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迴圈-台灣戰後美術」特區吸引不少民眾駐足。(本刊資料室)
共振.迴圈-台灣戰後美術
延續去年ART TAIPEI推出的「世紀先鋒-台灣現代繪畫群像展」梳理18位台灣前輩藝術家的脈絡而下,在本屆ART TAIPEI「共振.迴圈-台灣戰後美術」則聚焦於戰後美術的發展,更將展出陣容擴充至25位藝術家,包含:趙春翔、李仲生、陳庭詩、莊世和、席德進、楊英風、劉生容、李再鈐、朱為白、歐陽文苑、李元佳、楚戈、霍剛、秦松、劉國松、林壽宇、莊喆、蕭勤、蕭明賢、廖修平、李錫奇、朱銘、韓湘寧、李重重以及陳幸婉(依出生年排序),展出的作品年代自1950年代至2000年以降,跨距達半世紀。
「共振.迴圈-台灣戰後美術」特區,左:劉生容《圓作品》,油彩、拼貼、畫布,45.5×27cm,1979;右:李仲生《無題》,水彩,25×35cm,1960s。(本刊資料室)
10月26日下午2時,本次ART TAIPEI的首場藝術沙龍講座,安排了「共振.迴圈-台灣戰後美術」特區策展人白適銘教授為觀眾介紹台灣美術史的重要發展進程。策展人白適銘首先闡明了本次特展為何會以「共振」、「迴圈」來定調,他表示從戰前到戰後都不斷有組織畫會的風氣,藝術家們對於在學院之外進行創作的觀摩與研究益發感到興趣,以「現代」作為一個議題或關鍵字的畫會愈來愈多,並各自形成截然不同的藝術團體或風氣,可將之視為一種迴圈式的效應,並可以看到這些漣漪以同心圓的方式往外擴展,而在許多不同的圓圈交集當中產生出共振的效果,撞擊出全然不同的藝術景觀。而相較於展覽的策畫常以風格作為劃分,本次的展覽概念亦屬於以文化現象探討為切入,並以更為動態性的方式來思考美術的運動過程,呈現出各階段藝術的變遷風貌。
「共振.迴圈-台灣戰後美術」特區左:霍剛《集》,油彩、拼貼、畫布,120×70cm×8,2009;右:廖修平《節日》,油彩、金箔、畫布,156×128cm,1972。(本刊資料室)
「共振.迴圈-台灣戰後美術」特區左:趙春翔《節日》,壓克力、水墨、拼貼紙本,99×119cm,1965;中:席德進《抽象》,油彩、畫布,72.3×96.9cm,1964;右:劉國松《春夢留痕》,設色紙本,58×85cm,1967。(本刊資料室)
戰後30年,台灣藝術家以西方的開創精神探索東方文化主體價值的呈現,彼此激盪出百花齊放的湧動狀態,積極帶動起美術現代化。而就像在1950年代崛起,影響深遠的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成員們在共同的理念之下也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探索路線與表現形式。一如在展場中,可同時看到1958年的李元佳《無題》與霍剛於2009年所做的八連屏《集》,形成東方畫會創始成員時隔半世紀的遙相對應,別具時代意義。而在繪畫之外,也可看見楊英風、李再鈐以及朱銘在1970年代積極思考如何跳脫形體再現、注入饒富東方哲學思考的抽象雕塑。
策展人白適銘於藝術沙龍解析「共振.迴圈-台灣戰後美術」特區之展覽概念與介紹台灣近現代美術發展歷程。(本刊資料室)
綜觀整體展品基本上體現了從日治時代到戰後,近百年之間台灣美術現代化的歷程,從具象走到抽象,再擴展到對於某種狀態或空間的探索,這些藝術家對於創作從「再現」轉變到「表現」,也成為台灣近現代美術迎向世界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表徵。
英國藝術家傑拉姆(Luke Jerram)大型裝置作品《月之博物館》(Museum of the moon)。(本刊資料室)
科技特區
「科技特區」則呈現三件作品,是ART TAIPEI展現藝術家運用技術、展現出其深刻思考後的力作,呼應本屆藝博會「無形的美術館」的主題,三件作品恰是契合主題的加分之作。策展人易安妮(Annie Ivanova)亦藉此鋪奠了藝術家藉由創作從太空到地表到人心的路徑。
藝術家陶亞倫與VR展場小組於穿戴作品,《超真實 No.2》(Hyperreality No.2)和《超真實 No.3》(Hyperreality No.3)合影。(本刊資料室)
藝術家陶亞倫帶來的VR(虛擬實境)新作《超真實 No.2》(Hyperreality No.2)和《超真實 No.3》(Hyperreality No.3),是最需要等待但亦相當值得一訪的作品。一件作品長3分鐘,另一件則為5分鐘,但在展會前兩天的VIP日,要戴上VR眼鏡一睹「超真實」,估計都要排隊近1小時,有興趣的觀眾,在展會期間要趕早。戴上VR裝置,進入陶亞倫的世界後,透過振動與軌道前進的方式,在虛擬實境構建而出的天地裡,更具感官的真實感。而陶亞倫正是用作品挑戰我們認知的「真實」。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到的即為真實嗎?陶亞倫用作品,指涉了我們感知的這個實存世界,實是被意識建構的幻相所遮蔽的過程。如果沒有我們熟悉的符號與擬像的指引,意識將陷入一片宛如廢墟的無虛。請體驗看看,當下最「夯」的VR藝術作品,能帶給你什麼樣的觸動。
澳洲藝術家基特.韋伯斯特(Kit Webster)的作品《謎》(Enigmatica)。(本刊資料室)
澳洲藝術家基特.韋伯斯特(Kit Webster)的作品《謎》(Enigmatica)。(本刊資料室)
澳洲藝術家基特.韋伯斯特(Kit Webster),用一間房間,一組連結感應顯現顏色的裝置作品以及電子音樂,就讓置身暗房的我們進入了新世界。透過名為《謎》(Enigmatica)的裝置作品,隨著音樂的節奏、感應裝置隨之顯現不同的顏色,讓這組幾何形狀構成的作品變化萬千,這些瞬間讓我們浮現出自身腦海連結的記憶,或是,這異樣華麗的閃現,讓我們開心地一片空白。
而本次ART TAIPEI的打卡熱點,莫過於是英國藝術家傑拉姆(Luke Jerram)的大型裝置《月之博物館》(Museum of The Moon)。直徑10公尺的「月球」,就是1:50萬縮小的月球寫真,藝術家以美國太空總署(NASA)拍攝的高精密月球寫真,透過輸出、噴繪、縫製而成。此次,懸掛在世貿展場上空的月球,已經巡迴了18個國家,更已在世界不同的場館與空間展陳。
英國藝術家傑拉姆(Luke Jerram)大型裝置作品《月之博物館》(Museum of the moon)。(本刊資料室)
Tags
ARTouch編輯部( 1665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