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正港」的設計之都

「正港」的設計之都

上個月9日,第二屆「中國設計大展」在深圳拉開序幕,彙集了涵蓋平面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服裝設計等領域的20…
上個月9日,第二屆「中國設計大展」在深圳拉開序幕,彙集了涵蓋平面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服裝設計等領域的200個案例,而「設計.責任」主題則闡明了設計的時代角色與價值取向,同時期亦推出「中國現代設計文獻展」與「公共藝術文獻展」,試圖反映設計在中國社會變革進程中的實踐成果,也與文獻研究以文化社會學角度對全球華裔的設計成果做全面回顧,互為補充。
為何選在深圳舉辦中國最高規格的設計三年展?絕大因素由來自這個城市的獨特性。身為起步最早的經濟特區,從1980年成立至今,深圳一直散發著與其他城市不同的年輕朝氣,1979年建市時不過33.5萬人口,到了2014年底,常住人口已經突破1,000萬大關,豎立在城市街頭、隨處可見的廣告口號:「來了,就是深圳人」,顯示了這個城市多元包容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口組成之魅力,而易於接納不同地方的人、不同文化與思想,在在都為創意實現提供了良好的基底。設計在深圳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與這座城市驚人的發展速度密不可分,因為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的建築設計師,而創業的熱潮也帶動了與商業相關的平面和產品設計發展,聚集了大量的設計人才於此,其中,特別是在工業設計的表現突出,創造中國60%以上的工業設計產出,而超過87%的工業設計機構,皆能自主設計或是同時進行「設計」與「品牌」打造的工作。另一方面,深圳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球創意城市網絡」(Creative Cities Network)認定為「設計之都」,是中國首個獲此名號的城市,也足見其於中國境內的設計地位。
目前全球有兩個設計之都系統,深圳獲得的是由聯合國頒發,認證性質無時效限制,強調文化的多樣性,但由於選拔前提在於該城市所屬的國家必須具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員國的身分,因而台灣並不具備申請資格。而台北所申請的則是由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每兩年評選拔一次的「設計之都」(The World Design Capital,簡稱為WDC),該年舉辦活動之後就需卸下頭銜,注重如何將設計思考導入城市治理。
台北世界設計之都LOGO
即將於今年登場的台北設計之都,為何自申辦期間便飽受爭議?首先,讓台北市政府耗時兩年多作業程序的評選,全球僅有台北申請,在毫無競爭對手下成為唯一入選城市。而在尚未清楚成為設計之都能為台北帶來什麼效益的情況下,卻已編列11億的預算,當中除了將在3月舉辦「國際設計晚宴」,一晚預計花費高達727萬,但頒發給設計師的獎金卻只有40萬;當中,台北市文化局以限制性招標方式,在四年來設計之都實際執行的4.1億費用中,由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拿下13個標案共2.86億元經費,占總執行預算的68%。
市府預算編列浮濫、獨厚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既不見扶植民間設計師的有效政策,民眾亦對活動無感,究竟台北是否真能在執行設計之都的過程中,以設計提升城市的創新能量?還是即便到了卸任交接的時刻,仍不足以對外打造鮮明城市形象,或是落實培植相關產業的發展?近在咫尺的深圳,如何把設計當做引導城市轉型的戰略工具,同時兼顧經濟與設計文化均衡的發展,應可以提供相當的借鏡。
高子衿( 96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