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佑在博物館的路上】 誰住在蒙德里安的房子裡?——荷蘭瑞特威爾德・施洛德住宅Rietveld Schröderhuis

【專欄|佑在博物館的路上】 誰住在蒙德里安的房子裡?——荷蘭瑞特威爾德・施洛德住宅Rietveld Schröderhuis

這棟建築最初為私人住宅,其擁有者為施洛德女士(Truus Schröder)。1924年她委託當時在傢俱設計領域已極富盛名的設計師格里特・瑞特威爾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規劃設計,施洛德女士幾乎讓設計師自由發揮,這也是瑞特威爾德第一次有機會親自設計整棟建築,他將自己對風格派(De Stijl)的追求,完整呈現在建築設計的各個角落。

這棟建築最初為私人住宅,其擁有者為施洛德女士(Truus Schröder)。1924年她委託當時在傢俱設計領域已極富盛名的設計師格里特・瑞特威爾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規劃設計,施洛德女士幾乎讓設計師自由發揮,這也是瑞特威爾德第一次有機會親自設計整棟建築,他將自己對風格派(De Stijl)的追求,完整呈現在建築設計的各個角落。

第一眼看見施洛德住宅時,誤以為是以蒙德里安的作品為設計概念的房子,因為建築配色以及水平垂直的結構線條,可直接與蒙德里安的作品《構成(Composition)》系列聯想在一起,尤其是經典的紅、藍、黃、灰、黑配色。蒙德里安作為荷蘭風格派的先驅,其創作風格深深影響當時的藝術及建築設計,而瑞特威爾德即是風格派的追隨者之一,此棟建築也被視為風格派建築的重要案例。

建築配色及造型彷彿蒙德里安作品的立體版

建築完成於1925年,施洛德女士及其家人居住於此直至1985年去世,特別的是1957年後瑞特威爾德也搬到這棟房子同住,並把其中一個空間改為自己的設計工作室。住宅最特別的是二樓的室內空間可自由調度,透過滑軌牆面的設計,依照使用需求將其展開或收納,因此空間可以完全通透,需要時也能轉變成私人的獨立空間。或許有人認為怎麼可能每天花力氣展開與收納牆面,但事實上,施洛德女士至始至終都依照著建築師所構想的模式在這棟住宅裡生活。

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示範如何收納滑軌牆面
牆面收納後,二樓成為一個完全通透的開放式空間

參觀時,現場的工作人員會演示如何將房子的牆面完全展開,再完全收納。透過工作人員的操作,會發現是個充滿機關與各種設計巧思的房子,甚至連盥洗空間以及桌子都能展開與收納。可惜這部分無法透過靜態的照片呈現,因為工作人員演示時禁止錄影,不過博物館網站有分享幾部牆面展開與收納的片段,可先一睹為快。

Rietveld Schröderhuis博物館網站:https://www.rietveldschroderhuis.nl/en

二樓的房間放了瑞特威爾德的成名作品之一《紅藍椅(Red and Blue Chair)》。紅藍椅於1919年公開亮相,成為風格派設計的代表作品。現場這張不確定為原作或復刻版。
位於入口處附近的通話孔(照片提供者:許勝皓)

分享一個這棟建築有趣的小細節,由於施洛德女士很喜歡待在二樓的起居空間,因此瑞特威爾德為她設計了一個通話孔,讓施洛德女士可以不必下樓,即透過通話孔跟位在一樓門口的訪客對話。

作為第一棟由瑞特威爾德親手規劃設計的建築,其強烈的風格派特色,落成後即產生不少話題,也因此在附近步行可抵達的範圍內,陸續有委託其設計的案子。Rietveld Schröderhuis博物館也幫「瑞特威爾德迷」規劃了烏特勒支步行散策,總共有8處與其相關的建築作品,相信這個行程就足以花掉一整天的時間。

瑞特威爾德的烏特勒支步行地圖:https://www.rietveldschroderhuis.nl/en/rietveld-in-utrecht/walk-the-rietveld-route-through-utrecht/2017-01-16-rietveld-walking-route.pdf

最後分享附近橋墩上的裝置藝術,由此可見瑞特威爾德對於烏特勒支的影響,橋墩的磁磚上陳列了瑞特威爾德所設計的各款經典椅,並以荷蘭代爾夫特藍陶(Delfts Blue)的形式呈現。

邀請對傢具設計有興趣的朋友一起研究,能認出其中哪幾張椅子?

參觀資訊
瑞特威爾德・施洛德住宅Rietveld Schröderhuis
*2000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地址:Prins Hendriklaan 50, 3583 EP Utrecht, The Netherland.
開放時間:週二到週日10.00am – 3.00pm
票價資訊:如下表(須事先上網購票)

成人€19
13-17歲青少年€10.50
7-12歲兒童€3
國際學生票(須出示學生證)€10.50
ICOM會員€3
荷蘭發行的博物館卡€3

主題推薦選書

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
史上第一人!以現代建築作品列入,世界有形文化遺產。
二十世紀建築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130年前,房子是磚造或石造,每間房只有一個小小窗戶,門可能太低,床太短……有位建築師叫柯比意,他很不滿意當時的房子,便提出開大片窗,讓光線走進房子裡的想法;選用鋼筋水泥來蓋房子。建築從測量人的尺寸做起等等,這些都是他創新的理念。但是當時的人不能接受這些前衛的想法,他們認為柯比意很傲慢。

為了解決城市大量的居住需求,他提出摩天大樓及集合式公寓的想法,法國馬賽公寓就是最佳範例。最著名的建築作品-廊香教堂、印度昌迪加爾的城市規劃,深深影響全球年輕的建築師,更是二十世紀建築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邀請小大讀者來親近、認識建築大師柯比意的創新想法和作品,又是如何影響現代城市樣貌。

 一個伊拉克年輕女孩看見,家鄉的河流、沼澤、沙丘和廢墟,
 夢想著創造自己的城市,她就是札哈‧哈蒂。’
 長大後,她成為世界上最特立獨行的建築師。
 她的建築像風、像貝殼,還會動和飛行……。

 札哈‧哈蒂出生在伊拉克的巴格達,
 父親帶著她參觀河流、沼澤、沙丘和廢墟,
 她以優異成績獲得學位,前往倫敦發展。

 為了擠進男性為主的建築設計業,
 她日以繼夜的工作,以大自然為素材,設計與眾不同的奇特建築,
 參加建築競賽獲得高分,卻無法得到案主認同,屢屢受挫卻堅持不放棄。

 終於她的努力被看見,世界各地都有她的創意建築存在。
 札哈‧哈蒂是第一位獲得普立茲建築獎殊榮的女性,
 2012年札哈‧哈蒂被冊封為大英帝國的女爵士。
 堅持追求建築夢想 ,開創女性新時代!

【專欄|佑在博物館的路上】

以蘇格蘭地區為同心圓,如果不是在博物館,就是在前往博物館的路上,若途
中遇見迷人的書店或是咖啡館,也會稍做停留。試著發掘與分享英國博物館有
趣的教育活動、展覽、藝術家及相關書籍。若有機會也可能會從展覽中,邀請
各位延伸出自己的創作。

柯佳佑( 4篇 )

持續走在藝術的路上,一路從藝術史到藝術教育。在美術館工作7年之後,不知不覺變成博物館控,每趟旅遊行程至少會包含二間以上的博物館。在美術館工作和逛博物館的日子裡,逐漸體會到藝術裡非語言的能量,決定遠赴英國進修藝術治療(Art Psychotherapy)。希望有一天,博物館成為療癒之地,而藝術成為迷航的指南針,每個人都能在一方天地裡找到自己的安棲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