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新任理監事上任:釐清一個評論人社群在生態的位置

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新任理監事上任:釐清一個評論人社群在生態的位置

認識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是來自2018年熟悉的藝評人參與協會所舉辦的論壇,查看當時的討論題目,包括「藝術組織、政策與媒體」、「評論書寫與實踐場域」等主題,很明確的感受到實務與寫作者生態,是這個組織所關注的,但當時也引起我好奇這些活動興辦背後的IATC台灣分會到底是個如何的組織?
認識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以下簡稱IATC台灣分會),是來自2018年熟悉的藝評人參與協會所舉辦的論壇,查看當時的討論題目,包括「藝術組織、政策與媒體」、「評論書寫與實踐場域」等主題,很明確的感受到實務與寫作者生態,是這個組織所關注的,但當時也引起我好奇這些活動興辦背後的IATC台灣分會到底是個如何的組織?
IATC TW 2018年度論壇。(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提供)
真空後的啟航
根據現任IATC台灣分會秘書長黃佩蔚,所撰寫的〈在真空之後〉提及國際劇評人協會的由來脈絡。1926年5月,法國專業劇評人協會(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French Theatre Critics)主導了一場關於劇評交流的國際會議,26國參與。再隔30年的1956年6月第三屆巴黎藝術節時,法國政府出面支持成立常態劇評人年度聚會,「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 IATC)正式成立,當年有34國120人加入。
而台灣加入「國際劇評人協會」則始於2005年,由當時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班的杜秀娟提出申請,並獲得當時學院內師生的支持,包括林懷民、辜懷群等人都相挺簽署,最終成功創會。隔年IATC台灣分會,於內政部完成立案,首任理事長由李立亨擔任,秘書長則由耿一偉擔任。然而當時組織順利成立後,就活動狀態與紀錄來看,並沒有積極運作,而是迎來長達11年的低限運作。
而後幾位青壯世代的劇評人,有感組織長期無積極推動,由黃佩蔚主動與已前往中國發展、長年擔任理事長的李立亨提案,與其讓組織持續低度營運,是否交棒讓青壯世代的劇評人來接續活絡組織的任務?2017年,IATC台灣分會選出新任理監事會12人,理事會推舉第二屆理事長為郭亮廷、副理事長吳思鋒,而在2020年IATC台灣分會再次召開理監事會,也順利進行改組,並確認第三屆新任理事長由吳思鋒擔任。
IATC TW新任理監事名單由左至右為:第三屆常務監事鍾欣志、第三屆副理事長許仁豪、第三屆理事長吳思鋒、第三屆副理事長余岱融、第三屆秘書長黃佩蔚。(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提供)
維持國際交流的渠道,與屬於台灣的那一票
詢問IATC台灣分會新任的理監事代表,為何要積極重啟這個已經超過10年沒有運作的組織?剛卸任的第二屆理事長郭亮廷表示,其實IATC組織背後有實質的國際資源,如參與不同國家分會興辦的IATC年會,和不同文化的劇場做交流,以台灣目前長年的國際困境,實屬難得的交流管道。「以劇場界來說,東歐的劇場文化近年是非常活躍的,在這樣的國際組織下,我們是有可能送年輕的評論者到當地去觀察看看。像這樣的機會是限定35歲以下的評論者,保持國際交流的管道,將資源提供並培育年輕的評論者,這是維持這個組織運作,一個相當大的前提。」
黃佩蔚也補充,台灣加入IATC時,當年中國還未入會,因此是當時是少數可以台灣名義參與的國際組織之一。然而在中國加入後,台灣不再能以國家的名義來參與,跟香港、澳門一樣都是以地區的名義參與,但特殊的是卻有自己的投票權,「像加拿大與魁北克只能一個代表投票,但中、港、澳卻是都有獨立的投票權。」維持台灣在國際劇評人社群的能見度,也是這群青壯輩的劇評人堅持運作這個組織的理由。
IATC TW第二任理事長郭亮廷。(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提供)
IATC TW第三屆理事長吳思鋒。(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提供)
台灣,需要一個劇評人協會嗎?
除了和原本組織脈絡有關的運作功能,IATC台灣分會從第二屆理事長郭亮廷上任以來,便試圖思考「台灣,需要一個劇評人協會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這個組織到底該以何種形式來確認存在的意義與目的?
IATC台灣分會第三屆常務監事鍾欣志表示,也許IATC台灣分會重啟後,更看重的是「評論人的生態,或是評論人在藝文環境的位置,而組織能為一個屬於評論人的社群提供什麼?」另外也包括持續探究「評論」的意義,以及何者是在書寫的限制之外無法被達成的事項。
鍾欣志表示,組織探討評論人與評論生態的當代狀態,一直是持續的進行式。包括評論人工作的「斜槓」狀態,一直是一種本質上的事實。目前台灣在地的評論人生態,是無法像國際媒體的專職評論人,被支付薪水,有固定、合理的工作量。許多劇評人的評論工作通常是沒有被合約保障的,目前劇評人勉強延伸的工作內容,是許多劇團開始會有戲劇顧問的委託工作。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耿一偉擔任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其實劇評人和戲劇顧問在工作性質上有很多類似的功能,只是評論的方式、說話的對象不太一樣,「但出發點都是批評。」
第三屆副理事長余岱融表示,通常目前泛指的劇評,是指「事後」評論,但戲劇顧問的工作通常是「事前」,並是對劇團、組織內部對話,而非外部,「是讓批評成為創作一環的方式。」相較於劇評人與藝評人過去多數的工作都是在事後檢驗,戲劇顧問的工作內容從時間、工作對象、場域已開始有所質變,也使得劇評人的延伸業務與過往越來越多元,「現在越來越多演前導聆、演後座談、戲劇節導覽文章,以及深度的媒體報導,評論人的寫作風格與職業內容都越來越複雜。」
鍾欣志也補充劇評人生態的改變,也和台灣表演藝術生態有關。從過去以戲劇作品的買辦數量佔大宗,到目前越來越高的比例是國內外共製,IATC台灣分會也思考,未來劇評人的角色將會有何種改變。「這是組織比較積極想檢驗的部分,即劇評人角色與生態的互動,生態的轉變,導致劇評人的角色開始多工化。一位劇評人可能同時是翻譯、劇評和某齣戲的戲劇顧問等。」
IATC TW2019工作坊現場。(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提供)
劇評人更是面對社會與評論的張力
剛上任的第三任理事長吳思鋒也表示,其實台灣劇場界的隱憂,是一直沒有「劇場的公共媒體」。即便目前許多媒體都轉為線上,仍然沒有戲劇內容的市場,因為劇場相較電影、音樂比較沒有產業規模的優勢。他也觀察到,台灣的劇場界基本上有兩種力量在拉扯,一種是缺乏公共媒體的輿論討論,另外一塊則是對於國際交流的強大需求。因為戲劇的製作,國際經驗的參照非常重要,西方很常有新的戲劇形式產生,面對這些新的產出,國內也要有新的觀念、視野來消化,但無論是公共性、國際化這兩塊台灣劇場界都長期缺乏累積,因此很常是這樣兩種狀態在拉扯。
而劇評人的身分多半是斜槓與多工,生活、身分、經濟的不穩定性極高,即便知道問題癥結,也很難從現實生活中處理。「跟國際的連結很常是現實生活工作的需要,但自身的論述累積就會被放後面。」
過去的劇評人多數都是學院老師,而非斜槓的身分,重啟前,劇評人協會的組成也較多是學校的師生關係、連結為主。但自從分會重啟後,會員組成的多元性是一項很大的改變,每位會員的工作狀態、差異化也越來越大。吳思鋒談到會員間的差異,「因為現實如此,我們最需要做的,反而是思考對我們來說什麼是『共通』的。我們要找共通的討論基礎,讓這個社群有一個共同的意識,包括問題意識。」
IATC TW2019年度論壇。(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提供)
他列舉過去分會成員,多數都有學院教職身分,如何讓目前斜槓身分的劇評人能和學術的討論、資源做更多連結,也是協會未來的目標之一。因為協會人員組成的更迭,蛻變後的劇評人協會,相較過去以檯面上以書寫、研究者為主的社群,更在意工作者的生存處境、資源的拓展、評論生態的互動和公共議題的討論。這些面向也能從他們2018至2019年興辦的講座題目可以檢視,不再滿足於個別研究者只針對自己長期研究的主題進行發表,和真實的生態互動相當有限。過去文字的使用對象也只是面對專業的研究者,而非更廣泛的受眾,因研究者以論文的書寫,就能在其職涯上累積與上升,但劇評人的工作內容顯然不止於此。
IATC TW2019年度論壇。(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提供)
「學術圈面對公眾的需求並不高,但劇評人還要面對社會評論,裡面有兩種張力,要有研究精神,也要面對公眾。」這也是為何在接觸到劇評人協會所興辦的活動時,都有強烈的現實感,一部分可能跟歷史意識、生存處境與生命狀態有關,也跟評論的存在意義有關。這個組織存在一種偵測與現實互動的有機感,而非僅是消化補助預算的僵化與死滯感。這種無形的共感,使得這個組織有了鮮明的意義,也以不同的形式,有形、無形中強調了書寫、評論與社會公眾的關係。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