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作為科學傳播的可能性?

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作為科學傳播的可能性?

2020年的現在,資訊爆炸後真假訊息混亂,虛擬與真實的界線早已模糊,或許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營造的虛擬情境在現在的這個時間節點,更需要創作者們更多的思考。
2019年9月在荷蘭地區長年策動科技藝術活動的荷蘭團隊Planetart,在荷蘭東邊城市恩斯赫德(Enshede),籌劃了每年一度的Gogbot科技藝術節。(註1)這一年的主題為「Bio The New Digital」,顧名思義整個展覽的核心論述圍繞在:生物科技將是數位科技之後,下一波足以影響人類社會的新興科技。為了深化並打開這個議題的討論,主辦單位找了阿姆斯特丹專注於科技與自然相關議題的藝術平臺Next Nature Network(註2)共同合作,在藝術節中間策劃了一場研討會,透過研討會中一系列的創作者演講以及專家座談會,邀請觀眾一起進行一場對於生物科技中倫理議題的公開辯論。其中一場座談是由Next Nature Network的總編輯魯本.巴特(Ruben Baart)擔任主持人,與談人為生物設計師艾瑪.范德利斯特(Emma van der Leest)、科學傳播研究者喬伊斯.納布斯(Joyce Nabuurs)以及Next Nature Network創意總監Koert Van Mensvoort。這段座談中的一段對話吸引了我的注意,Koert Van Mensvoort提到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中,利用虛擬物件與影像去帶領觀眾想像未來生物科技的可能性,並反思生物科技所引發的倫理議題的創作策略,在現今假新聞充斥的年代有可能成為偽科學的幫兇,並造成社會的混亂。因此他認為創作者在進行推測設計的創作時,必須創造劇場(Theater)的效果,讓觀眾走進展覽空間就必須有意識地知道自己進入到了一個虛擬的情境,並與真實世界進行一定程度的切割。透過這樣的「劇場性」,推測設計作品才能夠避免淪為假新聞共犯結構的一環。
Gogbot科技藝術節研討會中的一場座談會。Next Nature Network的總編輯魯本.巴特(Ruben Baart)擔任主持人,與談人為生物設計師艾瑪.范德利斯特(Emma van der Leest)、科學傳播研究者喬伊斯.納布斯(Joyce Nabuurs)以及Next Nature Network創意總監Koert Van Mensvoort。(顧廣毅提供)
這個論點對我而言是很有趣的,我回想我剛開始接觸推測設計作品的時候,是一個還沒有過多假新聞充斥的時間點。(註3)當時大家反而是會佩服一個推測設計的作品能夠以假亂真,甚至被記者報導成社會新聞。因為要能夠視覺化與物質化一個受到新興前端科技所形塑成的未來社會,本身就很考驗創作者的想像力與轉化能力,而能夠成功造成社會輿論的推測設計作品,更代表了創作者對於倫理爭議的敏銳度以及對操控並刺激觀眾反思的準確度。來到2020年的現在,資訊爆炸後真假訊息混亂,虛擬與真實的界線早已模糊,或許推測設計營造的虛擬情境在現在的這個時間節點,更需要創作者們更多的思慮,而Koert Van Mensvoort所提及推測設計的「劇場性」,也的確可以成為創作過程中必須縝密深思的部分。
然而,推測設計苦心經營出對於前端科技的想像,除了可以讓觀眾反思當代社會中的科技倫理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值得我們思考的部分呢?科學傳播研究者納布斯便提及最近她與設計師合作,透過設計師的推測設計作品,進行科學傳播的研究。合作的作品是Next Nature Network的《人工子宮》(Artificial Womb),設計師與科學家合作設計了未來人工子宮的造型與運作方式,並試圖透過模型的展示,去詢問觀眾對於人工子宮的接受度。納布斯與其團隊在展覽中,於觀眾參訪的過程裡,進行將近30分鐘的訪談,透過這些訪談資料進行科學傳播的研究。她認為這些資訊可以經過質性研究,去分析大眾對於人工子宮這樣具有爭議的科技的看法,並作為科學家繼續發展其科學研究的重要參考。
Next Nature Network的作品《人工子宮》(Artificial Womb)於阿姆斯特丹Droog設計畫廊中展覽的照片。(顧廣毅提供)
這場研討會讓我思考了很多推測設計跟生物科學的關係,在這樣的創作類型中,作品乘載了一個科技的「未來」,並能夠帶領我們反思「當下」,那麼推測設計有可能記錄「過去」的歷史與自然嗎?這個提問讓我想到了我2019年4月去參觀米蘭三年展設計博物館(Triennale di Milano)的展覽「Broken Nature」時,所聽到的另一場研討會所帶給我的有趣資訊。這個研討會的主題叫做「The Politics of Deisgn」,而其中第三部分的座談中,「Design and Post-Nature」為子主題,其中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的建築與設計部門資深策展人寶拉.安特娜莉(Paola Antonelli)與專注設計、環境政治等主題的哲學家艾蒂安.透平(Etienne Turpin),分別演講之後有了一場精彩的對談。透平首先聊到他認為很多國家都設有自然史博物館,其中大量的生物標本往往是這種博物館的特色,這樣的展示同時扮演了科學教育與民眾休閒等功能。然而,他認為這樣的標本展示對他而言,根本就是各種生物的巨大墳場,彰顯了人類自認為存在於萬物之上的優越感,而民眾若無其事地穿梭於博物館中汲取知識,卻不帶有任何愧疚的狀態往往讓他不寒而慄。他的發言讓觀眾反思了這樣傳統自然史博物館所蘊含的倫理問題,但是這樣的博物館又的確具有傳遞科學知識與自然資訊的明確功能,因此彷彿呈現了一種兩難。安特娜莉此時便巧妙地回應了這段說法,她認為這次策劃的「Broken Nature」中,各種與自然環境、動植物等科學知識緊密相關的設計作品,在沒有大量屠殺生物的狀態之下,仍然透過創作者的作品讓觀眾更近一步的理解了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以及複雜的科學知識。她認為某種程度,這類型的展覽可以說是「未來的」自然史博物館。這段發言是很有趣的,安特娜莉並沒有認為這種作品可以取代傳統自然史博物館的意義,但這種展覽的確發揮了類似於自然史博物館的功能,但是是在沒有傷害其他生物的生命的前提之下。這類設計作品,透過科技的發展去遙想未來,讓觀眾反思當下,可以說是不但觸碰到「未來」與「現在」,更記錄了過往的自然狀態與科學發展,默默地也展現了記錄「過去」的潛力。
寶拉.安特娜莉(Paola Antonelli)在研討會中演講的過程。(顧廣毅提供)
若談到推測設計或是更廣泛的設計與藝術,其對於科學傳播的功能,那麼就不能不提及國際上的經典案例,也就是科學藝廊(Sciecne Gallery)的運作了。科學藝廊這個組織始於2008年的愛爾蘭都柏林,而現今他們在全世界已有七間科學藝廊,橫跨歐、亞、美洲。每一間科學藝廊都與一間當地的大學合作並共享空間,藝廊中所舉辦的展覽內容,大多都是藝術家與設計師的科學藝術作品。透過每一次特定主題的徵件,每次都邀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作品參展,當然推測設計相關作品的比例也是相對的高。科學藝廊的展覽不同於傳統科學博物館的性質,不再只是展覽恐龍模型跟太空劇場那種比較是給孩童的教育展覽,更多的是具有批判性、挑釁特質的作品。也因此科學藝廊的受眾,年齡層也相對較傳統科學博物館更高一些。若與一些當代藝術或科技藝術的機構所辦的科學藝術展覽比較,科學藝廊的展覽通常在科學內容的演繹以及科學知識的詳實與準確性,又都比美術館或藝術節的展覽更高。科學藝廊的屬性,位於兩種場館類型的中間,也成功地開拓出一條不同的道路,更展示了科學傳播與創作彼此交互作用後,所形成的一個新的契機。
臺北科學藝術園區規劃範圍圖。(圖片取自《臺北科學藝術園區整體發展計畫報告書》)
臺灣位於士林的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簡稱科教館)曾在2014年的時候引進了科學藝廊的「生物律動」展覽,透過館內展覽組的重新規劃,加入了更多相對應的內容,也成為了臺灣少數在科學博物館中出現的科學藝術展覽。近年教育部與臺北市政府正著手「臺北科學藝術園區」的政策推動,在這個計畫中,科教館也正在進行硬體設備的翻新以及軟體內容的重整,筆者很榮幸之前有機會加入其實驗室重新規劃之研究案的部分案例分析,我整理了幾個荷蘭科學藝術機構生物實驗室規劃的案例給科教館作為參考。在合作過程中,我也對於未來臺灣在科學藝術發展上產生了許多期待,相信在科學與藝術、設計等創作領域的交匯之下,有機會可以在臺灣看到更多科學傳播的可能性。

註1 GOGBOT科技藝術節:創立於2004年荷蘭恩斯赫德(Enschede),此藝術節專注在創意科技、電子音樂以及當代藝術,主要目標是替最具原創性、最有遠見及最前衛的藝術家提供一個發表平臺,展覽主題大多環繞數位科技的創意與創新。此藝術節不但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者發表作品,同時也提供獎項鼓勵優秀的荷蘭年輕藝術家,尤其透過獎項與展覽鼓勵剛畢業的學生有機會發表作品。因此,這個藝術節連結了國際以及荷蘭當地的創作能量,展現了荷蘭新媒體藝術領域的豐沛動能,同時也表現了荷蘭開拓藝術與新興科技交流與合作的野心。2019年舉辦的GOGBOT科技藝術節,從9月5日到8日,共四天的藝術節活動包含:展覽、表演、演講、研討會等。該年的主題是「Bio The New Digital」,邀請數件與生物科技相關的作品參展。
註2 Next Nature Network:來自荷蘭、專注於討論自然與科技相關未來的國際網絡平臺。他們關注的主題包含食物未來與科技、動物議題、生態環保議題與生物科技等跨領域議題,除此之外,Next Nature Network也提供教學服務,以新的思維方式、工具與方法去轉變大家對於自然與科技之間的思考想像,以講座、互動式工作坊等方式帶領個人或機構來學習。Next Nature Network的目標是希望透過挑釁性與有趣性的計畫、展覽、活動與產品來激發辯論與集體性地調查未來議題。
註3 當時約是2013年,也就是設計師安東尼.鄧恩(Anthony Dunne)和菲歐娜.拉比(Fiona Raby)剛發行他們的著作《Speculative Everything Design, Fiction, and Social Dreaming》的時間點。這本書記錄了他們在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任教時,帶領學生進行一系列關於推測(speculation)相關的創作實驗,也成為了後來推測設計在各個領域百花齊放的基石。雖然他們沒有在書中明確定義何謂推測設計,但書中的觀點與論述都大大影響了很多其他領域的發展,也開展了更多「設計」領域的可能性,影響範疇包含當代藝術、科技藝術、互動設計、政策開發、設計顧問等不同領域。如今這本書也在臺灣於2019年被翻譯成繁體中文本《推測設計:設計、想像與社會夢想》
顧廣毅( 12篇 )

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居住於荷蘭與臺灣從事創作工作。碩士畢業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社會設計研究所(MA, Social Design)、國立陽明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大學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社會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其作品曾獲多個國內外奬項,例如:臺北數位藝術獎首獎、美國Core77 Design Awards的Speculative Design Award、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Gijs Bakker Award首獎、荷蘭未來食物設計大獎 Future Food Design Award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