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第11屆「2024 X-site計畫」首獎,經過兩階段評選後,由「感想工作室」(Office One Senses,OOS)的作品《林木林》(Analogue Forest)從26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走近北美館,明亮廣場上的一座座木柱散落排列,格外引人注目。
《林木林》的核心由25座可隨風和外力微微擺動的柱體及輕盈的網布覆蓋組成,為夏日到來的遊客提供了一片廣大的遮蔽,創造了一個舒適且令人著迷的探索空間。
評審團認為此作:「在有限的場地中建立了一個充滿不確定邊界和變動狀態的環境。作品尺度上的開放性不僅擴展了廣場的範圍,同時也透過森林的意象讓參觀者沉浸在一種感知體驗中。」
每當觀眾進入時,廣場上網布的輪廓被透入的細密光線所取代,營造出森林意象的結構,引領好奇的觀眾進入其中,稍微鬆綁了日常生活的束縛。
「感想工作室」的組成經過,算得上十分隨機。團隊中的五位成員:鄭皓鍾、邱元甫、張博允、陳思安、黃郁慈,他們有的是童年玩伴,有的彼此是親戚,有一些則透過共同朋友相遇。邱元甫和張博允是大學同學,後來在東京通過共同朋友結識了鄭皓鍾。邱元甫說:「我們都是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的學生,認識皓鍾後,我們對建築的看法開始有了轉變。」
隨後,張博允前往瑞士門德里西奧建築學院(Accademia di Architettura di Mendrisio)攻讀建築,成為了鄭皓鍾的學弟,畢業後留在德國斯圖加特工作。而現居荷蘭的黃郁慈,則是鄭皓鍾的童年玩伴,從事平面設計的她也加入了「森華計畫」的策劃。
談到「感想工作室」的正式命名,團隊表示,他們實際上是在提交作品前一刻才真正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最終,是在創作《林木林》的過程中,促使他們選擇了「感想工作室」這個名字。「這個名字代表了我們五個人的總結性理念。」他們說。在確定了名字之後,他們進一步思考,想展現的不僅僅是完成一個目標,而是一種表現方式(representation),這樣的轉變對工作室發展非常重要,也標誌著成員們對於作品和目標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感想工作室」的五位成員分散在歐洲、日本東京和臺灣南北各地,討論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跨時區的延遲,但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有趣的狀態。「當一個想法提出後,通常要過半天才能收到彼此的回覆。這段時間給了我們很多沉澱、思考和發酵的機會。」成員們表示。同時,歐洲與臺灣在建築環境上的差異,有時也會激發出不同的思考。
目前就讀於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的陳思安認為,不同的思考源自外部和在地視角的碰撞,他表示:「在臺灣,我們習慣使用論述和概念性思維來理解作品。」人們對實際空間經驗的感知與想像,也更傾向於追求穩定,將各種主題組合起來。透過與不同地方的成員討論,讓彼此對於「自由」的思考有了更多的信心。
從理性秩序中長出一座森林
《林木林》的英文名為「Analogue Forest」,似乎預示了「類比/模擬森林」的概念。然而,他們說:「其實我們在初步構想時,並不是先以模擬一座森林為出發點。」最初,大家只是想著要為北美館前的廣場在炎熱夏日中創造一片盡可能廣大的遮蔭。「從這個想法,慢慢推導出『自由站立』(Free-Standing)的柱體,直到最終形成一座森林的型態。」
這樣的描述乍聽之下或許抽象,但它實際上是建築設計中極具理性思考的一部分,相較於永久矗立的建築物,《林木林》在設計和存在時間上都相對短暫,「但它的秩序、思考過程和完成方式都是非常建築的。」鄭皓鍾說。當「盡可能大的遮蔭」這個概念提出時,團隊便希望重新賦予廣場新的功能,不再僅僅作為一個通道,而能吸引更多人停留。「因此,在設計時,我們要確保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他們如此思考。
《林木林》的整體結構設計,涉及了建立一個完整的連動系統,根植於建築本質的「秩序理性」。從地形、柱體數量、高度、擺放角度與位置到網布材質和大小,均充分考慮了場地條件、公眾互動性和結構穩定性。經過精細計算,實現建築系統的平衡與美感。在結構特性上,考慮到預算和搭建時的靈活度,他們選擇了「自由站立」(Free-Standing)的設計,每座木柱皆具輕盈特質,能獨立自成系統站立,不依賴基礎支撐。「我們採用了動態系統,將傳統平板式基礎轉化為動態圓弧式結構,讓每座柱子本身就是一個小系統。」陳思安進一步解釋。
在整座建築中,製造遮蔭的網布是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整片網布的尺寸長寬達24米x24米,需要與所有柱體連接。在柱頭與網布之間沒有固定的連接組件,而是通過四條繩索固定。在樹柱頂端與網布連接處,添加了圓形襯布,使網布能隨外力自由活動、消解動能。透過網布連接,當外力引起晃動時,會將動能分散傳遞給各個柱子,形成一個完整的連動系統。他們的理念是盡可能不使用鋼體結構,以重力解決問題,簡單的連接實現穩定。
儘管柱體會隨外力晃動,但整體建築結構仍保持穩定。這意味著,這樣的「不穩定」其實是透過精準的設計和控制實現的。他們解釋:「這種不穩定是必要的。如果建築非常穩定,就無法實現如此大的覆蓋面積。這種不穩定允許了柱子在外力作用下晃動。」
鄭皓鍾進一步形容:「身處在這個結構中,你會感受到延長的晃動,而不是巨大的晃動。當外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它會牽動其他柱子,這樣整個結構很快就會恢復穩定。這個過程也使單個柱子變成一個整體,就像一片完整的森林一樣。」
而在陽光之下,網布內外的溫差約為三度,允許光線進入卻不產生熱量。大片的遮蔭同時也讓人無法一眼看清內部空間,當人們因好奇走進內部後會發現,光、風、水和外在景色都可以自由進入,從而創造出獨特的空間感受。對他們而言,關注的不僅是建築空間本身,更是人在空間中所感受到的體驗。這也是感想工作室五人一致的共識:「我們希望它作為一個完整的建築體驗。」
森林中的感性經驗
「這種體驗不一定是很強烈的宣言式概念。」他們接著解釋。對團隊而言,森林的型態,是最初構想一步步朝理性接近後所達到的結果,最終成為了人們的空間體驗。「森林並不是我們最初的設計想像。我們也希望森林的意象,是由觀眾自己產生的。」
可以如此形容,「好比一個音樂盒,你拿在手上時大概可以想像裡面是什麼樣子,即使它隨意放在一個地方,你仍然可以描述它的外觀、氣味、顏色和尺度。」儘管「理性秩序」佔有一席之地,他們更希望觀眾可以在《林木林》中感受到一種共享的空間體驗,而非單純作為建築師或藝術家的個人表達。為此,他們賦予了《林木林》在外觀與功能上的特定性質,例如柱體顏色選擇了暗綠色;網布質感追求輕盈,同時要達到遮陽效果,也需考慮到透風、透光、透水等方面。
整體布局上,每位觀眾都有決定是否進入這個空間的機會,同時也回應了北美館廣場的地形變化,《林木林》的整體結構跨越了三層平台。從最外側至中央空間的第二節平台上,放置了一座最大的樹柱,使它成為一個有點像「神殿」般的精神性空間;到了第三節平台,即靠近北美館的那一部分,由於樹柱高度只有1.8米,它的尺度則更接近人,會讓人自然而然地想坐下來,與廣場有更親密的互動。
「我們還是選擇讓它成為一個公共建築或公共場域,希望創造的是一個能夠提供連貫體驗的場所,而不是臨時裝置或碎片化的經驗。」邱元甫表示。人們可以在記憶庫中找到與森林相符的特點,更貼近對《林木林》理解,同時也保持了對一座建築的整體概念。「我們想要的是一座建築,它雖然沒辦法在現實中存在很久,但可以在你的記憶裡存在很久。」
森華計畫—建築與藝術的跨界
而當建築的核心空間確立後,藝術帶領感性進入的時刻便隨之到來。由團隊中的平面設計師黃郁慈,主導的公眾系列活動《森華計畫》,以北美館典藏的郭雪湖(1908-2012)作品《圓山附近》(1928)為靈感,策畫了一系列視覺表現、聲音創作和身體感知的活動,以呼應《林木林》的森林經驗。
在〈森學-橋的另一邊是木〉活動中,藝術家們共同走訪「圓山附近」進行現地採集和取材,聲音藝術家陳昱榮也在現場開始收音,記錄其中自然與人工的聲音。這些聲音經過處理後,成為了〈森響-聲林記憶〉中的背景音,與周圍的城市聲響形成有趣的對話。在《林木林》中,他們放置了將近50顆的自製喇叭,有的安裝在樹柱底部,有則懸掛在網布上端,營造出環繞四面八方的環境音。觀眾可以隨意坐在廣場任意位置,選擇與不同的聲音互動。
「我相信它會達到一種類似森林,但又不是森林的狀態。你沒辦法完全從聲音中抽離於現實環境,但是一定會觸及到森林邊緣,或者處在這兩者之間的交界。」他們如此描述。這樣的體驗是一種藝術狀態,也是團隊對建築與藝術跨界創作的回應,希望能讓藝術家找到各自的發揮空間,在這座建築中實現更好的藝術表達。
林—木—林
最後,我們談到了《林木林》這個名字本身。他們笑著說,也正想談談背後的想法:「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直觀易懂的名字,但其實,選擇這個名字以及文字排列方式是有深意的。」這個命名靈感來自於英國藝術家西蒙.斯塔林(Simon Starling)的作品《屋船屋(移動式建築第二號)》(SHEDBOATSHED [MOBILE ARCHITECTURE NO. 2] )。
斯塔林將森林裡的一座木屋拆散,加工成一艘船,然後沿著河划到美術館裡重新組裝起來。「這件作品的概念、過程與結果都非常迷人。」成員們接著說。同樣地,《林木林》也沿著這樣的思路,原本的森林變成了木材,被建造成建築,最終又回到了森林的狀態,這是一個經驗與再造的過程。
「如果直觀地看,『林木林』橫著寫也像是一個宮殿,有其建築韻律和構成。而所有的『木』字也都是柱子,這是我們對這個命名的最終解釋。」鄭皓鍾解釋。
成員們接著說,《林木林》的英文名為「Analogue Forest」(類比森林),背後的思考其實也很有趣。「我們一開始實在想不到一個名字來定義這座建築,後來覺得這有點『反類比』。類比建築學派(Analogue Architecture),大約在1960至1970年代間興起,對於建築或歷史建構方式有一種圖像、氛圍層面的『analog』(類比)的理解。但我們並沒有打算類比一個森林。很多人看到這個設計可以搖晃,過來問我們想表達什麼,其實我們只是想創造一個場所,一個足夠大的場所,讓人們在其中迷失,獲得一個脫離日常的特別經驗。」
換句話說,《林木林》是關於如何經驗一座建築的,「你待在裡面,你使用這個空間,你思考。最終你需要的,就是不斷地去經驗它。」
延伸閱讀|
第二屆X-site計畫:未知的質域
探索多重真實,第七屆北美館「X-site計畫」由何理互動設計《膜》獲得首獎
《藍屋Blue House》獲北美館第9屆X-site計畫首獎,「藍」空間詩意重構北美館戶外廣場
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由「途中」獲首獎:重喚因疫情框限的體感經驗
2023 X-site:途中,從單點觸覺走向五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