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代水墨的解構與重構 索卡「破譯與重塑」展

當代水墨的解構與重構 索卡「破譯與重塑」展

李思賢指出,「如何能在已然趨於均質化的藝術表現中,具體呈現自我民族性和文化感的內容,這將會是在全球化的繪畫創作…
李思賢指出,「如何能在已然趨於均質化的藝術表現中,具體呈現自我民族性和文化感的內容,這將會是在全球化的繪畫創作狀態中一項立於不敗的根本關鍵。而其中,從具有深度文化底蘊的傳統書畫中汲取材料、轉化美學,將是厚實作品文化深度的一種有效途徑。」他更進一步表示,如何在共有的時代特性之下,理解與探索個別差異是相當重要的藝術方向,而且不受筆墨紙硯所制約,從中體現中國傳統水墨的書畫精神,在水墨創作所觸及的物性、心性與自然性之間建立起嶄新的感應、現代的審美,是相當值得期待與研究的部分。
藝術家表述創作觀
藝術家阿卜極認為,需要在當代生活的各種對立以及當代藝術的多樣性之中找到可能的平衡性,並提出何以從未來性提升創作的三個觀點:技術含量、史觀含量與生命正量來切入,以對接他對當代水墨的可能性思維。藝術家許雨仁則回歸到書寫的問題,把筆和墨用到最精簡,形成筆斷意不斷的境界。而相較於中國的大陸型氣候,他亦考慮到身處在台灣此一海島的書畫創作之差異,這也影響他布局留白的思維。至於藝術家張富峻則著眼於傳統繪畫追求天人合一的核心,而水墨的素樸也包容歷朝的天災人禍與傳承上的大破,所以當前面對的挑戰並不在於形式語言的破壞,而是感知方式的侵略,如何找回重塑小天地的方法是他關注的角度。
藝術家許雨仁作品。左起:《彩墨系列之十四》.彩墨、紙本.138×31cm.2010;《彩墨系列之十三》.彩墨、紙本.138×31cm.2010;《彩墨系列之十二》.彩墨、紙本.138×31cm.2014。攝影|楊椀茹
藝術家袁慧莉則直言,最初接觸水墨創作實則是因為討厭水墨,她以一個批判者的角色深入鑽研傳統畫論典籍與作品,爬梳古人的思考模式。再者,在她進入水墨創作的1980年代,所處的時空背景相較於古代水墨、乃至1950年代發軔的台灣現代水墨都已有一段距離,如何再重新出發是一項嚴峻而嚴肅的挑戰。對袁慧莉而言,「當代水墨必須要面對自己的當下生活以及我們如何去看待歷史,它是一種古今的回應。」她從個人生命經驗出發,重新回看所面對的傳統、技術和思想,再提出與個人生命、生活、空間、環境有關的作品。身處在自然氣候急遽變遷的當下,袁慧莉以紙捲燃燒後產生的炭灰取代墨汁,用獨創的火墨媒材臨摹范寬《雪景寒林圖》,正是有感於傳統水墨呈現的大氣潤澤感已被現今霧霾空污的焦躁感所取代;在她看來,火墨必然會出現。這種切身而有力的變革,從火帶有燒灼、顛覆的破壞性,進而推展到浴火重生的新階段。
水墨做為一種展現民族性格的精神,如何把傳統語彙、美學運用當代創作的模式進行轉化,且不再受到傳統包袱局限,是當前創作者共同要面對與努力的課題;透過藝術家自覺的探索,向心性與真實性還原,才得以導引出其精神性,產生與時俱進的思考與對應。而本次「破譯與重塑─台灣當代新繪畫」展出的8位藝術家在處理與傳統水墨的關係、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台灣的本土性與地緣性以及個人的獨立語言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原創性與革命性。正如夏可君所言,「本次展覽的價值在於,藝術家們的作品體現了在斷裂與碎散中,在充滿悖論的生存處境中,重建歷史詩意與自然靈暈的勇氣。」
藝術家吳銀海作品。左起:《混沌.之二》、《混沌.之一》、《混沌.之三》,皆為壓克力、紙、畫板.54×39 cm.1999。攝影|楊椀茹
藝術家程延平《石上清風》.水墨、紙本.70×560 cm.2014。攝影|楊椀茹
當代水墨的解構與重構 索卡「破譯與重塑」展
「破譯與重塑─台灣當代新繪畫」開幕座談會合照,左二起:藝術家袁慧莉、沈宏錦、許雨仁、阿卜極、吳銀海、策展人李思賢、索卡藝術中心負責人蕭富元、學術主持人夏可君、中研院副研究員何乏筆以及藝術家蔣三石。攝影|楊椀茹
今年開春,台北索卡藝術中心旋即推出首檔側重於學術導向的展覽「破譯與重塑─台灣當代新繪畫」,聚焦於水墨藝術的當代探索。由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李思賢擔任策展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夏可君擔任學術主持,集結8位台灣中生代藝術家參展:程延平、許雨仁、袁慧莉、阿卜極、張富峻、吳銀海、沈宏錦以及蔣三石。
展覽開幕當天舉辦「水墨精神的現代轉化」座談會由夏可君教授主持,邀集策展人李思賢、中研院副研究員何乏筆(Fabian Heubel)、藝術家袁慧莉、阿卜極、張富峻與談,而這場面向廣泛且思索深入的交流,也從滿場的與會人潮應證了大眾對此議題的關注與重視。自二十世紀以來,西方思潮的強勢主導以及生活型態的轉變,在在衝擊著東方傳統價值觀與創作思維。其中,尤以水墨創作者擔負的時代使命,同時面臨著解構與重構的撞擊之感最為強烈,因著水墨特有的不可逆創作形式之下,高度反映出藝術家直覺的心性直抒,這更是奠基於對媒材、空間、美學認知的嫻熟掌控。而在「破譯」與「重塑」的探尋過程中,無論欲從美學、形式、媒材、技法等層面轉換,如何在承繼道統脈絡之下,順應時局向前跨越新境,對應的根本仍在於文化的表現。
展場一景。左圖:藝術家張富峻《飄颻2015-水莎草》.綜合媒材、惜福宣.77×143 cm.2015;右圖:藝術家袁慧莉火墨.范寬《雪景寒林圖》.宣紙炭灰、宣紙裱板.166×121 cm.2017。攝影|楊椀茹
楊椀茹 (Yang, Wan-Ju)( 138篇 )

典藏ARTouch採訪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