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蕭文杰專欄】由松山療養院日式建築拆除事件,看文化資產如何被做掉?

【蕭文杰專欄】由松山療養院日式建築拆除事件,看文化資產如何被做掉?

201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增加了對逾50年公有建造物的保障,有了《文資法》15條,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建築,是否就能逃過一劫,答案卻不是肯定。仍有不少具備文化價值的建物,在事證未明確的狀態下就被拆除,如2019年1月12日拆除的日本時代松山療養院舊病棟就是一個明顯例子。
台灣環境特殊,有文化歷史的老屋因開發而被強拆,老早就不是新聞,為了保留這些有文化價值的物件,201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簡稱《文資法》)增加了對逾50年公有建造物的保障,根據此法第15條表示:「公有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自建造物興建完竣逾50年者,或公有土地上所定著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自建造物興建完竣逾50年者,所有或管理機關(構)於處分前,應先由主管機關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   有了...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蕭文杰( 101篇 )

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美術史、文化資產。思想受殷海光「是什麼,就說什麼」影響。搶救文資是主要日常,教書、寫文章是餬口。自認文章針砭時弊,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各地政府頭痛的文化恐怖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