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
當我們尋訪一間圖書館時,必須先穿越過(1)一片魚龍混雜的街區,或是(2)一片百花綠蔭的花園,你比較偏愛哪一個選項呢?
讀到日本有一座位在山谷裡的「地底圖書館」,設計者為了將農業用地保留,刻意將圖書館藏到地底。揣想置身一片綠植密覆的生態環境中閱讀,整個心都靜了下來!不禁讓我回憶起波爾多一間位在花園裡的圖書館。
兒歌唱著:「妹妹背著洋娃娃,走到花園來看花⋯⋯」,當我們走進波爾多的公共花園(Jardin Public),不只是有花可賞,還有一間專門為兒童而設的圖書館可以看書、聽故事喔。
Jardin/花園和Parc/公園有什麼區別?
其中一項解釋挺令人喜歡的——前者是為了靜心、野餐、欣賞自然,後者則多半允許騎車、運動、遊戲,甚至辦熱鬧的活動。從這點說明來看,波爾多公立花園內有圖書館滿合理的,在花園裡靜靜散步,再逛進圖書館裡翻翻書,多麼閒情雅致,歲月靜好呀!

我們先穿過被列為法國「歷史遺蹟」的鍛鐵柵欄——從欄杆與門柱的精細花飾到鍍金紋章,在日夜光影變化下,展現出十九世紀鐵工藝術風味。
走過柵欄,跨進花園,隨即看見一棟古樸建築,壁上靜靜掛著「圖書館」的牌子。這是1949年即創立的公共花園圖書館,它是波爾多唯一專門典藏兒童文學的圖書館,除圖書借閱外,也常為0-18歲讀者提供研討會、戲劇工作坊、讀書會……等廣泛多元的選擇。

推門拾級而上,來到二樓面積不大的空間,書櫃緊緊地一撩接一撩,圖書密密地一本挨一本,大小讀者各據角落,或瀏覽翻閱,或悄聲討論,直覺像一間開在街坊的溫馨童書店。


幼兒圖書區是一處壁爐造型的角落,面對如此場景,忽然覺得自己像誤闖了別人家客廳,或像參與實境節目的觀眾似的,我在一旁欣賞著母女三人如此悠然地、小小聲的分享著剛從書箱挖到的寶藏。

這塊區域於每週三下午機動調配,舉辦故事會活動(séances de lecture de contes)— 說故事給孩子們聽。小讀者們或窩在父母懷抱,或放鬆地躺在地板上,乘著一則則故事飛毯遨遊。

造訪時適逢館方舉辦「La parade des super-héros」(超級英雄遊行)活動。在館內一隅擺放了幾幅臉部挖洞的立牌,從穿著、姿態研判,有美國隊長、鋼鐵俠、超人,還有神力女超人站在窗邊。

女超人身旁的那幅窗景更吸引人,翻著繪本讀著讀著,一抬頭便將綠意繁花盡收眼底,微微的風輕搖枝頭,金黃陽光染滿林園。

打開一本謳歌春天的繪本,迎大自然入懷。

《小瓢蟲–寫給孩子的俳句》(La Coccinelle–Haihus pour enfants)是一個關於一隻小瓢蟲的故事,他的背殼上有七個黑點,這種溫和良善的昆蟲,聽說能帶來幸福呢!
在迎接春天的早晨,小瓢蟲透過結凍的冰珠上的倒映身影,細數著背上的點點。然後在莖上小憩,一頓豐盛的芽蟲大餐正等著小瓢蟲呢!一會兒小飄蟲被螞蟻追趕,一會兒又在孩子指尖上暫歇⋯⋯最後展翅飛起,牠要去宣告一個好消息:「明天將是美好的一天!」
如此輕巧的文字,是用日本的「俳句」Haïku形式書寫的!「俳句」?印象中櫻桃小丸子的爺爺很愛吟詠這樣的詩句,其創作格式是由三行短句,音節五、七、五所構成。
起先以為文字作者是日本人,經查詢才知,非也!作者Patrick Gilletg是位海洋生態學者與熱愛並擅長俳句的詩人,專為年幼孩童創作了這本淺顯易懂的繪本,串連28首音韻有趣、文字簡樸的俳句,並介紹了各類瓢蟲:顏色、點點、體型。
繪圖的是義大利籍的Toni Demuro——生態插畫家,除插畫工作外,也熱衷環境議題,2014年才跨足圖畫書創作,繪圖與設計功力都很厚實,異境似的精緻繪畫風格,讓畫面呈現像絲綢一樣精細紋理。
花園中有圖書館,是讓賞花的人也能享受書香;而圖書館外是花園,將埋首書中的讀者帶到五感鮮明的立體天地,也是二者結合的最大效益。

圖書館便曾舉辦「感官的春天」(Le printemps des sens),手作、品嚐、遊戲,當然其中也有聽故事活動——那是背景設在日本的《旭日公主》(La princesse du soleil levant)一書:公主被軟禁多月,她決定趁夜逃離城堡,追尋摯愛。聽完故事後,一起來動手調配香水。沒有調製香氣的靈感嗎?快快走進花園聞聞自然的氣息!
跟著小瓢蟲吟詠了自然之美後,趁日頭尚且光亮,去一遊公立花園吧!
沒遇見紅色小瓢蟲,倒是看見了一顆卡在拱門的大紅球。那是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發起的一項大型移動式街頭藝術裝置,也曾卡在台灣許多城市角落喔!

更加分的是——這座花園裡不只有兒童圖書館,還有一座植物園、自然科學博物館與自然歷史博物館,看書、賞花、觀察、探索⋯⋯知性、感性,一趟滿足呢!
延伸閱讀
【專欄│跟著蹦豬泡泡法國圖書館】溫和且柔軟——波爾多莊園圖書館 La Bibliothèque de La Bastide

朱靜容,趴趴走的閱讀推廣者,大、小朋友稱她YY(歪歪)——因為有東張西望的好奇心,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為了募集泰北華文教育經費而自費出版了三本繪本:
《小豬的超級任務》、《會說話的洞》和《這是你的快樂吧?!》。
法文系畢業後三十年才跑去法國泡圖書館,發起狠來讀法文繪本,
不經易地打開閱讀世界的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