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真放在精微!「彭康隆:觀花匪禁」臺北藝術週重磅回歸大院子

真放在精微!「彭康隆:觀花匪禁」臺北藝術週重磅回歸大院子

繼2021年「翠微之宴」後,水墨藝術家彭康隆將再次回歸黑瓦紅磚的歷史建物「大院子」,在2025臺北藝術週(TAIPEI ART WEEK)前夕率先呈現新作,並以「觀花匪禁」為題,典出唐代詩人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豪放〉篇「觀花匪禁,吞吐大荒」,意即賞花不受拘束,心胸開放、容納萬象之意趣,不僅點出其打破中國藝術史上山水與花卉書畫傳統分際的創作特色,更可以視為藝術家不拘一格的意志寫照。展覽可以視為藝術家創作生涯新篇章的開端,其首度大型美術館回顧展的前導,「山花迷人眼:彭康隆水墨畫展」即將於11月在廣東美術館隆重登場,大院子的「彭康隆:觀花匪禁」是臺灣觀眾在彭康隆跨海展出前,一睹新作的難得機會。

2025臺北藝術週開跑前,墨齋以「觀花匪禁」為題,率先祭出水墨藝術家彭康隆的繁盛花卉山水新作。本次於大院子展出之作品累積自2023年北京墨齋秋季個展之後,2023年對於藝術家彭康隆而言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年份:2023年開春作品就登上紐約亞洲藝術週,首次於美國亮相,就引起了學界包含前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館長Marc F. Wilson在內的關注,《紐約時報》更是報導:「彭康隆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其靈感來源可追溯至17世紀的僧侶畫家和近代大師黃賓虹等前輩;其作品華麗而繁盛的畫面,彷彿是與古代藝術作出對話的當代回應。」

彭康隆,《無塵》,紙本水墨,145 x 75 cm,2024。(墨齋提供)
彭康隆,《千花叛亂》,紙本水墨,80 x 144 cm,2023。(墨齋提供)

在北京個展「集大成,得卓然:彭康隆的花卉山水」期間,他融合傳統花卉與山水畫的獨特創作語言,進一步獲得多位重要策展人關注,包括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中國美術館策展人鄧鋒、香港M+博物館水墨藝術策展人楊浚承,以及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ACMA)中國藝術策展人 Stephen Little。

北京個展的命題直指彭康隆創作開創性的關鍵:近現代書畫家黃賓虹首先打破中國藝術中山水與花卉傳統的分際,運用花卉的筆法來轉化山水,而彭康隆則反其道而行,用山水的筆法和縱深開闊的構圖來處理花卉,給人以超凡脫俗之感。2025年墨齋以「觀花匪禁」為題策展,再次提醒觀眾不必以傳統書畫技法與分類的框架來認識其創作,進一步挖掘深層意涵,或可揭示觀察萬物但不被表象束縛的創作態度;未明說的「吞吐大荒」則是天人合一的精神象徵。「豪放」本意不在外象的粗豪,而是內在精神的自信與灑脫。不刻意經營章法,而是恣意馳騁、任情揮灑。

彭康隆,《倒懸的憂鬱》,紙本水墨,80 x 144 cm,2023。(墨齋提供)
彭康隆,《炙熱的暴徒》,紙本水墨,147 x 80 cm,2024。(墨齋提供)

本次展件豐富多達28件,包含《千花叛亂》等三件嶄新的巨幅橫構、《無塵》等深淺有致的水墨單色作品、雙彩色的《炙熱的暴徒》與《倒懸的憂鬱》等,還有以《映霞》為首,極具代表性的單一彩色作品,此外彩墨並用的《雨餘荑萼新》、《花獸》等,在在體現了藝術家打破傳統藩籬,自如穿梭於山水與花卉之間,融會彩、墨本色,不拘一格的自在創作意志。

彭康隆,《映霞》,紙本水墨,70 x 59 cm,2024。(墨齋提供)

欣賞彭康隆的畫作,可以從其獨特的空間營造著眼,近遠、遠近,實而虛、虛而實,留白因而有了量體與存在感;彩墨並用使得光與色的運用鋪設相互輝映、彼此襯托。彭康隆曾自言「下筆處是實,眼睛看虛的」、「一切錯誤的總和,變成一張好畫」,強調蘇東坡「真放在精微」的精神,每一筆一墨單看都不如總和,結構上的調配決定了畫面的好壞,追求畫面的刺激與生命力,宏觀大勢與掌握精微,在彭康隆的畫幅間彼此依存、相互論證。

彭康隆,《花獸》,紙本水墨,78 x 144 cm,2024。(墨齋提供)

臺北大院子的「彭康隆:觀花匪禁」展覽可以視為藝術家創作生涯新篇章的開端,更可以說是其首度大型美術館回顧展「山花迷人眼:彭康隆水墨畫展」的前導,由墨齋協辦,中國美術館研究員鄧鋒擔綱策劃,即將於11月在廣東美術館隆重登場,將展出近90幅珍品,橫跨25年間的創作心血。同期也將在廣州美院國畫院舉辦平行展「觀花匪禁:彭康隆的水墨探索之旅」,精選16幅中小型作品,由廣州美院美術館館長王艾出任學術主持,廣州美院中國畫學院院長許敦平總策劃,廣州美院中國畫學院副院長劉文東策展。此次在臺北大院子的展覽,因而成為臺灣觀眾在彭康隆跨海展出前,率先一睹新作,親炙其豪放與精微的難得機會。

彭康隆,《雨餘荑萼新》,紙本水墨,76 x 144 cm,2024。(墨齋提供)

彭康隆:觀花匪禁

展期|2025. 10. 18 – 10. 29

開幕論壇「吞吐大荒」|2025. 10. 18(六)14:00

與談人:

►阮慶岳,藝術評論家、小說家、建築師

►賴毓芝,藝術史工作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余國樑,策展人、墨齋北京聯合創辦人

地點|大院子 (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248巷10號)

廣東美術館 — 山花迷人眼:彭康隆水墨畫展

展期|2025. 11. 14 – 2026. 03. 08

地點|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三樓9號廳與11號廳 (廣州市荔灣區白鵝潭南路19號)

廣州美院國畫院 — 觀花匪禁:彭康隆的水墨探索之旅

展期|2025. 11. 22 – 12. 08

地點|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 E棟6樓 嶺南中國畫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陳賦(Greta Chen)( 19篇 )

以情感富足為美,以精神周遍為智,在美感與智識之間,挑戰文字的延展性。現任典藏ARTouch採訪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