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之前,展售會率先在10月份於新加坡開幕,從一場場熱騰騰的東南亞展覽中得知,在市場面臨信心考驗之際,2015年的東南亞藝術依舊百花齊放。 適逢新加坡建國五十周年,香港佳士得舉辦的首場以「新加坡藝術」為主的專拍「匯聚:新加坡藝術特別專場」,正是東南亞藝術市場邁入成長階段,藉以梳理東南亞地區單一國家藝術風貌及其價值的最好時機。東南亞藝術之所以包羅萬象,主要源自於各個不同國家與地區文化藝術間的差異,如今東南亞藝術板塊其單一國家與區域的藝術風貌也開始受到重視,逐漸被挖掘出來。舉例來說,今年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中越南現代藝術家梅忠恕等均刷新紀錄,成為新一波關注的焦點就是一例。
新加坡藝術匯聚
「匯聚:新加坡藝術特別專場」上拍作品共41件,件數成交超過93%,總成交金額逾3679萬港元,百萬成交之作共8件。難得一見的是達20位新加坡藝術家正式登場,規模十分可觀,主要以鍾泗濱與陳文希兩位南洋藝術先鋒為代表,從41件拍品觀察到,鍾泗濱12件拍品,陳文希8件拍品,占總拍品數量五成,其他被忽略的現當代藝術家還包括:陳健偉、陳宗瑞、謝玉謙、朱慶光、蔡逸溪、李福茂、林清河、林木化、劉抗、彭靖能、沈雁、陳有炳、陳瑞獻、鄧木奎、鄭志道、Teng Nee Cheong、趙仁輝。
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拍「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拍賣」,羅納德.溫杜拿《灰色地帶》一作以842萬港元成交,創下東南亞當代藝術最高紀錄。
最受矚目者為鍾泗濱,以一件五○年代精品《峇里島舞蹈》刷新藝術家拍賣的最高紀錄,此作估價待詢,從200萬起拍,在多方買家競逐下以648萬港元落槌,含佣金達772萬港元成交,由牌號9398的現場買家競得,此作同時也名列本拍之冠。另一位表現亮眼者為陳文希,在12件作品中有3件以百萬港元成交,其中成交金額最高者為《海宮》,終以508萬港元成交。其它如鄧木奎、劉抗、彭靖能等也有不錯的表現,鄧木奎的《市場現場》於1967年完成,在現場、網路競標下以超過估價逾二倍成交,而畫家劉抗的一件1983年的《鄉村情景》,估價28萬至38萬,終以超過高估價的68萬港元成交,此作曾於2000年新加坡佳士得上拍,由新加坡私人藏家釋出,十五年未曾在市場流通。香港佳士得東南亞藝術部門主管王子能表示:「受到藏家熱烈的響應,激烈的競投場面反映出泛亞洲新進與資深藏家對於新加坡作品的深厚興趣,本次拍賣創造多項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並將新加坡藝術在亞洲藝術市場帶入新高度。」
觀察此拍表現,鍾泗濱拿下了百分百的成交,陳文希一件 1970末至1980初的水墨流標,兩人在學術與市場兼備下近年來已深厚其收藏基礎。儘管此拍並未締造千萬之價,但超過九成的高成交率,與近20位藝術家中有10件作品刷新歷史紀錄,極為成功。負責「匯聚:新加坡專拍」的佳士得專家張慧敏說,「大部份的作品皆超過高估價成交;高估價成交代表了買家對喜愛的作品收藏的決心。由此亦可發現買家是非常挑剔,只要是對的、好的作品都感興趣。」她也表示,目前藏家名單中先鋒藝術家仍是最佳選擇,此外第二代藝術家如鄧木逵與當代的彭靖能也是關注對象。
香港佳士得2015年秋拍「匯聚:新加坡藝術特別專場」,新加坡藝術家鍾泗濱《峇里島舞蹈》,以648萬港元落槌,含佣金達772萬港元成交,刷新藝術家拍賣最高紀錄,名列本拍之冠。
新加坡專場以「專拍」形式呈現,顯見新加坡藝術區塊在作品質與量上已具備成熟的交易環境,雖然此拍人氣不如夜拍,但交易十分熱絡,不少買家在現場舉牌。根據統計得知,此拍的買家族群涵蓋了亞洲七國。王子能也表示,「這次新加坡銷售的成功,有助於重振市場及其信心,我們希望建立全新的平台,同時也可彌補市場的不足。」從近幾年新加坡藝術環境的改變,新加坡政府大刀闊斧下的改革如今已有成果。例如,甫於上個月成立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以及前幾年成立的吉門營房畫廊區的推廣(但已有數家畫廊決定不再續租),與2011年的藝術登陸新加坡藝博會(Art Stage Singapore)的深耕發酵,都是間接加速新加坡藝術品交易日益成熟的關鍵。 如今,東南亞藝術成為亞洲藝術市場版塊的另一股新興力量,繼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後,東南亞藝術市場下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為何?
十年深耕之路
從東南亞藝術市場十年的更迭起落,亦曾出現多波的漲跌,而今在盤整多年後,東南亞藝術市場趨勢正緩步向上。回顧東南亞藝術市場十年來的演變,兩大國際拍賣公司扮演推升東南亞藝術家知名度與其價格的關鍵要角。 早在1990年代,兩大拍賣公司就開始關注東南亞藝術,2005年佳士得首闢「東南亞現代與當代拍場」正式上路,不久印尼當代藝術家米斯尼亞迪(I Nyoman Masriadi)爆出黑馬,2007年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鬥雞眼》一作,超過估價二十多倍,264萬港元成交,創下了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並且寫下了東南亞藝術當代的最高成績。但可惜的是在2008年的秋天,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藝術品價格也面臨了大幅的修正與調整,而能夠保值且抗跌的作品就屬收藏根基穩固的前輩畫家如李曼峰、阿凡迪、古拿溫等,在歷經市場一波波的盤整,沉寂兩年的修復才陸續於2010年啟動。
香港佳士得2015秋拍「匯聚:新加坡藝術特別專場」新加坡藝術家陳文希的《海宮》,以508萬港元成交。
2010年至2015年,東南亞的高端作品逐漸打底穩固,以現代藝術的李曼峰為例。2010年景氣逐漸回溫,現代藝術代表的印尼畫家李曼峰,在香港蘇富比的夜拍中一件峇里島系列的《峇里島采風》以2530萬港元成交,創下東南亞藝術之冠,更是首度晉身千萬港元的前輩畫家。2011年的歐債危機,導致市場信心受到嚴重考驗。雖然沈寂一年,2012年的李曼峰,再度展開攻勢,突破2010年的波段高點後,巨幅之作《年豐人壽》,以3246萬港元成交;隔年的秋天,香港佳士得拍賣再以《峇里生活》的3596萬港元,改寫藝術家作品世界紀錄。從2009年秋拍創下的818萬港元紀錄後,四年內李曼峰作品漲幅高達四倍。2014年李曼峰的《峇里民采》雖未能突破《峇里生活》,但仍以3372萬港元拍出好成績,證明了好作品絕對是支撐藝術家作品價格的絕對關鍵。
五年之間,東南亞現代藝術價格不斷攀升,相對地帶動同一類型且價格被低估的作品,例如 2014年的春拍,高端作品的價格改由印尼現代畫家蘇佐佐諾(S. Sudjojono)接棒,以其經典代表作《蒂博尼哥羅王子率軍親征》的5836萬港元成交,創下東南亞現代藝術的歷史新價。香港蘇富比亞洲區高級董事暨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部主管莫錦川表示:「作為印尼藝術運動協會的一份子,蘇佐佐諾通過其政治性作品記錄一代人的思想和心聲,其中既有恐懼也不乏希望。」蘇佐佐諾一作突破了2010年秋拍《New Down》創下的1074萬港元紀錄,如今在四年不到期間,以逾五倍的漲幅三級跳。此外,同樣是印尼藝術家的古拿溫也是其中一例,2008創下高價後,休息到2012年再破,隔年價格再攀升,拍出歷年高價的603萬港元。2015年春拍古拿溫1971年的《摩訶婆羅多:班度的骰子》一作破了千萬價格,兩年不到成長逾四倍,以2648萬港元刷新藝術家作品世界拍賣紀錄,顯見東南亞現代藝術的價值受到藏家肯定,並且持續熱烈追捧。
香港蘇富比2014年春拍「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蘇佐佐諾《蒂博尼哥羅王子率軍親征》一作以5836萬港元成交, 是目前東南亞現代藝術最高成交紀錄。
此外,同樣在今年的春拍中刷新紀錄的還有印歐畫家勒邁耶(Adrien Jean Le Mayeur de Merprès)的《舞者》也有不錯的表現,以2048萬港元高價成交,改寫2007年金融海嘯前創下的紀錄,當時由香港佳士得以1712萬港元寫下最高拍賣價格,勒邁耶沉寂了八年而今在東南亞市場買家勢力逐漸擴張之際,作品價格也開始動起來。
當代藝術趨勢
金融海嘯之前,東南亞當代藝術曾一度超越了現代藝術價格,不過近年在亞洲當代藝術大幅下修之際,東南亞當代的一線藝術明星的市場卻影響不大,需求量持續不斷,其中以菲律賓的溫杜拿(Ronald Ventura)與印尼的米斯尼亞迪備受注目。以天馬行空的構圖,高度寫實主義的畫風,同時充滿塗鴉元素的溫杜拿,是東南亞當代藝術板塊中極為活躍的菲律賓當代藝術家,同時也是東南亞當代藝術最高紀錄保持者,深得市場的青睞。溫杜拿的作品數量與成交表現,是東南亞當代藝術的領頭羊,從歷年拍賣得知,藏家對溫杜拿的作品需求度高,藝術家的作品價格也未因金融海嘯而過度的調整,不論是拍品數量或成交結果,仍維持在平盤的位置,僅2009年一年按兵不動外,幾乎每年都有微幅上揚,其中表現最為突出者出現在 2011年的春拍,其大尺幅經典之作《灰色地帶》,以842萬港元創下藝術家作品最高紀錄;2015年春拍,溫杜拿再以2013 年近作挑戰2011年的新高,雖然尚未刷新紀錄,但仍順利晉級到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第二位,以788萬港元成交。
香港蘇富比2014年秋拍「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李曼峰《峇里民采》一作以3372萬港元成交。
此外,另一位在金融海嘯前登上舞台的東南亞明星米斯尼亞迪,2008年10月於香港蘇富比以一件巨型三連作《班圖爾人(最終回)》(The Man from Bantul(The Final Round))(2000年),估價100萬至150萬,拍出了超過六倍的 782萬港元歷史新紀錄,不過隨即金融海嘯引起的連鎖反應逐漸發酵,米斯尼亞迪的作品沉寂了五年才漸有起色,近幾年來米斯尼亞迪的作品價格開始有所波動,創下高價之作即為2013年於香港佳士得春拍的《米斯尼亞迪巨獻–來自網站的攻擊》(Masriadi Presents– Attack From Website),以723萬港元成交,名列藝術家拍賣紀錄的第二位。由此可見,在歷經市場大幅整頓與修正後,東南亞當代藝術也逐漸邁向金融海嘯前的風光。
2016年值得關注的藝術家
回顧今年整體表現,可以發現2015年的市場發展尚在價格盤整中,雖然少了重量級的精品,但現代藝術的一線畫家之作品價格,仍穩定且持續成長中,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在印尼、菲律賓現代藝術之外,如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與地方的現代藝術也逐漸被看到,如新加坡的鍾泗濱、陳文希,以及同一代的新加坡先鋒藝術家劉抗與第二代的鄧木奎,以及新水墨表現非凡的蔡逸溪等皆備受肯定;在越南現代藝術方面,越南現代藝術梅忠恕與黎譜,也陸續在近年內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未來成長也十分可期。
香港蘇富比2015年春拍「現當代亞洲藝術晚間拍賣」,亨德拉.古拿溫《摩訶婆羅多:班度的骰子》一作以2648萬港元成交。
王子能表示:「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個成長潛力十足的市場,不只是買家,同樣也有來自國外的賣家。越南藝術非常值得關注,特別是從二十世紀三○年代到四○年代,這些藝術家積極參與國際藝術運動,其中也有不少當時居住在巴黎的越南創作者。」此外他也觀察到,菲律賓現代和當代藝術依然強勁,特別是當地市場充滿活力,贏得不少國際的關注,如當代藝術家溫杜拿。張慧敏也分享:「我們對於馬來西亞藝術家如 Ibrahim Hussein也十分肯定,他在歐洲接受繪畫訓練,是開創馬來西亞藝術史在抽象主義和現代主義新模式的前衛藝術家,而像是泰國藝術家Damrong Wong Uparaj和Thawan Duchanee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
新加坡藝術家劉抗的《View of Arab Street》 一作2014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以112萬港元成交。
莫錦川則分析,目前東南亞藝術市場概況以印尼與菲律賓的現代藝術表現最為亮麗。由於東南亞各國藝術發展腳步各有差異,在當代區塊,菲律賓藝術家近幾年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大幅提升,菲律賓藝術家活動力強,透過參展與國際交流增加曝光度,因此成長最為快速,而印尼當代則較為緩慢,主要是藝術家與海外接觸的動力,不如菲律賓藝術家活躍;此外新加坡的市場機制也較為成熟,目前在現代藝術方面,以鍾泗濱、張荔英、陳文希關注熱度依舊,在當代部分,女性藝術家李綾瑄(Jane Lee)也是近年表現突出的一位。李綾瑄曾在2011年於誠品畫廊舉辦聯展「李綾瑄,王美清,石家豪」,台灣藏家並不陌生。
馬來西亞藝術家Ibrahim Hussein《Dara (Virgin)》一作2014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以112萬港元成交。
莫錦川則分析,目前東南亞藝術市場概況以印尼與菲律賓的現代藝術表現最為亮麗。由於東南亞各國藝術發展腳步各有差異,在當代區塊,菲律賓藝術家近幾年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大幅提升,菲律賓藝術家活動力強,透過參展與國際交流增加曝光度,因此成長最為快速,而印尼當代則較為緩慢,主要是藝術家與海外接觸的動力,不如菲律賓藝術家活躍;此外新加坡的市場機制也較為成熟,目前在現代藝術方面,以鍾泗濱、張荔英、陳文希關注熱度依舊,在當代部分,女性藝術家李綾瑄(Jane Lee)也是近年表現突出的一位。李綾瑄曾在2011年於誠品畫廊舉辦聯展「李綾瑄,王美清,石家豪」,台灣藏家並不陌生。
印尼藝術家Lugas Syllabus《Second but Winner》一作201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以17萬5千港元成交。
金秋的11月底,香港拍場首次以單一國家形成的專拍,香港佳士得「匯聚:新加坡藝術特別專場」登場,前一周蘇富比藝術空間也才剛結束「東南亞抽象藝術:嶄新對話」展售會。這場展售會推出來自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與印尼的20位抽象藝術家之作共50件。
新加坡藝術家鄧木奎的《市場現場》於1967年完成,在香港佳士得2015年秋拍「匯聚:新加坡藝術特別專場」,以超過估價逾二倍,含佣金52萬港元成交。
Tags
陳意華( 11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