啟發來自雷蒙.格諾的《風格練習》,顧名思義,一樣的內容,改寫出多種變體,從易懂、基本款的日記體到「倒敘」、「預言」、「隱喻」等等,接著越來越玩出線、瘋狂,越來越「無法看懂」、實驗性;要變體十種還不太難、但已有一定的難度,何況到九十九!
那圖像呢?同一個情節,用九十九種「風格」、自己發明的「方式」畫出來!作者混雜藝術史、漫畫史、圖像史、各大師的風格來戲仿、運用;首先,可以從中獲得很多的漫畫「關鍵字」,像是「emanata」、「clear line comic」、「furry comic」、「underground comic」;以及從文學借來的敘事手法「獨白」、「閃回」等等……
效仿大師的風格也是「風格」之一,書中作者也穿插了多位關鍵漫畫家:RodolpheTöpffer(被譽為歷史上第一位漫畫藝術家) 、Winsor McCay(《小尼莫》作者)、Jack Kirby(《美國隊長》作者)、George Herriman(Krazy Kat作者)….. 「戲仿」(parody)在創作上一直是一種常見手法,像仿Andy Warhol、仿草間彌生、仿梵谷,仿到我們也對這些大師熟了;但漫畫可是沒那麽好仿(對我們普通人而言),作者用「漫畫」戲仿「經典漫畫」看來很合情合理很到味。
我喜歡的是作者使用的是一個「日常」的生活情節,主角在電腦前打字、站起來離開書桌、室友問幾點了、主角去拉開冰箱,冒了個思想氣泡「我到底要找什麽?」;因此,書中每一頁都會出現「我到底要找什麽?」,這是一個日常日語,也是一個哲學問題,作者用九十九種方式問了「我到底要找什麽?」
美術系卻反感美術系,停滯十年後重拾創作。 著散文《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沒有大路》; 詩集《我們明天再說話》、《我和那個叫貓的少年睡過了》、《我現在是狗》、《幫我換藥》;繪本《馬惹尼》、《詩人旅館》、《老人臉狗書店》等數冊。 編譯、繪《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作品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補助數次;2020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不定期開辦繪本創作課;於博客來okapi撰寫繪本專欄文逾百篇。 網站:https://maniniwei.wixsite.com/maniniwei Fb/IG:馬尼尼為 manin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