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倉院簡介──光明皇后捨聖武天皇所愛
「正倉」是一座全木構、結合校倉及板倉結構之建築,優點在於防潮通風、利於貯藏,內部共隔為三個部分,依方位分別命名為北倉、中倉與南倉。今日所見「正倉」的建築體始建之年代還不明確,一般認為建於聖武天王(724~749在位)逝世後、光明皇后將其遺物捐獻入寺的天平勝寶八年(756)前後。
北倉主要收貯光明皇后分批所贈之聖武天皇遺物,600多件文物多半是天皇生前用品,這批獻給東大寺大佛的寶物,詳細記載在光明皇后御製的《太上天皇捨國家珍寶等入東大寺願文》中(此書跡同時藏於北倉)。由於該文具有目錄清冊的特性,今日慣稱它為《東大寺獻物帳》或《國家珍寶帳》。中倉與南倉主要收納帳外之物,如東大寺儀式用品及文書記錄等;南倉保存佛具一類,以及寺中大佛開光(大佛開眼會〔?????〕)儀式所用之物。這些寶物自8世紀起便被嚴加保管,其中北倉最早實行?封制度,需要天皇敕使才能開封,而平安時代後期中倉也一併實行;南倉則持續在朝廷僧尼統制機構下,以僧綱施行綱封倉來嚴格管理寶物的封藏,有百年不曾開倉的紀錄。
〈海獸葡萄紋白銅方鏡〉,長17.1公分、寬17.1公分,正倉院南倉藏。
今日,正倉院建築體除了被訂為日本國寶,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8年登錄的世界文化遺產「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而其中珍貴的文化財則由內閣府宮內廳管理。過去入秋曝涼、開倉清點寶物的傳統,在嚴密保護制度下從不公開示眾,但自昭和二十一年(1946)以降,這批極具文化價值的文物,在官方開封、檢點、調查之餘,約於每年10月底由奈良國立博物館主持展出其中60~70件寶物,成為「正倉院」特展,是一大展覽盛事,使今日我們有機會親眼目睹8世紀以來的傳世真品。
正倉院的寶藏──亞洲工藝菁華
正倉院所貯藏之文物內容極為豐富,包含香料、藥物,書籍、文房、佛具、家具,儀式、遊戲、樂舞、武備、飲食等用具。在工藝美術的部分,可說是匯聚了8世紀前後亞洲的工藝菁華。它們輾轉經由遙遠的陸路海路運輸,內容有大量來自唐朝、新羅等地,與一部分原先陳設在天皇夫婦起居場所的日本仿唐風製品,還有西域、波斯的文物;其中許多文物早已不見於過去發源與流行之地,卻被悉心保存於絲路的東端,安然地渡過了千年歲月。
結語:國際文化的豐富度
正倉院的寶藏也許寄託著8世紀諸國達官貴人們對於異域的遙想;但對曾經越過荒漠或渡過海洋,親身參與長安盛會的旅人們來說,又會是一段怎樣的故事?透過正倉院的寶物,我們有機會躬逢其盛。
奈良是過去日本京城的所在之地。8世紀輝煌的平城京雖不復在,但建築在首都之東而被稱做「東大寺」的佛教勝境,度過了1200多年的歲月仍香火鼎盛。挾著悠遠的歷史與文化的記憶,來自世界的旅人懷著思古幽情,或為古老的金堂大佛而來、或為迷人的呦呦鹿群而往,或許也為公園裡的春櫻與秋楓,無論如何,不分四季旅人們絡繹不絕地造訪此地,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
也許你已經造訪過這座悠悠的城,體會它熙來攘往的熱鬧及靜謐幽遠的氛圍,但是否曾經留心位在寺院西北一隅靜靜地豎立的校倉建築──東大寺的正倉(倉庫),它曾經與千年來的人們一同努力,保存數千件以天平時期(7世紀末至8世紀中)為主的寶藏,使今日我們得以親眼再見千年前燦爛的物質與文明。世人稱之為「正倉院」寶藏。
〈白銅平螺鈿圓鏡〉,鏡背,徑27.2公分,正倉院北倉藏。
〈紫檀螺鈿五弦琵琶〉,長108.1公分、幅30.9公分,正倉院北倉藏。
大唐帝國長安城具備國際性,為人、物往來匯聚的重要都市,或許1970年代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諸國錢幣,可以作為很好的例子:對照當時長安城的布局,可推測是批窖藏應是興化坊邠王李守禮父子之財物(8世紀中葉),其中可見東羅馬金幣(時間為610~641)、薩珊朝銀幣(時間為590~628)及日本奈良朝和同開寶銀錢(708~715)。而這也點出大唐帝國東西交流,同時也是絲綢之路之一線,即從地中海附近經西亞、中亞的羅馬、波斯,經過樓蘭、敦煌、蘭州到達長安。再經洛陽北過登州、南由明州出海,到達絲路的東端日本,由博多北轉海路與陸路,最後來到奈良。正倉院便偶然地成為當時亞洲精品匯聚的最末一站。
來自不同地區的精緻工藝,藉著計畫性的遣唐使、唐政府的回訪使節與貿易團,被一波波地帶至奈良,也結束它們的漫長旅途。而自唐朝習藝而返的藝匠、或一同遠渡重洋來自歐亞大陸的諸國藝人,便在此地製作起與長安風格相似的產品。正倉院這批傳世珍寶的重要意義,並不只體現當時的天平文化與唐日關係,文物亦展現當時豐富的國際性,包含大唐與西亞的文化;一段段東西交流的物語,正融混在各式工藝、材質、裝飾技法及紋樣,而8世紀的一小段絢爛時光的技藝,就這樣凝結封藏於正倉院,展現在我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