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波爾多,首先聯想到的是香醇的紅酒吧!
紅酒釀製的主要原料-葡萄,其栽種三要素:土壤、氣候與水文,缺一不可。波爾多之所以能成為葡萄酒重鎮,其中那條源自西班牙,提供豐沛灌溉水源的加龍河功不可沒。

它自右側將這座法國第九大城環抱起來,上回我們走訪過位在左岸的嘉布桑圖書館,這次則跨過十九世紀初竣工的歷史古橋-「石橋」,來到加龍河右岸——那兒生產梅洛品種葡萄——溫和且柔軟,也像這座莊園圖書館(La Bibliothèque de La Bastide)給人的感覺。
波爾多加龍河右岸的圖書館
早先居民以貧窮的勞動人口為主,在上世紀九零年代的市政改造推動下,學區、藝文場所、休閒綠地⋯⋯讓這塊區域重生。這所圖書館也是在那個時期歷經合併、搬遷,最終重建命名。

外觀並不顯目,初訪時,踏進像巨石陣的住宅樓群繞了許久,還迷了兩次路呢,總算看見這所低調的圖書館了。建築不起眼,館藏陳設普通,但卻成了我旅讀期間每週六必訪的文化場所,原因在於「人」。
挨近圖書館,看見窗玻璃上有塗鴉作品,細瞧彩繪線條,原來是青少年讀物區域的互動傑作,十來歲讀者立身窗前,便能立即變裝:戴假髮、長鬍子、掛眼鏡⋯⋯,多麼簡單又安靜的小遊戲。

進館瀏覽去!
入門有館員服務櫃台相迎,其左側為成人圖書區,高低錯落的書架,平常風格的桌椅,有些流線的天花板,幾扇天窗將陽光變成舞台燈,仿佛書本和讀者化身演員,靜靜在舞台上「演出」。


故事+佈景+攝影+圖書=主題
服務台後側有一處活動空間,探頭看:啊!是說故事的園地,
每月的第一個週六上午,舉辦「BB Bouquine」活動,針對 0–3 歲幼兒舉辦閱讀、童謠與指偶遊戲,透過故事和互動增進親子間的閱讀樂趣 。

還有一處配合主題佈置的角色扮演角落。

館內右側為童書區,沒特別設計的書箱圍成一塊幼兒閱覽天地,一對親子坐在簡單拼接軟墊上正共享圖書樂!

沿著牆面掛著十多幅攝影作品,這時才恍然明白:展覽主題不是「小紅帽」,而是「狼」!真是不同切入點的思維呀!當然別忘了要在攝影特展旁,將所有由狼領銜主演的圖畫書陳列出來。
「狼」相關圖書 牆面展示的是「狼」寫真攝影展
好!那就來分享一本可愛大笨狼的繪本故事囉!

《大灰狼的好心情》(La bonne humeur de loup gris)——封面上灰狼咧嘴模樣,看來心情真不錯!故事開始—一早起來,大灰狼便覺心情好極了,但同時也餓壞了!於是牠打算趁狀態如此佳時去狩獵⋯
很幸運地,灰狼發現山頂有頭落單的肥羊,然而肥羊表示自己太肥大了,要一口吞下的話,灰狼最好到山腳下張大嘴,然後肥羊從山頂衝進灰狼口中~
哇!你應該推測得到結果。嘴巴被撞痛了的灰狼陸續又盯上了小豬、綿羊和馬兒,但也前後被水車絞打、被牧犬追趕、被馬後腿飛踢⋯
入夜,灰狼依然餓壞了,而心情呢?
糟⋯透⋯了⋯!
這則改編自經典故事《丟掉獵物的灰狼》的圖畫書,情節轉折的扣環處理得挺幽默的,負責插畫的Ronan Badel以漫畫卡通手法輕快表現。
閱讀時,瞧見壞蛋主角被整覺得爆笑,但細想一下:真實世界裡的狼獵食是不是為了回去餵養幼狼呢?也許正因為大量故事將狼描述得或邪惡或愚蠢,我們才需要正視一下這種動物的真實樣貌。看他們小心翼翼地在密林裡行進、覓食、躲避或攻擊,都是生存啊!
除例行說故事活動外,無論是每年十月第一個週日所舉辦「圖書館之夜」活動,或是六月的「文學之夜」⋯⋯等各種文化慶典,這所圖書館都會配合推出不少節目,其中「躺椅上的午睡音樂會」令人驚艷且好奇!想像午休時段,在靜謐的圖書館裡,舒展身子於躺椅上聆聽音樂,多美好的享受呀!

如此溫和且柔軟的尊重!
來說說為何這間圖書館的「人」吸引了我,讓我每個週六願意從住所步行五十分鐘來到這兒?
第一次來到時,圖書館正舉辦兒童著色活動,圖書館員領著一對親子來到展示牆邊,館員蹲下問孩子:「把你的作品貼在這兒好嗎?」我好奇抬頭瞄了一下,一幅剛被張貼牆上的圖畫,與兒童視線同高,而作品的小主人正端詳著。再沿著他的視線看過去,天啊!真不知道他塗抹了什麼,又是怎麼塗抹的?這樣的作品適合展示嗎?
重拾圖畫書繼續閱讀,卻發現一時靜不下心來,仔細回想:一是眼前圖畫的確是一個幼童展現出的技法,大人並未插手干預;二是圖書館員鼓勵小畫家的用心創作和大方分享,而非給予或褒或貶的評價;三是張貼前尊重創作者的意見,縱使對方只是個孩子。

我想起一本繪本《畫個小王子給我》(Dessine-moi un petit prince,Michel Van Zeveren):有一天小羊班上有位同學畫了一幅小王子肖像,引來同學們圍觀和讚美。於是小羊要求同學畫個小王子給他,卻被對方拒絕了。
畫不出「小王子」的小羊回家求助羊媽媽。羊媽媽拗不過小羊請求畫了一件「沒人注意到的東西」,她說:「我喜歡畫沒人注意到的東西。這樣,我們就能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也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最後在羊媽媽示範與提醒下,小羊自己一筆一筆的將他腦海中看到的畫出⋯⋯
關於「畫畫」,它不止是畫畫而已,它是我們看見、感受、理解與表達的方式之一,其核心是用畫筆與色彩建構出我們眼中的世界。所以,家長因為尊重孩子,而放手讓他們自己完成;圖書館員因為尊重孩子,不評價的將之展示出來。
像是酌了一口溫柔的梅洛紅酒似的,醺然陶醉地踏著夕陽離開這間圖書館。感謝這些溫和且柔軟的對待,讓我們更勇於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也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朱靜容,趴趴走的閱讀推廣者,大、小朋友稱她YY(歪歪)——因為有東張西望的好奇心,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為了募集泰北華文教育經費而自費出版了三本繪本:
《小豬的超級任務》、《會說話的洞》和《這是你的快樂吧?!》。
法文系畢業後三十年才跑去法國泡圖書館,發起狠來讀法文繪本,
不經易地打開閱讀世界的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