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理論博士學位、並於該校人文學院任教達12年的皮力,於2012年委任為香港M+博物館高級策展人。做為藝評家、策展人和教育工作者,皮力的獨立和專業意見對於1990年代以來中國藝術發展甚具影響力,以《策展人時代》和《國外後現代雕塑》影響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和策展人。
今年11月,其又一力作《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正式出版,研究1950至1970年代之間,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等藝術觀念、理論及創作風起雲湧的情境下,藝術與整體社會及國際政經情境轉變的關聯。同時,他也關注「社會主義思潮對於前衛藝術家的影響及其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變異、二戰剛結束時歐美之間的文化彼此認同和想像、文化冷戰導致的美國文化霸權的擴張、60年代末期美國和歐洲同時發生的貌似國際共運的反權威運動;涉及到藝術制度方面,則包括各種博物館和機構的興建、私人收藏和現代畫廊的興起、獨立策劃人和展覽乃至由此導致的整個藝術生產和交易模式的變化等等。」
今年11月,其又一力作《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正式出版,研究1950至1970年代之間,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等藝術觀念、理論及創作風起雲湧的情境下,藝術與整體社會及國際政經情境轉變的關聯。同時,他也關注「社會主義思潮對於前衛藝術家的影響及其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變異、二戰剛結束時歐美之間的文化彼此認同和想像、文化冷戰導致的美國文化霸權的擴張、60年代末期美國和歐洲同時發生的貌似國際共運的反權威運動;涉及到藝術制度方面,則包括各種博物館和機構的興建、私人收藏和現代畫廊的興起、獨立策劃人和展覽乃至由此導致的整個藝術生產和交易模式的變化等等。」
《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一書以波洛克為起點,對1950至1970年代藝術理論進行梳理和研究,包含釐清如客觀性、前衛、觀念、身體、媒介和行為這些理論範疇,亦對這些理論範疇的研究放在寫作、批評、爭論、展覽和社會政治運動的情境中進行研究。皮力藉由疏理現代主義藝術的兩個傳統:形式主義和前衛精神,並解釋兩者之間的關係,勾勒出「觀念性」如何一步一步在當代藝術的各個媒介中被奉為圭臬的,並由此折射出在當代情境中對於媒介、觀念、社會意識、藝術體制等方面問題的思考。
購書由此去:《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
今藝術編輯部( 244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