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聯合工作室(以下簡稱打開聯合)主持人劉國滄,是個非典型的建築人,也是非典型的藝術家,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台南的安平樹屋、海安路藍曬圖、鹿港凳屋與蝸牛巷街區改造等計畫型作品,此外,台灣數次創新型式的燈節的策劃,如台灣燈會(鹿港)、月津港燈節等,皆出自劉國滄的手筆,除燈節外,許多計劃狀態,彷彿「發酵」一般,不斷地透過時間,召喚更多的想像和參與。
地理風流—屏東落山風藝術季,強調人的日常生活,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觀者將順著落山風,重新認識恆春半島和中央山脈。(打開聯合工作室提供)
落山風是台灣恆春半島於每年10月開始因東北季風吹拂而形成的特殊現象,其中範圍包含車城鄉、牡丹鄉及滿州鄉。今年,劉國滄將身兼策展人與藝術家,策劃「地理風流——屏東落山風藝術季」,配合落山風的時節,設置策展基地,針對「山、海、港口、沙灘、社區」等意象延伸,展開為期4個月的展演。劉國滄將以導引的姿態,帶來梁任宏、曾瑋、李維睦、游文富、陳伯義、陳宗寶、王瑞亨、梁賴昌、鄭乘騏、澎葉生(Yannick Dauby)、蔡宛璇、Stingrays、許志遠(point)、林強、許懷哲、BigMary、祕覓團隊、花癡裝置、朱志豪、陳怡妏、羅宗慶、高正浩、陳筠芳、曾郁涵、李芳瑜、游松燁、康家禎、+AKITIPE STUDIOS等不同類型與創作媒材各異的藝術家共同參與。
今日在談論藝術與環境的關係時,已脫離傳統公共藝術的討論,思考的觀點不僅止於作品的作者論,與物件的形式審美,而對於公共空間的想像,也不再滿足於白盒子的揚棄,更多物件的「展示」變成事件,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空間」一詞本身就比「地方」來得抽象,後者在使用上,至少就指涉了一個事件(事發某地)、一個神話(口耳相傳之地/lieu-dit)或是一段歷史(勝地/haut lieu)(註1)。當藝術事件成為日常時序的一部分時,此時思考空間的邏輯,將遊走在地方與空間的定義之間,也遊走在藝術家的創作脈絡、地方居民以及外來觀者的視角當中;承上述,當藝術事件成為今日文化治理的方法時,劉國滄如何反思自己的策展,與藝術季熱潮之間的關係?而創生、反轉等各種理想的初衷,透過藝術又真的能否實踐?
王瑞亨於沙灘上的裝置作品《記事本》,讓懸掛的漂流木,隨著風的搖擺,成為沙灘的記事者。(打開聯合工作室提供)
風從哪裡來?
恆春舊稱「瑯嶠」,是排灣族語的漢字音譯,其中車城灣古稱瑯嶠灣,正因為是海上交通與路上交通的交匯處,1867年「羅發號事件」、1871年「牡丹社事件」等無一不是台灣國際競爭時期,重要的歷史舞台,當中亦見證了漢文化、客家文化與原住民文化的交融。筆者採訪期間,落山風的季節已開始,藝術家彷彿候鳥似的,陸續進駐在社區,無論是社區課程、家庭照片檔案採集,或是口述歷史記錄,各種交流已經展開;劉國滄受訪時表示,這些前導,是舉辦藝術節「調整環境體質」的前奏;倘若歷史脈絡與地理紋理兩者的關係,是形構地方特殊人文面貌的關鍵,身為策展人,便是在環境與外來者之間,扮演最基礎的協調與考察;除了感受落山風,藝術家更可以在互動中,勾勒屬於在地人的「生活風格」。除了因季風而吹起的風,還有因環境而由人生所成的「風」─風俗、習俗、慣習等等,在問風從哪裡來的同時,或許還可以試問,什麼是由「風」所塑造的?藝術節的真實性與在地性,是策展人的自我期許,而地方產業,甚至是地方產業史,或許是最為直接且顯而易見的「尚存之風」。
陳伯義以攝影為創作媒材,與切拉古(執行策展人)一同進行田野調查,藉由家庭照的蒐集,以及搜集過程中的口述分享,「年輕時跟著做木炭很辛苦啊,我的工作就是把燒好的木炭裝到籃子裡,每天都低著頭工作,所以身體都被曬黑了,頭抬起來臉還是白的。」這是海口社區林奶奶轉述的自身記憶,觀者有了線索,得以銜接自清朝興起的木炭產業,精良耐燒的「黃荊炭」,俗稱「海口(楓港)炭」,鮮為人知,卻十足呼應地理文脈的產業,有了更真切參照的端點。「小時候我爸是種瓊麻的,那時候這條路還沒開通,整個往後都是瓊麻園。我父親曾經是漁會會長,雖然我們家不捕魚……」藉由另一位吳爺爺的描述,見證了「瓊麻抽絲起高樓」俗諺背後瓊麻產業的興衰。陳伯義預計透過老照片修復工作坊,認識在地的常民文化,供居民參與的修復課程,修復的不只是材質本身,彷彿二重證據法般的(註2)參照口述史與影像物質,交疊出近代家族史、生活史、產業史中的身影。劉國滄認為,前導式的創作,在陳伯義的巧思裡,已經為未來,建立了一個資料庫,提供閱覽跟展示的機會,而藝術家更是善於回應這些不可見的歷史與文化紋理。
此次藝術節,設計出結合雨傘旗魚意象的風旗,將於落山風藝術季時,設置在不同地點。(打開聯合工作室提供)
風速有多快?
地方創生與地方藝術節,可謂遍地開花,然而「如何讓藝術季變慢?」是劉國滄在策劃展覽中,試圖實現的自我目標,劉國滄也不斷的自忖「一個風潮之下,藝術究竟能累積什麼?對未來形態有什麼改變?」城鄉給人的感受有所不同,然而受到城市影響的感知,要如何在非城市的地方得以啟動,有賴策展人測繪出新的尺度;除了自然的落山風,與人文產業下的生活風格,策展團隊,更試圖在「風學院」計劃的成立裡,看到風的動態;從「瑯嶠灣」 到「柴寮」,在考察了楓港、枋山社區、里德社區、港口社區、興海漁港與社頂自然公園等16處潛在的策展基地後,決定首屆以車城海口港為主展區、龍磐草原為宣導點,未來再沿屏153線(黃金海岸公路)延伸。也是劉國滄環境考察後,將學院課程分成地理、歷史、藝術、社區與生態等五個學程的依據;劉國滄認為「風學院」檔案式的累積,藉著持續集結在落山風美術館,不單是要創造一個供未來使用,更要建立一個願意被檢討、更新與增減的資料庫。此外,曾瑋、林聖峰、顏世樺與吳基正亦將帶領學生,以工作營的方式進入環境,進行調查研究與設計,現地的環境裝置;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因落山風相聚於此,風學院自然成為一個平台,在知識交流上激盪出火花。
從體驗式的觀看,到脈絡上的思考,藝術季參與者的姿態,將在空間意義與地方故事之間移動,為閒置逾的海口港候船站改造,是未來持續換展的室內展場,而戶外裝置則提供了較為顯著的創作成果。相較社區空間,社區居民的參與,會是緩慢的沁染與影響,而社區中的閒置空間,藉由藝術的裝置,讓觀者的步伐,從日常的經過,變成穿梭與尋找;劉國滄希望當一個藝術節面向大眾時,觀者在生活當中,可以直面到藝術品,作品所處的場域藉由觀看與參與,亦有機會產生新的認知。藝術,不只是創作與生產,更是向地方學習參與的開端。
梁任宏作品《順風耳的困境》以風力驅動,彷彿前哨之姿的,設置在提防岸上。(打開聯合工作室提供)
風的類型?
鏢客、旗魚、鬼頭刀、伯勞鳥、灰面鷲、洋蔥,這些零星散佈的恆春意象,如何透過藝術輕易地被理解?梁任宏以大型的動態裝置著名,落山風地環境又將啟動梁任宏哪件新作?游文富擅長結合竹子與羽毛製成大型的空間裝置,此次作品《迎風竹浪》將化成地景的一部分,在竹浪中與風與逐浪。吳基正的《颺蔥》,又將如何結合免動力通風球的現成物,種植長不大的洋蔥?梁賴昌與鄭乘騏合作的《堤》,則是因地制宜的,用「風」在堤防上,捕捉著釣客的身形—不同類型諸如造形、影像藝術、聲音、表演與生活藝術等,都可以增加參與者參與的方式與姿態,落山風藝術季預計在展期內,接續有不同形式的藝術持續進行與發生,表演、攝影、聲音藝術家的計畫,也陸陸續續地展開;台南人劇團團長李維睦與斜槓青年創作體達利武藏豬五花共同合作,試圖扣合落山風與琅嶠灣居民的記憶與故事,並將轉化成表演的素材與情節,更邀請了居民一同演出。來自法國的聲音藝術家澎葉生,以琅嶠灣下海水的聲音為取材對象,試圖在聽覺的感官上,引導不同「視」界的感受。台灣著名DJ Stingray、DJ point預計將與聲音藝術家林強,融合台灣恆春著名的民謠先師陳達等在地音樂原素,用古典的曲目創造新的古調曼波。
游文富作品《迎風竹浪》以藍色的漸層為主要色調,風的吹拂,亦讓作品融為海山地景的一部分。(打開聯合工作室提供)
劉國滄認為:「一方面思考生命的週期與變異,一方面思考地理的永恆與變遷」,這是此次落山風藝術季的特性,也是該地區在面對生存,面對不同文化會晤時衍生出的特質,「面對落山風以往是關乎生存的,而用藝術季的方式,思考落山風,會是幾百年來,新的可能性。」
什麼風將把你吹來?今年的「風」,會遇到一群因「風」而來,並且用藝術來「因應」的藝術家們,落山風的意義將從自然的季風,變成人與人相聚時刻的提醒。濱刺麥的滾動、風翦樹的凹折、海沙的漫天,從直覺與想像出發,劉國滄引導藝術家和在地居民共同策劃,讓觀者重返人與自然、地理、歷史之間的起源,公共性在拉大光譜與放慢節奏的想像實踐裡,藝術季的核心價值,才有機會獲得更為全面的省思。起風,將變成一個動態事件,屏東153線道路,除了是濱海景觀道路,未來將會是文化的探索之路。
註1 《非地方:超現代性人類學導論》,馬克‧歐傑(Marc Augé)著,頁89。
註2 1925年,由王國維提倡,「吾輩生於今日,幸於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訓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本文沿用二重證據法的修辭,將影像的物質與影像的口述,做為彼此參照的方法。
註2 1925年,由王國維提倡,「吾輩生於今日,幸於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訓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本文沿用二重證據法的修辭,將影像的物質與影像的口述,做為彼此參照的方法。
地理風流——屏東落山風藝術季
展期:2018.10.26-2019.03.03
地點:車城鄉海口港、恆春鎮龍磐公園
劉星佑( 58篇 )追蹤作者
熱愛第一代神奇寶貝,熟悉庫洛牌使用方法。專長當代影像評論、書畫研究,關注農業環境與性別議題。現為獨立策展與藝術創作。文章發表於典藏、Art Plus、藝術家雜誌、等平台。曾策展於香港牛棚藝術村、臺灣國立美術館數位方舟、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國際藝術村、台南總爺藝文中心等。影像作品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台北國際攝影藝術獎」Grand Prix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