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再現!大航海時代「東西匯流——13至18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

再現!大航海時代「東西匯流——13至18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

而「南海一號」沉船年代推斷為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出水遺物以外銷瓷器為主,來自不同窯址,包括浙江…
而「南海一號」沉船年代推斷為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出水遺物以外銷瓷器為主,來自不同窯址,包括浙江龍泉窯、福建德化窯、磁灶窯、閩清義窯和江西景德鎮窯。此外還有金器、銀器、銅器及漆木器等,更發現其他用具、物品和食物遺存,或許都是原屬船員的物件。截至2016年初,共出水1萬4,000餘件文物及2,575件標本。其中貌似枕頭形狀的石具,最初以為是躺臥使用,實則是用來搗碎及研磨食材之用。在沉船中發現的植物遺存,大部分是可食用的植物,如穀物、瓜果和香料等,當中還包括出水年代最早的胡椒,相信是船員的食物之一。而在動物遺存中發現了破碎的骨骼,並帶有屠宰加工或燒烤的痕跡,可能是船員燒烤食物後所遺留下來的。值得一提的是,甲板船艙內部發現了非黃種人的骸骨,經DNA檢測證實,這艘船上有外籍船員,例如印尼爪哇人。這些有機物除說明了宋代沉船中船員的海上日常外,他們佩戴的金器如金環、金戒指、錫珠與銅環等物件更指出,生活得如同遊牧民族般的船員,以黃金作為流通貨幣,是他們資產裡最重要的媒介。金飾不僅具有裝飾性,更有不可或缺的實用功能。另外,「南海一號」還出水了梳妝用的《圓形長柄青銅鏡》,文房用品如朱砂和硯台,以及魚脊椎骨飾品,也反映當時船員會將部分動物殘骨製成骨器來消磨閒暇。《玉雕觀音坐像》的大小與今天常見或佩帶用的相似,經鑑定後證實是和闐玉質,觀音與台座之間有孔,可作穿繩繫掛之用。和坐像同樣反映船隊祈求順利出航的《綠釉三足雙耳香爐》,仿青銅器形燒造,是船員祭祀海神的祭器。
「東西匯流——13至18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廳現場。(攝影/林琬娸)
東西匯流——13至18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
展期|2018.08.14-11.11
地點|香港海事博物館
由香港海事博物館主辦及與廣東省博物館合辦的「東西匯流——13至18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展期由8月14日起至11月11日,展出逾250件中國南宋至清初時期的收藏品。文物涵蓋海事地圖、金銀寶石、陶瓷、金屬器、竹木器、石雕、古籍、外銷畫、絲綢及船模型等,展覽亦包括宋代沉船「南海一號」的出水文物,以及首次向公眾展示香港最新的水下考古發現──2016年於糧船灣打撈出有逾千年歷史宋代船錨的碇石。
糧船灣誠如其名,是載有糧食的大型船隻所停靠的避風港,這可不是普通的渡頭,而是由官府駐守。這只碇石是屬於一艘路經香港的宋代商船裡木石船錨的其中一個石製組件,船錨是船隻用以固定位置的設備。在全中國只有十件不到,此碇石為探討宋代時期香港海上貿易的情況提供非常重要的資料,代表香港在彼時的海上絲路擔任中轉站的角色。碇石的大小則可說明船身的吃水量,憑著其吃水深度便可計算出載貨重量。此巨大的碇石顯示著船隻令人訝異的載重能力,證明香港那時已擁有龐大的經濟力。再者其形狀與日本博多灣、福建泉州及「南海一號」沉船的碇石相似,惟體積較小,初步推斷是來自外地的商貿船隻,說明那時的香港相對安全、海盜滋擾問題較不常見的情形成為優勢,深受外來商貿的青睞。策展人及該館副總監陳麗碧特別指出「這標誌性的考古發現──碇石經過我們約兩年來的研究及修復,展示了香港在海上絲路中擔當著避風、補給和啟航地的角色。」
再現!大航海時代「東西匯流——13至18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
林琬娸( 47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