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書信偶遇─臺北名人書信手跡換展計畫」

「書信偶遇─臺北名人書信手跡換展計畫」

在七所名人故居,書信偶遇。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展出梁實秋書信。攝影︱張筠 這似乎已是個手稿消失的年代,書信不…
在七所名人故居,書信偶遇。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展出梁實秋書信。攝影︱張筠
這似乎已是個手稿消失的年代,書信不僅是紙面上的文字,背後更隱藏著一個個故事。「書信偶遇─臺北名人書信手跡換展計畫」展覽為期一年,至明年(2018)5月底,集林語堂故居、王雲五紀念館、李國鼎故居、紫藤廬、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梁實秋故居、錢穆故居一同協力,提供各館所名人書信手稿,共同巡迴展覽,開啟時代的精彩故事。
林語堂致蔣中正總統書:「總統蔣公鈞鑒:語堂才疏學淺,不足以匡補時世,惟好學不倦,日補不足,回國以來……笫思在野則響應之才較大,一旦居職,反失效力……」李國鼎日本長崎至神戶途中家書:「Dear Pearl……我此時即插翅也無法趕回,實在令人著急,此時諒已復原,盼設法保重身體。至要至要!」
胡適致梁實秋書信。「Tieck的故事,你說給我聽過,今夜讀你的記述,還覺得很動人。」攝影︱張筠
王雲五致蔣介石總統書:「介公總統鈞鑒:雲五虛度七十,愧對建樹。生平崇儉崇實,一切不敢鋪張。」孫運璿致妻子69歲卡片:「萱:……親愛的老伴,你是我繼續奮度力量的源泉和今後生趣所在,你一刻不在我的身旁,我就覺得什麼都沒有了。」胡適致梁實秋書:「實秋兄:讀《自由評論》第七期裏你的『仲夏夜夢』,使我回想到除夕你給我的三個鐘頭的快樂,我至今還不曾謝謝你。」錢穆致嚴耕望:「歸田老弟大鑒:……穆教人治理學須從年譜、詩文集入手,再及其語錄,則易於啟發也。」私人的書信或涉及政治時局以明志,或流露最親密的情感,或談論為學之道,天南地北。
郭沫若致梁實秋書信。「實秋,一別便又秋盡冬來了,幾時我們終得痛飲一場呢?」攝影︱張筠
展閱每一封書信就是進行一場時空旅行,在名人故居裡格外有感受。名人故居保留著舊時生活風光,漫步其間,無處不風景,不僅七所名人故居主人翁的手跡輪流展出,並展有與其交往的友朋來信,梁實秋故居即提供有胡適、郭沫若、王世杰、朱自清、陳之藩、劉真、侯健、顧一樵、余光中等人的信件,透過書信與來自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教育等不同專業領域的近代風雲人物晤面。並因各名人故居的空間條件不同,陳設展示亦有著不同的巧思。表定每二個月換展一次,雙數月份21日至月底休展。自7月起,王雲五紀念館展出林語堂書信,李國鼎故居展出紫藤廬書信,林語堂故居展出孫運璿書信,紫藤廬展出梁實秋書信,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展出錢穆書信,梁實秋故居展出王雲五書信,錢穆故居展出李國鼎書信。
藍玉琦( 23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