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亞洲在阿姆斯特丹─黃金時代的異國風華」特展

「亞洲在阿姆斯特丹─黃金時代的異國風華」特展

翻譯│林容伊  圖│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以皮耶爾.蓋伯斯(Pierre…
翻譯│林容伊  圖│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以皮耶爾.蓋伯斯(Pierre Cuypers)設計的指標建築為館舍,自1885年起便矗立在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館廣場。該館收藏了一些名聞遐邇的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如林布蘭的〈夜巡〉,以及維梅爾的〈倒牛奶的女僕〉,也典藏歐洲裝飾藝術和亞洲藝術的重要作品。2003至2013年間,博物館歷經建築本體和常設典藏展的重大重建工程:1960年代時以藝廊空間填滿的舊中庭,經西班牙建築師克魯茲.歐提茲(Cruzy Ortiz)操刀翻修成雅致的入場區域;於此同時,策展團隊也面臨一個獨特的時機點,重新省思常設展示的整體規劃。重建之前,不同的典藏如繪畫、雕塑、裝飾藝術、荷蘭歷史、版畫與素描皆分開展示,這種展示方式受到仔細而全面的檢視,目前已改為依照年代順序綜合展示所有藏品,呈現中世紀直到20世紀荷蘭的藝術與文化發展。觀眾可以體驗荷蘭黃金時代的繪畫旁邊陳設著家具、銀器與陶器的氛圍,這些物品當時都同時存在於荷蘭市民菁英的家中。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外觀,2014年攝。攝影/John Lewis Marshall。
2014年新開的側翼展廳使博物館得以安排更多元的展覽時程,包括服飾與時尚(「伸展台」,展期2015/2/20~2016/5/15),以及黃金時代的繪畫與素描(「海克力士.謝哲斯之謎」,展期2016/10/7~2017/1/9)。而2015年冬季的展覽「亞洲在阿姆斯特丹─黃金時代的異國風華(Asia in Amsterdam:Luxury in the Golden Age)」特展又探索了不同的主題,訴說17世紀荷蘭與亞洲的貿易故事,以及亞洲奢侈品對於荷蘭藝術和文化的影響。展覽由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與美國麻薩諸塞州塞勒姆的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合作,能夠一同呈現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館精湛的亞洲外銷藝術品收藏,以及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的荷蘭與亞洲裝飾藝術、荷蘭黃金時代繪畫,是非常精彩難得的機會。此外,展覽還包含來自歐洲、美國與亞洲多家機構與私人收藏的50多件借展品。
博物館中庭。
亞洲在阿姆斯特丹
「當我見到東印度公司裝滿香料、絲綢、物料、瓷器,與中國、印度所有最珍罕物事的庫房矗立在遠方,我想,錫蘭把她生產的所有肉桂都送來這裡了,摩鹿加群島送來所有的丁香,蘇門達臘和爪哇島則送來她們擁有的全部香料,中國送來所有貴重的物料,日本也送來多種精美工藝品,而印度其他地區則送來胡椒和絲綢。」1639年,德國旅行家約翰.艾布雷赫.馮.曼德慈洛(Johann Albrecht von Mandelslo)造訪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成立於1602年)位於阿姆斯特丹的倉庫後,寫下這段文字,本展覽的原點即是出自來荷旅人見到匯聚於阿姆斯特丹的亞洲奇珍異寶時的驚詫。透過十個展廳與170件文物,述說荷蘭如何在亞洲建立貿易網絡,帶回什麼樣的貨物,以及這些物事對於荷蘭的裝飾藝術、科學、時尚與繪畫帶來何種影響。荷蘭人並非最早旅行到亞洲的歐洲人,然而不同於他們的葡萄牙先驅,荷蘭人冒險深入亞洲的目的全然只是為了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是間公眾公司,事實上,還是全世界首間發行股份的跨國企業。荷蘭人出航是為了尋找香料,不過交易品項很快就變得琳瑯滿目。首任總督揚.佩特森.庫恩(Jan Pieterszoon Coen)採取了利潤豐厚的經營模式,即利用亞洲內部的貿易所得支付運回荷蘭共和國的商品費用。公司的首要目標是貿易營利,然而在他們認為有必要時,亦會殘酷無情地對付當地居民,例如班布群島的內拉島盛產肉豆蔻和肉豆蔻皮,島上居民因拒絕讓公司獨占買斷產品而在1621年遭到屠殺。展間之一專門展示荷蘭東印度公司最重要的貿易中心:中國、日本、印度和荷屬東印度,其中多數展品為荷蘭及亞洲統治者間交換的外交禮物。
中國製約1690年〈糕點盤組〉,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館藏。
商品
航行到亞洲的船隻運回了所有馮.曼德慈洛描述的貴重品項,甚至更多。爪哇和蘇門答臘的香料、日本的漆器、錫蘭的象牙、中國的絲綢與瓷器……這些商品令荷蘭及全歐洲大為傾倒。許多荷蘭東印度公司引進的產品歐洲人都未曾見過,阿姆斯特丹轉眼間便成為亞洲奢侈品的國際中樞。VOC一開始就瞄準批量的經營方式,比起從前,更多人能夠買得到、買得起這些商品;同時,荷蘭共和國正處於前所未見的經濟繁榮,人民更有閒錢消費奢侈品。並非所有的奢侈品都來自亞洲,不過VOC所運回的貨物幾乎成為這場豪奢風尚的同義詞。荷蘭的藝術家與工匠立即從中獲得靈感,從17世紀初開始,經過金屬加工的瓷器碗盤和鸚鵡螺便現身於荷蘭靜物畫;同世紀稍後,更發展出一種完全以這類奢侈品為描繪主角的特殊靜物畫。展覽包含弗洛勒斯.馮.戴克(Floris van Dijck)、歐夏斯.畢爾特(Osias Beert)以及威廉.郜爾夫(Willem Kalf)等畫家的作品,也展出一件女性藝術家克拉拉.貝特斯(Clara Peeters)的珍稀畫作。
威廉.郜爾夫(Willem Kalf)1662年作〈有中國瓷碗、鸚鵡螺和水果的靜物〉,馬德里提森─博內米撒博物館藏。
彼得.克萊茲1627年作〈有火雞派的靜物〉,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
瓷器
早在161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創立還未滿十年時,阿姆斯特丹的歷史學家伊薩.彭達諾斯(Isaac Pontanus)曾記載:大量的瓷器被運回這座城市,多到連平民都在使用。相較於葡萄牙商船在16世紀末運回數百件瓷器,1614年時VOC商船海爾德蘭號就運回了6萬9057件。更令人驚異的事實是,荷蘭和中國從未有直接的外交和貿易往來,公司所進口的所有瓷器皆由中國商人在台灣和稍後成為荷蘭據點的巴達維亞等地賣給他們。荷蘭人曾嘗試和中國建立直接的商貿關係:1662至1681年間多次行船至福州,設法覲見中國皇帝,但最後都無功而返;不過,他們定期在福州出沒的身影被記錄在中國水墨畫中。雖然無法直接聯繫位於景德鎮的中國窯場,荷蘭人仍能訂製適合歐洲品味和習俗的瓷器。這類產品起初是仿製歐式器形如銀器和軟質瓷器等,到了17世紀中後期,中國工匠也能將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的場景和紋章等歐式圖像轉錄到瓷器上。此次也展出許多這類作品。
中國製約1620~1640年〈帶蓋瓷碗〉,高16.5公分、口徑14.5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此為阿瑪利亞所收藏的瓷碗類型。
日本製約1680~1700年〈箱與瓷瓶〉,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荷蘭東印度公司訂製,作為致贈亞洲統治者的外交禮物。
阿瑪利亞
雖說前述該類作品已改製成符合荷蘭品味,但在荷蘭共和國內,它們卻是因異國風情以及瓷器本身帶有的神祕特質而受到喜愛。起初,這些瓷器買來不是為了日常使用,而是安置在碗櫥、壁爐飾架及護牆板上作為裝飾。隨著17世紀的開展,中國瓷器和日本漆器也被納入荷蘭室內設計的規畫之中。共和國執政腓特烈.亨利親王的王妃阿瑪利亞.馮.索姆斯(Amalia van Solms),即是開此風氣的先驅之一。她在海牙的宮殿建造了一間小廳,所有牆面鑲滿了日本漆製面板(取材自鋸開的箱子和飾板);也運用自己一部分的陶瓷收藏來裝飾其中一個房間,在紅色鑲金的特製架子和櫃子上展示。此次展出她收藏的罕見瓷器類型,以及描繪中國瓷器及富含異國情調的貝殼畫作。阿瑪利亞的女兒懷抱著母親的創意出嫁,將此種風尚散播到全歐洲的皇室。這類作品結合了極為精緻的日本漆藝,只有極端富有的VOC幹部才有辦法從日本訂製。他們從日本將漆箱和漆櫃帶回阿姆斯特丹,為歐洲各國宮廷服務的藝術經紀人們則前來此處購買。
約1690~1720年〈代爾夫特花塔〉,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
代爾夫特
中國瓷器的大量進口深刻地衝擊了荷蘭陶業。隨著亞洲陶瓷的價格調降,對於低地國燒製的鉛釉陶器的需求也跟著減少了,從中世紀以來一直被使用到這時的低地國鉛釉陶,突然看起來過時又粗劣。然而荷蘭人對於如何燒造真正的瓷器毫無頭緒,歐洲人一直要到18世紀初才弄清楚瓷器的製程(將高嶺土混合石英和長石的胎體以高溫燒成);不過,一些荷蘭陶工開始研發外表看起來像瓷器的陶器,他們調整胎體的厚度,在器身上施掛錫白釉,以鈷藍彩描繪亞洲的裝飾主題,後來甚至給這類作品起了「荷蘭瓷器」的稱呼。1680年起,荷蘭陶業以代爾夫特為中心,此次展覽展示了早期的荷蘭代爾夫特陶器,以及蘇格蘭女王瑪莉.史都華(Mary Stuart)和路易十四訂製的作品。
「亞洲在阿姆斯特丹」展現亞洲奢侈品如何深刻地影響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與文化。即使較之17世紀,今日往返亞洲和荷蘭已變得容易許多,然而這場荷亞貿易所帶來的文物,仍然和350年前一樣令人目眩神迷。(作者按:本展由美國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館與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聯合舉辦,並獲得蒙德里安基金會﹝Mondriaan Fonds﹞及阿姆斯特丹國博俱樂部﹝Rijksclub﹞贊助。)
中國製約1670年〈福州圖〉,縱100公分、橫136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
亞洲在阿姆斯特丹─黃金時代的異國風華
地點: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展期:即日起~2016/1/17
地點:美國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館
展期:2016/2/27~6/5
Femke Diercks( 1篇 )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純藝術與裝飾藝術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