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記者會上,國寶竹工藝大師李榮烈現身致詞。(北投文物館提供)
玻璃
文獻記載早在1887年,臺灣就設有玻璃工廠。日治時期在總督府的政策主導下,不只在新竹開採矽石,且以免費的天然氣吸引廠家參與投資。與傳統慣用的陶瓷器相比,玻璃製作成本低廉、製作時間也快,因而成功擄獲臺灣人民的心,成為塑膠發明之前的常用材料。向日本學習師法,臺灣生產的玻璃產品五花八門,不僅有日常器皿、捕蠅燈、玻璃瓶裝的滅火彈及豬公撲滿,也積極製作針筒、藥罐及量杯等醫療用品,作為外銷內用。有別於中國傳統將玻璃仿作玉石珠寶,臺灣向日本學習「切子」的工藝手法,在表面上切割磨刻花紋圖樣,光線折射出絢麗多變的效果,呈現迥然不同的玻璃之美。
隨著玻璃技術在臺扎根,玻璃匠師也不再因循傳統,選擇加入許多自己的創意想法,因此深富文化意涵的圖樣開始出現在產品中,如意謂年年有餘的魚、帶來富貴的牡丹以及福氣滿載的雙耳裝飾等。不只如此,也有師傅將紅酒杯和糖果罐兩種截然不同的器形結合在一塊兒,在圓罐下添了杯托及細長杯腳,十分新穎有趣。玻璃文創產品還有受大眾喜愛的「玻璃畫」。玻璃畫是畫家在玻璃背面作畫,必須左右顛倒著完成勾勒線條、上色填彩的程序,這不僅需要畫工,還需要無比的耐心。然而民國五、六十年代之後,玻璃產業逐漸蕭條沒落,這些美麗的產品已成往事,成為過去榮景的見證。
從日治時期到民國60年代,臺灣生產的玻璃產品豐富多元。(北投文物館提供)
漆器
除了玻璃,漆器及竹編更是臺灣工藝產業的經典。二者承襲日本傳藝的匠人精神,並經歷臺灣藝術家顏水龍(1903~1997)的改革,在名匠大師的參與之下,有著突出的藝術成就。顏水龍,臺南人,赴日就讀東京美術學校,留學法國三年。歸臺曾受臺灣總督府之聘調查工藝美術,而後他沉浸於研究,理想與日本學者柳宗悅(1889~1961)推廣民藝之美的想法相合。1943年他和柳宗悅會面,探訪臺灣各地手工藝產業,獲益良多。顏水龍強調,工藝應具有符合生活實用需求、美學特色及合理價格這三項要素,認為工藝產業的發展可促成出口經濟產值。愈投入研究臺灣這塊土地,顏水龍愈是感受寶島的生命能量:「臺灣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寶島,它具有固有的文化,像山地幾個族群都有他們的原始藝術,加上漢民族在數百年前從閩南移民而確立臺灣的文化基礎,亦有漢人和山胞攙和日本人而留下的頗富地方色彩的技藝,這些都形成了臺灣的造型文化之特色。」
1940年作〈蓬萊塗作品─鳳梨〉。(北投文物館提供)
顏水龍被譽為「臺灣工藝之父」,緣由除了包括提倡手工藝的重要性,另外他亦推動工藝的傳承培育,著手繪製手工藝的草圖。日治時期雖設立工藝工廠和傳習所,但師徒制的手工藝傳授課程仍以日本傳統作工為範本,學生會製作或臨摹日本原稿,但沒有太多個人發揮創意的空間,僅是一種外銷代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政府離開臺灣,顏水龍不捨傳統工藝凋零,因而向國民政府爭取設立「南投工藝研究班」,親身擔任班主任,並邀請日本培育的臺灣匠人擔當臺灣新一代的老師。南投工藝研究班設址於草屯,有竹工、木工、車床、雕刻、藤工、陶瓷、編織七科。不同於日治時期的傳習所,倡導「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顏水龍在教學中加入美學及藝術概論,令學生突破技術的藩籬之餘,亦對崇高的藝術理想產生興趣。至今顏水龍雖已逝世20年,然而當時一同投入工藝培訓的師生們依舊努力不懈,透過親身實作為臺灣工藝延續命脈,如北投文物館這回邀請展出的重要大師王清霜及李榮烈即是如此。
1999年作〈橢圓木盆〉,製作者/王清霜。(北投文物館提供)
王清霜,1922年出生於臺中,為當時頂尖傑出的臺灣漆藝匠師,戰後和顏水龍創辦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培育英才無數,貢獻令人景仰。臺灣漆藝先是由日本山中公發揚光大,1916年他舉家到臺灣,於岳父經營的日本料理店旁設立「山中公美術工藝製作所」。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漆工科的山中公傳授日本傳統漆藝,鼓勵學生在作品中添加家鄉獨特的文化。而他身體力行,為其居住的寶島臺灣發明了「蓬萊塗」。「蓬萊塗」有三個特色,第一是加入臺灣的風情風物,如熱帶島嶼的水果及椰子樹;第二類似日本的「鎌倉彫」,匠師先淺雕出圖樣輪廓,而後多次生漆塗抹、為圖案上色,成品設色飽滿又簡潔爽利;第三則運用臺灣原住民的圖紋,展現其族群織布搗杵等的生活情態。「蓬萊塗」推出之後,受到來臺日本觀光客歡迎,甚至還出口日本。山中公不藏私,從基本的「下繪」(漆藝製作前的畫稿)至自創的「蓬萊塗」,各式技法皆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臺灣重要漆藝匠師陳火慶、賴高山及王清霜皆由他啟蒙教導。三人各有特色,跟隨師父最久的陳火慶盡力完成漆藝的推廣和傳承;賴高山則為「漆器的畢卡索」,跳脫實用並採複合媒材,創作更具藝術性;至於王清霜,則在推廣及藝術成就上影響深遠。
王清霜自臺中工藝專修學校漆工科畢業,經由山中公推薦進入日本東京美術學校漆工科,向和田三造、羽野禎三及河面冬山學習,回臺後和顏水龍推動工藝研究中心,擔任副主任的他也一同參與各地訪查、探視工作,育人無數。王清霜接受日本嚴謹的工藝教育,每件漆器作品都要花好幾個月、甚至耗時多年才能完成,每回上漆都需待溫、濕度合宜,才能在漆乾後打磨。其作品靈活運用日本及臺灣傳統文化,展現豐富生命力。王清霜在1999年創作的〈橢圓木盆〉,構圖以幾何圖形組合,並呈左右對稱,便令人聯想到百步蛇圖騰及菱形紋樣為主的原住民藝術。另外,他選用螺鈿鑲嵌的技法,盤面花紋因而帶有晶瑩珠光,更添動人風華。2004年完成的〈鵪鶉〉則帶有日式美學,畫面中心為兩隻身軀圓潤的鳥禽昂首望著花草間的蝴蝶,其周圍則灑上銀粉和貼金箔襯托,花鳥姿態生動,氣質高雅。2007年王清霜為首位獲得國家工藝成就獎的「人間國寶」,其貢獻不言而喻。今日即便他已97歲高齡,依舊熱衷創作及教育。
1925~1945年作〈秋草蒔繪盤〉,製作者/山中公,為日本傳統漆藝的風格。(北投文物館提供)
2004年作〈鵪鶉〉,製作者/王清霜。(北投文物館提供)
竹編
臺灣漆器立基在日本傳統技藝文化,竹編工藝卻是萌芽自臺灣常民文化。臺灣氣候高溫多雨,適合竹子生長,故臺灣先民常用竹子為材料,製作如畚箕、魚筌及桌椅等日常用具,大多運用中國傳來的竹編法,外觀呈平面的「人」字紋,其簡單純粹的美感,令來臺探訪的柳宗悅讚不絕口。1938年「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成立,傳入了日本編法及美學觀點。有別於傳統編法,日本做工更為精細,往往先編好底紋,底紋會再編上一層新紋路,因而作品圖紋顯得立體並具層次感。同樣受到日本美學影響,竹編器亦開始使用蝴蝶結和漂流木裝飾點綴裝飾。日本政府撤退之後,1953年顏水龍設置「南投縣工藝研究班」,邀請傳習所畢業的匠師黃塗山授課。一改傳習所要求學生「依樣畫葫蘆」的竹編教學模式,工藝研究班重新調整教學策略,要求學生編織前繪製草圖,一方面鼓勵學生設計創新,另一方面提高工序效率及構圖完整性。工藝班培育出多位傳承工藝的優秀匠師,其中被稱為「人間國寶」的李榮烈,也是其中一位傑出校友。
1895~1945年作〈奇木手提加藤條花器〉,借展人/林錦銘。此竹編器結合枯木,是日本美學影響下的作品。(北投文物館提供)
李榮烈,1936年出生於南投草屯,18歲開始學習竹工藝。報考南投縣工藝研究班的機緣是他幫忙種田時受傷、放棄讀書之際,湊巧知道研究班招生的訊息,覺得有趣就報名參加竹編班,希望未來為家裡做些用具。然而入學之後,李榮烈才知課程和原本想像的截然不同,除了黃塗山教他劈竹、削竹,還有顏水龍和王清霜教授藝術概論、美學概論,開啟他的新視野。以優異成績畢業的他留任研究生,鑽研技術及探索竹編產業的未來。而後任職民間工廠、出任「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今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技術員、遠赴國外推廣竹編,甚至主動到受刑人中心教學。他熱愛接受挑戰、膽大心細的個性,不光是表現在其人生經歷中,更在工藝作品上展露無疑。1988年他所完成的〈斜矢紋花器〉,主要以六角孔編的編體為底,上方數條竹篾間插出的斜矢紋進行創作。極富巧思地,李榮烈以細竹條隔開每道斜矢紋,令器身紋路有如尚未綻開的花苞,一層層堆疊相裹。再者兩側以竹編結裝飾、頂端用細竹篾旋繞收口的設計,使作品更顯典雅浪漫。好學心強的李榮烈,1984年回研究所參與課程時,和漆藝大師陳火慶學習髹漆,因此創作出籃胎漆器作品,2016年指定為國家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
1988年作〈斜矢紋花器〉,製作者/李榮烈。(北投文物館提供)
轉眼已是21世紀的臺灣,這些曾經興隆的玻璃、漆藝及竹編產業隨著時代沒落,然而曾走過輝煌的匠師們仍努力不懈,懷抱勇於突破的精神,擅加運用各式技法,將昨日的「產品」轉化成今日的「作品」,為臺灣民藝注入新活水。北投文物館此回展覽,不只讓觀眾了解傳統工藝的發展傳承,更看見其美麗多變的可能性及未來。
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工藝發展源流與傳承
展期|2018.04.06-09.16
地點|北投文物館
學員和師傅學削竹、用竹片編織著美麗紋路;熱帶風情的「蓬萊塗」漆器是觀光客眼中的最佳伴手禮;巷內小販拿出玻璃小冰碗,為客人盛上一碗透心涼的冰品──回到百年前的臺灣,這些看似毫無關係的生活片段,卻是臺灣工藝產業萌芽發展的日常光景。北投文物館自4月6日開始推出「時光造藝:日治時期臺灣工藝發展源流與傳承」特展,細數著臺灣工藝產業發展的點滴,帶領觀眾透過這些「物」,看見「人」的無窮創造力。
臺灣工藝始於日常,平民百姓運用隨手可得的材料,作出實用的生活器皿或農事道具。到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總督府基於經濟發展考量而訪查臺灣各地,尋找合適材料並投入技術,邀請日本師傅渡海教學、創立研習坊,臺灣工藝轉型成具競爭力的外銷產品,尤以玻璃最為成功。
〈木製餐桌組─椅子〉,設計者/顏水龍,製作者/李榮烈。藝術家顏水龍倡導「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曾設計過多項日常用品,此為其中一件。(北投文物館提供)
張筠( 73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