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畫布上的魔術 高肇良「角色中」個展

畫布上的魔術 高肇良「角色中」個展

高肇良就以往表演魔術的經驗、從觀眾面對戲法幻象的驚呼讚嘆、給予掌聲肯定的心理轉折,他觀察到人類的好奇心、窺視欲…
高肇良就以往表演魔術的經驗、從觀眾面對戲法幻象的驚呼讚嘆、給予掌聲肯定的心理轉折,他觀察到人類的好奇心、窺視欲望在觀看魔術的過程中被滿足;觀者更被眼前所見的「真實」所震懾,並信以為真。而從這一系列發展的過程中,「我開始思索自己為什麼這麼喜歡畫具象寫實?」高肇良認為具象寫實是一種擬真的表現,而在創作繪畫的擬真行為其實跟變魔術的操作手法極為相似;兩者皆有觀者、表演者和作品,而最終達成的視覺效果亦是同樣的,都是將假的轉換成真的、將不可能轉換成可能。
展場作品,左:《如果風不再吹》.油彩、麻布.65×53 cm.2014、右:《角色中》.油彩、 麻布.72.5×100 cm.2014。
遊刃於雙重身分之轉換,無論在平面畫布或是實際空間,高肇良藉由精心營造的布局,透過創作將虛構的事物予以合理化,使觀者以往累積的視覺經驗與當下「眼見為憑」的概念產生牴觸;正如魔術表演所呈現出的奇異景象,儘管流露出一絲不尋常、卻讓觀者無從推翻的「被建置的真實」。在並置的《鏡觀反映─國王的後腦杓Spade》與《鏡觀反映─響板》作品,藝術家更一舉提供了三種的觀看方式,畫布正面繪製的物件圖像、側面的鏡面反映物件影像以及置於畫布背面的實體物件,孰真孰假?判別的依據為何?從中探討虛擬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一如藝術家自述:「什麼才是真實?或許所謂的『真實』,是因為不真實的感受而來;而『真』的事物,也總是不彰顯其外的。」
《鏡觀反映─國王的後腦杓Spade》作品提供三種面向的觀看角度與思維。油彩、麻布、不鏽鋼鏡 、壓克力.25.5×17.5 cm.2014。
觀看作品《台上台下》時,觀者的視點顛覆以往,改自台上望向觀眾席、成為被觀看的對象;然而,偌大的觀眾席卻空無一人、應當有的注視與鼓勵亦不可得,致使站在台上有種強烈的失落感。「我想反映人生有高峰、也會有低潮,即使沒有觀眾、沒有掌聲,依然要堅持自己的理想。」自道具箱浮出的一朵飄渺白雲則明確提點出只要縈繞於心的夢想還在,就莫忘初衷。
展場一景,觀者駐足於作品前討論。左:《紅幕落下時》.油彩、麻布.130×162 cm.2015、 右:《幻象事實在裝傻》.油彩、麻布.91×116.5 cm.2015。
不同於一般魔術的即興表演與瞬間即逝,這一場靜態的魔術展覽,看不到炫目取巧的視覺奇觀,也沒有華麗喧鬧的聲光效果刺激其他感官;眼前靜默無聲的定格表演,卻讓觀者得以在一片喧鬧之外沉澱心緒,更輕易融入畫面的情境中;於此同時也不禁讓人思考,自己在人生舞台上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雲清藝術中心的「角色中」一展,可看見藝術家高肇良延續其寫實畫風的脈絡發展,而本次展出的作品特別以魔術元素與濃厚的表演意味為主軸,乃是來自於藝術家本身對於魔術的高度興趣與深刻體悟之反映。從國中就開始自學魔術、表演魔術,高肇良始終以藝術創作者與魔術師兩種身分並行,即便現今選擇走向藝術創作,依舊未曾忘情於魔術,「我在畫布上變魔術。」高肇良表示。
藝術家高肇良與作品《台上台下》合影。油彩、麻布.130×194 cm.2014。
楊椀茹 (Yang, Wan-Ju)( 154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