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成果發表:科技研究單位與藝術的協作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成果發表:科技研究單位與藝術的協作

文化部「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邀請三組藝術家,讓藝術家和科學家共處一室,在對話中理解技術、在融合中進行驗證、在製作中實踐共創,讓不同思考的激盪下,產生更為多元的可能性。
為促成國內科技研究單位對藝術工作者開放,讓藝術與科技交互激盪創新思維,文化部委託工研院執行「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今年3月徵選出三件創新實驗計畫,由李文政(「拚場藝術撞擊」計畫團隊)、邱杰森(「森嵐工作方圖」團隊)及黃翊獲選。在松山文創園區辦理期末成果發布會,由工研院及三組藝術家共同分享進駐心得和收穫,發布會以「科技藝術與它的產地」為主題,從工研院實驗室作為「產地」的經歷出發,期能擴散經驗,讓未來科技藝術的「產地」更具多樣性。
「拚場藝術撞擊」成員:李育昇、李文政、廖苡晴與「大仙尪生筋壯骨計畫」。(文化部提供)
三組藝術家分享各自的進駐成果,包括與科研人員激盪、磨合的歷程,如李文政「2019年《大仙尪生筋壯骨計畫》」將傳統大神尪轉化為前衛風格,與工研院「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的醫療輔具合作,改裝成舞者貼身裝置,以降低舞者職業傷害。邱杰森「無境之境:虛擬身感」計畫與工研院「身體感知創藝實驗室」及「自動化與新媒體實驗室」合作,探討影像、真實與記憶之間的關係。他以北投中心新村為拍攝主題,重新建構一個以圖像與空間資訊拼貼出的眷村模型。黃翊「靈魂的標本」與「生理感測」計畫,與「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合作,試驗AI與舞監結合的可能性。他動員多名「黃翊工作室+」成員一同參與AI的標示過程,並透過高精密度掃描舞者,以3D列印設計製作「靈魂的標本」。
「森嵐工作方圖」藝術家邱杰森、莫珊嵐。(文化部提供)
編舞家黃翊解說「靈魂的標本」與「生理感測」計畫。(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於成果發佈開幕記者會指出,在藝術家創作的過程中,創作媒材與工具分合關係及創作模式不斷轉變。文化部推動「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讓藝術家和科學家共處一室,在對話中理解技術,在融合中進行驗證,在製作中實踐共創。本次三組藝術家參與計畫各有不同的合作模式,或共同研發、實驗計畫構想,或在實驗室的現有成果上,創造新的可能性。蕭宗煌表示,本計畫可作為科研單位發展藝術共創的參照,鼓勵更多科研單位及民間科技公司開放實驗室。近年來臺灣科技藝術作品受到國際矚目,今年通過的《文化基本法》明訂國家應促進文化與科技之合作及創新發展,文化部將結合民間單位及文策院的力量繼續往前推進。
計畫主持人工研院經理施香蘭表示,計畫成果結合藝術家與科研人員的想像力與技術力,藝術家必須將技術融入作品,技術人員也應超越技術的工具支援角色,加入人文思維。在參與共創的過程中,科研人員也觀察到藝術家的特質雖為感性思考,但卻極力追求作品的精準呈現效果,如同科學家一樣地反覆自我辯證及渴望創新突破。
左起:計畫主持人施香蘭、教育部主任秘書朱楠賢、法國里昂國家戲劇中心總監馬修.尤瑞斯(Joris_Mathieu)、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合影。(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透過本次媒合藝術家及科研單位發展科藝創新實驗計畫,也是臺灣首次有計畫性的讓藝術家進入第一線科研單位進行共創實驗,將臺灣的高端科技力導入藝術創發的流程。未來文化部希望邀請更多科技藝術的可能「產地」,以異業結盟、企業參與的方式加速及深化科技藝術的製程,成為「科技藝術與它『們』的產地」,開展出更多跨域共創的實驗環境。
ARTouch編輯部( 168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