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旗麗時代:百年儷影的旗袍工藝

旗麗時代:百年儷影的旗袍工藝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所屬的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可以說是國內織品服裝收藏研究的重鎮,近年來持續徵集旗袍入藏,以及相關的老照片與人物故事,也希望藉此保存旗袍職人的珍貴記憶、個人生命史,讓我們可以更為認識近代以來的台灣服飾史的變遷與演進。
「旗麗時代:百年儷影的旗袍工藝」展覽入口處。(本刊資料室)
日前結束的輔仁大學中華服飾文化中心的「旗麗時代:臺灣百年旗袍製作工藝記憶與傳承」特展,是繼2013年在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的「旗麗時代:伊人、衣飾、新風尚」後,再次以該校收藏旗袍為主的主題性展覽,同時也是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進行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案的一環。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所屬的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可以說是國內織品服裝收藏研究的重鎮,近年來持續徵集旗袍入藏,以及相關的老照片與人物故事,也希望藉此保存旗袍職人的珍貴記憶、個人生命史,讓我們可以更為認識近代以來的臺灣服飾史的變遷與演進。
我們習慣的旗袍,係脫胎於清末女性常穿的大襟袍,在展場中入門口處,即展示一件1920年代臺灣的大襟袍。(本刊資料室)
此檔展覽可以分為兩個主題。其一是「衣如其人─穿著即生活」。現今被視為傳統服飾的旗袍,百年前其實是時髦的時尚打扮。我們習慣的旗袍(或臺語所稱的「長衫」),係脫胎於清末女性常穿的大襟袍,在展場中入門口處,即展示一件1920年代臺灣的大襟袍,使用當時流行的緹花布剪裁而成。策展人提到,因為當時的花布受限於織機的寬度,需要以接布的方式處理,由此來辨別製作年代。
「衣如其人─穿著即生活」展區。(本刊資料室)
旗袍的形制看似不變,實際上卻是緊緊貼合時代審美與個人品味,充滿各種變化。戰前的旗袍腰身尚不明顯,剪裁也比較接近大襟袍,較無按照身形作立體剪裁。但當時的旗袍已經深受西方的影響,在衣領或開襟處會縫上蕾絲,也時常使用西方進口的布料。1950到1960年代的旗袍,則受到西方女性時尚強調女性曲線的時代趨勢,走向立體剪裁,裙子也逐漸縮短,是當時的時髦穿著。
此外,策展人提到,由於旗袍是量身訂做,因此除了反映時代風格以外,也能反映出個人穿著的品味與財力,除了顯而易見的顏色與剪裁外,布料的品質,以及緄邊、刺繡、花扣、對花等旗袍細節,相較於今日社會多穿著市售成衣,只能在有限的選擇中自行搭配,旗袍毋寧更可直接反應出穿著者的個人特色。
除了旗袍實物以外,有鑑於多數服飾因汰換或破損等因素下不再留存,因此中華服飾文化中心也徵集老照片,除了填補實物蒐藏的不足之處,也藉此紀錄穿著旗袍的場合與用途。展覽中所陳列的捐贈收藏,多半是正式場合穿著,用料與做工都較為精細,相較之下,一般日常穿著與旗袍樣式的制服則較為少見,這也是未來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徵集蒐藏的方向之一。
「工藝職人─分寸間的一手掌握」展區。(本刊資料室)
展覽的另一個主題「工藝職人─分寸間的一手掌握」則是希望能夠保存現有臺灣的旗袍製作工藝。臺灣的旗袍製作,戰前考據上較為不易,而戰後多半是從上海來臺灣的師傅,授徒延續至今。藉由紀錄片、工作坊、實際製作等方法,盡量保存現有的臺灣旗袍工藝,完整記憶臺灣的旗袍文化。策展人談到,戰後的臺灣旗袍工藝雖然以上海系統為主,但隨著時代的演變,也逐漸發展出臺灣自己的特色,每位師傅也有各自的風格與擅場。例如展場介紹的旗袍師傅中,蔡蕊以擅長花扣著稱,在原有35種花樣的基礎下,延伸出237種式樣供客戶挑選,展覽中展示了提供給客戶選擇的樣品,其斑斕紛呈,令人眼花撩亂。
旗袍師傅蔡蕊提供的花扣樣品。(本刊資料室)
由於時代變遷,現代人多半購買成衣,已經少有訂製衣物的習慣,更不要說像旗袍這樣耗工費時,且價格偏高的服飾,已逐漸退出現代人的生活視野,變成時代的追憶。也由於旗袍的需求降低,市場萎縮,技藝傳承也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旗麗時代:臺灣百年旗袍製作工藝記憶與傳承」特展,除了展示館內藏品、職人技藝之外,更希望藉由持續的展示與研究,讓臺灣延續百年的旗袍文化,可以得到保存與發揚,成為臺灣人文視野的一道風景。
李孟學(Li Meng-Hsueh)( 94篇 )

嘉義市立美術館專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